二丑艺术
鲁迅创作的一篇杂文
《二丑艺术》是由鲁迅写的一篇杂文,讲述了浙东的有一处的戏班中,有一种脚色叫作“二花脸”,译得雅一点,那么,“二丑”就是。他和小丑的不同,是不扮横行无忌的花花公子,也不扮一味仗势的宰相家丁,他所扮演的是保护公子的拳师,或是趋奉公子的清客。总之:身分比小丑高,而性格却比小丑坏。
作品原文
义仆是老生扮的,先以谏诤,终以殉主;恶仆是小丑扮的,只会作恶,到底灭亡。
二丑们编出来的戏本上,当然没有这一种脚色的,他那里肯;小丑,即花花公子们编出来的戏本,也不会有,因为他们只看见一面,想不到的。这二花脸,乃是小百姓看透了这一种人,提出精华来,制定了的脚色。
这最末的一手,一面也在遮掩他并不是帮闲,然而小百姓是明白的,早已使他的类型在戏台上出现了。
六月十五日。
创作背景
《二丑艺术》是鲁迅为批判胡适而作的。“五四”前后,在全国掀起“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的新文化运动中,起初,胡博士站在改良一方,以《新青年》为阵地,写了一些支持进步思想的文章,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也得到鲁迅的肯定。但后来,胡却另立门户,开创《努力周刊》,与《新青年》唱起“对台戏”。原因是,他的思想开始滑向旧势力。他曾进见退位的“宣统”,被人称“跪见皇上”、“胡适为帝王师”等;接着,得到段祺瑞袁世凯的赏识;最后投奔蒋介石权势。为此,胡受到当时很多进步人士的批评和声讨。面对指责和声讨,胡百般狡辩,声称自己是“独立”的,没有依傍任何政治势力。
面对胡适的蜕变和狡辩,鲁迅很愤慨。正巧,鲁迅故乡绍兴市戏剧里有“二丑”一角,很有胡适这般脸面,鲁迅故而愤笔疾书,作成《二丑艺术》。鲁迅说,绍兴戏班里,有一种角色叫“二花脸”,即二丑。他和小丑不同,不扮演横行无忌的花花公子,也不扮演一味仗势的宰相家丁,他所扮演的是保护公子的拳师,吹捧公子的清客。因此论身份,他比小丑高,论性格他比小丑坏。
对此,《二丑艺术》里有一段很精彩的剖析:他有点上等人的模样,也懂点琴棋书画,也来得行令猜谜,但依靠的是权门,凌蔑的是百姓,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笑几声,畅快一下,有谁被陷害了,他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不过他的态度又并不常常如此,大抵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点,摇着头装起鬼脸说:“看这家伙,这回可要倒霉哩!”寥寥数语,却深刻透骨,入木三分,大快人心。
作品鉴赏
鲁迅的杂文,常常拈出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于人们从不关注处,洞幽发微,别寓深意,在看似无关的想象与敷衍中,达到“引而不发”的犀利的批判效果。这篇《二丑艺术》就是这方面创作的一个突出的例子。
文章从浙东戏班中的丑角“二花脸”这个小事谈起。鲁迅把“二花脸”说为“二丑”,先是说明了“二丑”与小丑的不同,身份比小丑高,性格却比小丑坏。然后用主要的笔墨,进一步描绘了“二丑”的独特本领:他与老生扮的“义仆”和小丑扮的“恶仆”不同,“他有点上等人模样,也懂些琴棋书画,也来得行令猜谜,但倚靠的是权门,凌蔑的是百姓,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笑几声,畅快一下,有谁被陷害了,他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不过他的态度并不常常如此的,大抵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点,摇着头装起鬼脸道:你看这家伙,这回可要倒楣哩!”到这里为止,鲁迅所讲的,看上去还是戏班的“二丑”脚色本身。到了下面,却文笔一转,进入对“二丑”的“最末一手”的分析,指出这是“二丑的特色”。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义仆的愚笨,也没有恶仆的简单,他是智识阶级。他明知道自己所靠的是冰山,一定不能长久,他将来还要到别家帮闲,所以当受着豢养,分着余炎的时候,也得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 ”这样,就逼近鲁迅为文的本意了,即以戏中“二丑”,隐喻讽刺当下文人——受豢养的“智识阶级”扮演的权势者“帮闲”的脚色。
文章渐入佳境之后,鲁迅由此向更深处挖掘。他根据自己的体认,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二丑”脚色,并非二丑们自己编出来的,小丑们编的戏本也不会有。它是“小百姓看透了这一种人,提出精华来,制定了的脚色”。然后将这种肤色的创造,上升到一种普遍性的艺术类型,并分析了“二丑艺术”产生的必然性与现实的存在形态,直逼问题的核心:“世间只要有权门,一定有恶势力,有恶势力,就一定有二花脸,而且有二花脸艺术。我们只要取一种刊物,看他一个星期,就会发见他忽而怨恨春天,忽而颂扬战争,忽而译萧伯纳演说,忽而讲婚姻问题;但其间一定有时要慷慨激昂的表示对于国事的不满:这就是用出末一手来了。这最末的一手,一面也在遮掩他并不是帮闲,然而小百姓是明白的,早已使他的类型在戏台上出现了。”这样,文章题旨才全部呈现出来,对帮闲文人的办杂志,出期刊,怎样用出“最末一手”来遮掩他“并不是帮闲”的“二丑艺术”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将戏台上的群众创造与生活中的丑恶存在,戏剧中的“二花脸”脚色和现实里的“二丑艺术”,紧密连在一起,亦戏亦真,丝环相扣,由远及近,步步紧逼,使读者在接受中,不但醒悟与洞彻,而且获得艺术上的一种审美的感受。
鲁迅说自己的杂文,“论时事不留面子,砭弊常取类型”。(《〈伪自由书〉前记》)“不留面子”,是讽刺的锋芒,“常取类型”,是为文的技巧。这篇杂文充分体现了鲁迅的追求。他立意将现实中的一种文学现象,比喻为浙东戏中的“二花脸”脚色,由此联想升华,演绎发微,从而提炼出一个“二丑艺术”的类型,这样就使得自己的讽刺对象,不再是个别现象的偶然发现,而有了一种更大的社会批判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它不一定指某一个杂志,或某一些人,而成为黑暗的统治者“帮闲”的一类杂志,一类知识人的总体象征,如病理学中的疮的图,乃是“一切某疮某疽的标本”。这种发现和提炼本身,显示了鲁迅的讽刺与幽默的才华,也给鲁迅的这篇杂文带来也意蕴很深的审美的品格。它的讽刺意义和艺术价值,因此也就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获得了无尽的悠远性。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创作背景
作品鉴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