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兆龙(1889—1933),字品臣,湖北黄冈(今属
武汉市)人,系
武昌起义中的骨干分子之一,当时在武昌新军第8镇工程8营后队二排第5棚任副目(相当于副班长),是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会员。
1911年10月9日,武昌起义爆发前夕,起义消息泄密,起义指挥机关遭破坏,数人被捕。10日晚,工程营二排排长
陶启胜带兵巡哨,发现金兆龙、程正瀛等革命党人正擦枪装弹,即上前抓住金兆龙,二人扭打在一起,金兆龙大呼:“再不动手更待何时?”。1911年武昌起义中,金兆龙与
熊秉坤、程正瀛等人率先打响第一枪,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光绪十五年(1889)生于黄冈周铺(今属武汉
新洲区)。幼读私塾,因家贫辍学,常与人讨论时局,慷慨激昂,声泪俱下。
1911年10月9日,起义指挥机关遭破坏,数人被捕。10日晚因荷枪实弹准备起义,被排长
陶启胜发现,二人扭打,金兆龙大呼:“再不动手更待何时?”士兵
程正瀛开枪击陶,是为
武昌起义第一枪。随后金截断军需处电话,督队取楚望台军械库,又带人迎接
南湖炮队。其人力大无比,击碎中和门铁锁,迎接炮队攻打湖广总督府。
1911年10月15日,金兆龙任后队一排长,17日又任敢死队八棚正目,19日奉命防御汉口刘家庙、头道街一带。次日晨,奉命率队进至三道桥,和清军遭遇,众皆退却,独他一人前进,与清军对射。22日任敢死队副队长。27日,率队与清军激战于刘家庙、大智门一带。
1911年10月29日任中央二队指挥官,率领敢死队与南京敢死队机枪队,由龙王庙等处进至张美之巷,拚力死守。汉阳失守,敢死队改编为护军队,调任五协军械,后任九标三营管带。
1911年11月17日,奉命退守汉阳,欲决水以灌清军,因清军已有戒备,遂止。次日,敢死队队长方兴辞职,金接任队长,督队至琴断口,架桥渡河,进至汉丰面粉厂,力战一整日,退驻邬家巷。奉命率敢死队一、三两队、南京学生军一队,掩护三眼桥,命副队长
蒋楚杰率领10余人,浮水进夺汤家山。一连7昼夜,未尝解衣就寝。汉阳失守后,敢死队改编为护军队,调任五协军械,后调任九标三营管带,驻两望。不久,开往黄陂、
孝感市一带。
后因不满
起义军现状,离队。中华民国成立后,被授
勋章,投附
北洋政府政权,得授“湖北税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缉私局队长”的肥缺。曾任湖北督军差遣员兼陆军部候差员、武汉总稽查处侦探员。北伐军攻克武昌区后,被免职,日后一直默默无闻。
武昌起义时,金兆龙慷慨赴国难,置生死于度外,武昌首义,为推翻清王朝统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原地区现今的中学历史
教科书上这样写着:1911年10月10号,革命党人
熊秉坤、金兆龙率领新军工程营的革命
印度民族大起义,武昌起义爆发,12日武汉三镇光复,史称“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