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寺又名后坂寺,雅称“第二
方广岩”,在今榜头乡后坡高平山下。圆通寺始建于
赵构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
仙游县官达鲁花赤残酷压迫乡民,民众纷纷起义反抗。一些蟊贼趁机掠劫焚毁圆通寺。
清代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后坂
陈姓族人重新修建,圆通寺才有今天这样的规模。
据传,当时有个姓陈的收童入山放牧,遇见一个白须老翁,童颜鹤发,自诩法名伽蓝,在此养身守岩。牧童欲问其根由,老翁倏然不见,却在云端显现。牧童心有所悟,就云游各地募捐题缘,敛集一笔钱后,就在仙翁隐化之处修洞建寺。破土动工时,
九鲤湖何氏九仙云游到此,移来石板为瓦,劈开石洞为室,助建圆通寺。乡民感其神力,敬奉陈年佳酿。九仙痛饮一番,醉卧石崖,至今留有醉仙睡迹。
圆通寺四周磐石横贯,构成洞窟繁多。寺是依岩凭洞巧建成的。每逢春雾达漫之际,
顽石披纱,洞窟烟涌,蔚为奇观。云开雾散后,洞窟中依然雾纱缥缈,似有天外之感。所以,圆通寺有
四大石窟藏烟的玄妙。寺前的沿山小道两旁,奇石环列、姿态万千。有的象春牛横卧,有的象玉女仁立,有的
象山县怪探头,有的象老者仰首。特别是那些浑圆巨石,临坡危立,如果山风骤起,好象就要滚滚而下,令人伸舌怵惊。后坂石奇寺更妙,方形的山门藏在数棵古树之中,入门才知道寺是以洞为口,天然石洞伸手可以触顶。洞中有石阶,蛇行而上。到石级尽处,豁然开朗,这便是前殿。沿两房廊庑拾级而上,便是
大雄宝殿。殿中供祀
释迦牟尼金身
塑像,左右十八尊樟木雕成的罗汉,神态森然。自殿左再穿一石洞,盘曲而上,便是后殿,称
九仙洞,又称圆通岩。洞口有古人书的“桃源洞”三字。这里的殿顶是以一块巨大的岩石为瓦,虽然没有
方广岩一片瓦那么庞大,但底下至少可以容纳几十个和尚参禅。殿中供奉何氏九仙金身。殿的右侧有一石洞,是供人们祈梦的。殿中的墙壁上有著名国画家
李耕先生的遗作“
达摩”,栩栩如生,引人瞩目。
出大雄宝殿右侧小门,寺墙外,泉水潺潺,清幽至极。往前数步,可再得一洞天,漆门描金,洞内可办五、六桌酒席,洞顶由两块巨石倾斜相倚而成。两旁洞壁有五十多尊神像,大小不一,神态各异,维妙维肖。游览者来到这里,恍若置身于仙人境界。
顺着洞外的石级攀援而上,登上岩顶,极目南天,只见平畴万里绣锦毯,千幢农舍
栉鳞比;仙水兰溪飘玉带,天马
昆山市足下低。回首仰望,却是古木葱茏山滴翠,怪石嵯峨接天际,岚岚山风驱烦恼,自云一抹疑仙迹。高平山下圆通岩,不失为旅游一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