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演唱作为
戏曲表演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发声、吐字、行腔、用气和装饰唱法等。
戏曲演唱的发声要求气息畅通,声音浑厚明亮。通过口腔、鼻腔、胸腔和
颅腔的共鸣,可以增强音量。对于归鼻音的字,通常强调鼻腔共鸣;而对于“衣齐辙”字,则多采用脑后音,实际上是颅腔共鸣。昆曲、
京剧中的旦脚角色使用假嗓,即小嗓、阴调;其他角色使用真嗓,即大嗓、阳调。小生角色则真假嗓并用,且在真假嗓之间的转换必须自然流畅。昆曲的小阳调和京剧老生的嘎调都是这种转换的表现形式。
戏曲演唱强调字正腔圆,要求准确区分汉字的四声阴阳、清浊、尖团、五音四呼,并注重出字、归韵、收声的技巧。昆曲唱上声字时,会使用“亾腔”“嚯腔”;唱去声字时,会使用“豁腔”。这些腔调都应该虚唱,避免使用拙劲。唱阳平声浊音字时,采用“阴出阳收”的方法,即将字头出口略微向上提起,随后迅速转向阳声。此外,还有“开、齐、合、撮”四呼和“喉、舌、齿、牙、唇”五音的概念,演唱时若口形或发音部位不当,会导致字音走样。出字指的是声母唱法,归韵则是韵母唱法。声母若未念好,可能是由于吐字缺乏口劲。韵母的正确性取决于收尾的准确性。在读字时,声母和韵母相结合形成字音,这被称为反切。
沈宠绥的《
度曲须知》提到,唱曲时使用两个
音节相切的效果不如三个音节相切。这三个音节包括声母、韵母和尾音。这一理论对戏曲演唱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尾音,字音就会失去最终归宿,变成“飘音”。
戏曲演唱的行腔方法和风格因剧种和角色而异。许多杰出的表演艺术家根据自身条件和特长,创造出了多种演唱流派,丰富了行腔的方法和风格。行腔应该讲究吞吐虚实,抑扬顿挫。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唱腔,风格柔和还是刚强,都需要巧妙处理,避免直白单调,保持音乐的魅力和韵味。如果只强调扬而不抑,唱腔就会变得平坦无起伏,违背了美学上的变化统一原则。
戏曲演唱高度重视呼吸技巧,认为气息支撑着唱腔。正确的呼吸可以使音色、音量、力度得到积极的影响。演唱时,气要吸入深处,称为“丹田气”或“底气”,并在演唱过程中缓慢释放,并及时补气。补气的位置称为“气口”。演唱者应在唱腔中精心设计气口位置,以便换气。换气应使用鼻子,避免使用嘴巴;换气应轻柔均匀,避免沉重急促。如果换气不当,不仅会影响效果,还会破坏面部表情。熟练的演员能够边用气边补气,从而避免声嘶力竭的情况发生。
戏曲演唱中经常使用装饰唱法,根据人物性格、情感和字音选择不同的装饰腔。然而,过度使用装饰唱法可能会削弱音乐的形象。昆曲的装饰唱法分为三种类型:纯装饰性、帮助四声调值正确体现和控制音量大小及节奏快慢。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使用特定的腔型来展现其独特特征,在详细的工尺谱中有对应的符号。
地方戏因其剧种多样,方言和唱腔各异,因此演唱方法也各具特色。地方戏演唱方法的差异主要源于各地语言的字音和声调不同。例如,
吴语和闽
粤语均有入声,导致演唱中出现了“逢入必断”“断后接腔”的唱法,使得收音发生了变化。吴语中多见尖音,如“z、c、s”开头的字,在苏剧、锡剧等剧种的演唱中,唱腔显得尤为细腻轻盈。闽、粤语中保留了一些古语音素,因此常见以“m”结尾的闭口穿鼻收音。南方剧种的
瑞安鼓词有时包含入声韵,因此在收音时会出现“促调急收”的现象。如
越剧的“衣欺”韵字,一般收音为“嫆”;“u”收音为“挿”等。此外,地方戏中还广泛使用衬字、衬词、衬腔等手法,以丰富的衬腔增添了演唱的美感。
梆子剧种的“花腔”、拉魂腔系剧种的高音大跳假声唱法、
黄梅戏和
二人转的独特衬词衬腔等,都展现了各自剧种的特色。这些流畅华丽的衬腔和尾腔,赋予了演唱更多的活力,增强了剧种的辨识度。地方剧种也有独特的装饰唱法,如河北梆子的“夯腔”、
沪剧、甬剧、苏剧、锡剧清唱的快速下滑唱法、
秦腔的远音程滑音、湖南花鼓戏及高腔中的连续颤音、
浙江省调腔帮腔中的“掉腔”等。每个剧种都有自己代表性的装饰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