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妥·元丹贡布,男,著名
藏族医学家。曾任藏王
松赞干布的御医。根据
西藏自治区医学特点,总结了西藏各族主要是藏族劳动人民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同时吸收了内地传入西藏的已被译成藏文的中酬代著作《医学大全》《月王药诊》等书。主持编著《
四部医典》,成为A代藏医学印重要著作,其后西藏医学家对该书进行了注释和发探。对藏医学的发展起到较大作用。著订《脉学师承记》《原药十八种》等书,为汉藏两族医学交流做出了贡献。
公元8世纪,
金城公主人藏时又带来了许多医药人员和医学论著,并把其中一些著作译成了藏文,如《曼协达贝嘉布》(即《月王药诊》),对藏医学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赤松德赞时期,藏医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九大著名医学家,即宇妥·元丹贡布(新宇妥)、毕吉勒贡、吾巴曲桑、齐吉悉布、木雅茸杰、昌迪格桑、涅巴曲桑、东 巴扎杰和塔西达布。宇妥·元丹贡布是
吐蕃王朝时期最杰出的医学家、藏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他走遍
西藏自治区各地并多次受藏王派遣赴内地
五台山以及
印度、
尼泊尔等地,汲取了当地医学的精华,同时融合以前译著的《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月王药诊》等医书内容,总结藏民族积累的丰富医药经验,用数十年时间著成了藏医药宝库中的不朽经典——《
四部医典》,使藏医成为具有独立理论体系、临床各科齐全、经验丰富的一门医学。
宇妥·元丹贡布在
皮肤病的治疗上有着杰出的贡献。相传藏药瑰宝 藏党参的发现者就是 元丹贡布。在
喜马拉雅山脉上的峡谷之中,其采集到了这种神奇的药材,并将之用于高原上常见的“冈巴病”(皮肤病),取得了神奇的疗效,因此将其收藏于 《四部医典》。据史书记载,藏王
赤松德赞长年在外劳顿,因高原气候恶劣,遭受湿热疫毒,在加上饮食不节,患上了“冈巴病”,正是“医圣”用他配置的“藏
党参丸”很快治好了赤松藏王的皮肤病,元丹贡布因此深受藏王的赞赏,并赐为“御医”。由于其对 藏党参治疗
皮肤病的研究,现在藏民治疗 皮肤病(
湿疹、
疱疹、牛皮鲜等常见皮肤病)主要采用藏党参,主要成药有“仙露
十八味党参丸”。其处方如下:藏党参150g
川贝母 300g
决明 80g高山紫堇 10g 渣驯膏 10g
菖蒲 40g宽筋藤 70g
诃子 50g
藏旺拉 7.5g毛诃子 8.5g 麝香 5g 乳香 70g黄葵子 70g
安息香缩合 50g 儿茶 70g巴夏嘎 70g
滇橄榄 70g 木香 75g 。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以上十八味,除麝香、渣驯膏另研细粉外,其余共研成细粉,过筛,加入麝香细粉,混匀,用渣驯膏加适量水泛丸,阴干,即得。
宇妥·元丹贡布,于藏历土蛇年七月十五日(唐开元十七年,已巳,公元729年)出生在前藏堆龙·吉那地方的医学世家。他为
曾祖父;洛哲希宁是藏王
松赞干布的御医,祖父斋杰加嘎尔巴札是藏王贡日贡赞和
芒松芒赞的御医。父亲宇妥·琼布乡杰是藏王都松芒波杰的御医。毋名嘉巴曲珍。
他从三岁起,在父膝前学习藏文写读,听讲医理,颖悟敏锐。五岁时,随父受“甘露话学”和“药师佛修习法”等佛教
密宗之开许仪轨。并结合医理学习,随其父亲和师兄格瓦冬吉奔走行医,治愈了无数病人,被老百姓誉为“第二御医宇妥·元丹贡布”。
十岁时,吐蕃赞普梅阿迥闻得他的名声,便派却伦·达若卡前往召始至桑鸢应试。臧普父子命他与昌迪·杰涅卡普等
西藏自治区名医辩论,皆获全胜,得到赏识,赦为王子
赤松德赞的御医,从而位列西藏九大名医之首。
宇妥·元丹贡布对九位太医很尊重,
顶礼致谢。由于他博学而谦虚,高明而不耻下问,受到汉藏天竺等方九位太医的一致推崇,被誉为“药师佛祖降临人间”。
四十五岁时,以土蕃医学为基础,专采汉地、天竺和各方的医学,历经了十年的日日夜夜辛劳,撰成了名传千古的医学巨著《
四部医典》。书中总结了前人的经碱,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医学长处,使
吐蕃医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藏医药学发展成为一门有理论有实践有民族特色的科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