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事件(Impact event)是指
地球或其他
行星和
小行星、
彗星等其他
天体互相碰撞的事件。根据历史记载,有数百个在特定地区造成死伤以及财物损失的小撞击事件(包含
火流星爆炸)被记录下来。在海洋发生的撞击事件可能造成
海啸对海洋和海岸造成损害。
1994年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
木星的事件等于是对人类的一个“警钟”,天文学家们因此开始进行许多寻天计划开始寻找小行星,例如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组、近地小行星追踪、洛厄尔天文台近地小行星搜寻计划等其他计划,因此大幅提升了小行星的发现率。
1998年观测到两颗
彗星以相当近的距离接近太阳,第一颗彗星是在当年6月1日,翌日再发现第二颗。
美国航空航天局网站上的一个影片可看到这两颗彗星接近
太阳后,太阳戏剧性地喷发出大量物质(可能和撞击无关)。这两颗彗星应是在撞击太阳表面前就已蒸发。根据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泽但尼克·瑟卡尼那(ZdeněkSekanina)的研究,最近一次真正撞击到太阳表面的事件是一颗“超级彗星”-霍华德-古门-米歇尔彗星(CometHoward-Koomen-Michels)在1979年8月30日撞击太阳。
2008年10月7日,一个编号2008TC3的
小行星当接近
地球时被追踪20小时,并在进入
地球大气层时在
苏丹上空爆炸。这是首次有物体在进入地球大气层以前被侦测到,而它的数百个
石陨石碎片散布在
努比亚沙漠。
2009年7月19日,一位业余天文学家在木星的
南半球发现了一个新形成的地球大小黑斑。热红外线分析发现该区域温度较周围高,且在光谱中发现了氨。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确定在2009年发生了另一次撞击事件,可能是因为尚未发现的小型
彗星或其他以冰组成的
天体撞击造成。
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第三代广域
照相机拍摄了来自
小行星P/2010A2的碎片缓慢变化过程。该小行星可能和更小的小行星撞击。
过去5.4亿年间已经有五次大型灭绝事件被广泛接受,而且每次平均灭绝
地球至少一半物种。规模最大的灭绝事件则是发生在2亿5千万年前,
二叠纪结束时的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造成地球上90%的生物灭绝;灭绝事件发生后三千万年地球上的生物数量才恢复至灭绝事件发生前的多样性。可能造成该次灭绝事件的撞击坑其年龄仍有争议,该撞击坑即为贝德奥高地,但该撞击坑是否与灭绝事件有关仍有争议。上次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则是巨型陨石于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造成
恐龙灭绝的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至今仍无其他决定性证据可证明其他四个灭绝事件与撞击事件相关。发现 1980年物理学家
沃尔特·阿尔瓦雷茨(LuisWalterAlvarez)与他身为地质学家的儿子沃尔特·阿尔瓦雷茨(WalterAlvarez),以及柏克莱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两位核化学家弗兰克·阿萨罗(FrankAsaro)、海伦·米歇尔(HelenMichel)发现在
地壳某特定
地层有不寻常的高浓度。铱是在
地球表面相当罕见的元素,但在
石陨石中有相对较高的含量。根据年龄有6500万年的“铱地层”(Iridiumlayer)在全世界的分布以及含量,阿尔瓦雷茨团队估计是因为一颗直径10到14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在KT界线的含铱地层已经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地方找到。
多面体的
冲击石英(
柯石英)是只在核武爆炸地点或大型撞击事件发生处形成,而该矿物也在全世界30多个地点找到。而在这些地层上找到的
煤烟和燃烧的灰烬也是值钱的数万倍。
K-T界线
地层中异常的铬
同位素比例也是撞击理论的强力证据。铬同位素比例在地球上是相当平均的,因此,铬同位素比例异常跟铱含量异常高含量都可排除是
火山作用引起。此外,在K-T界线量测到的铬同位素比例相当类似于
碳质球粒陨石中的量测结果。因此可能的撞击物是碳质
小行星或
彗星,而彗星的组成物质相当类似于碳质球粒陨石。
这个全球性灾难事件的最可信证据也许是发现了现称为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大陨石坑。该撞击坑位于
墨西哥犹加敦半岛,是被为
墨西哥石油公司工作的两位
地球物理学格伦·彭菲尔德(GlenPenfield)和汤尼·卡马戈(TonyCamargo)发现。两人的报告指出该
环形结构可能是一个直径约180公里的撞击坑。其他研究人员发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仅约数千年就将恐龙消灭,而非先前认为的数百万年。因此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该次灭绝事件更可能是来自
地球之外的撞击事件影像,而非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影响的火山或气候变化。
发展 20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已经发现数个年代与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大致相同的陨石坑。例如
英国的
银坑陨石坑、
乌克兰的
波泰士陨石坑、以及
印度附近的
湿婆陨石坑。这让科学家认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是几乎同时发生的数个撞击事件的其中一个,相当类似1994年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分裂后撞击
木星的事件。
到2012年为止仍缺乏
铱异常和
冲击石英证据支持
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与撞击事件有关,虽然现已发现
威尔克斯地陨石坑和贝德奥高地等可能与该次灭绝事件相关撞击坑。在
二叠纪晚期所有陆块都聚集为一块
超大陆盘古大陆,
地球表面剩余部份则是
泛大洋。如果该撞击事件是发生在海洋,而非陆地;将会形成较少冲击石英(因为
海洋地壳所含的
二氧化硅相对较少)等物质。
虽然现在普遍认为是一个巨大撞击事件结束了
白垩纪,并产生了K-T界线上的富含铱
地层,但是其他规模相当的撞击残留物显示并未发生任何灭绝事件,且目前尚无撞击事件和其他造成灭绝事件因素的关连。尽管如此,现在一般相信由撞击事件造成的灭绝事件在地球历史上是随机事件。
古生物学家大卫·骆普(DavidM.Raup)和杰克·塞科斯基(JackSepkoski)提出大约每26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灭绝事件,虽然很多是较小规模的。这使物理学家理查·A·穆勒(RichardA.Muller)提出假设认为灭绝事件可能是一个假想的
涅墨西斯星“
涅墨西斯”(Nemesis)会
周期性扰动
奥尔特云内的
彗星,并使大量彗星进入内
太阳系,增加
地球被彗星撞击的可能性。
的确,在地球早期历史(约40亿年前)中,因为早期太阳系内有大量原行星体等物质,当时的地球频繁受到撞击。这些撞击事件可能是由直径数百公里的
小行星引起,产生的能量足以将地球的海洋全部蒸发。直到撞击次数和规模大量减少后,地球上的生命才能演化。如果这样的撞击发生在现代,将会毁灭人类的文明。幸运的是,现在的太阳系内的大型
天体已经比以前减少很多,而这样的撞击机率几乎可以说是0;这是因为
小行星带和
柯伊伯带内的大型小行星或
彗星都在稳定的轨道上,并未进入内
太阳系,更不可能和
地球轨道相交,且没有任何例外。
最为人所相信的月球形成理论是
大碰撞说,是说
地球早期可能曾经和一个
火星大小的微型
行星相撞。如果这理论成立的话,这将是地球遭受过最强烈的撞击。一些
行星特殊的自转和自转轴倾斜角可能也和此有关,例如
金星的逆行自转和
天王星极大的自转轴倾斜角都被认为可能是受到巨大的撞击,而这也符合目前的太阳系和行星形成理论。但目前在金星和天王星仍缺乏相关证据可以证明巨大撞击事件使行星的自转模式改变。
撞击事件经常被认为是造成人类文明终结的情景。2000年发现杂志列出了可能的20个会造成人类文明终结的事件,撞击事件被列为第一,即最可能发生。直到1980年代以前这个议题长期不受重视,直到发现了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之后,而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
木星以后让大众对此议题更加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