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是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通俗的定型的语句,也称为常言、俗话,即人们口头或文学作品常见的“俗话说”和“常言道”。
狭义的俗语既不同于俚语、谚语、歇后语和成语,但又介乎俚语、谚语、歇后语和成语之间,具有自己的语类特点;广义的俗语则包括大多数的俚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俗语词、方言词和书面语中的成语等。“俗语”一词的形成应当不晚于
西汉,“俗语”就其形成而言,绝大多数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在民间广为流传、约定俗成的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定型语句。
俗语浓缩着民间智慧,是经过漫长的岁月、日积月累对社会生活的总结。
词源定义
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认为俗语应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俗成语。
历史沿革
“俗语”一词的形成应当不晚于西汉时期,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的《
西门豹治邺》(
褚少孙补写)一文写到:“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其后,汉刘向《
说苑·贵德》写道:“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班固《汉书·路温舒传》引作“画地为狱”。“俗语”就其形成而言,绝大多数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在民间广为流传、约定俗成的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定型语句。
俗语是汉语中形象精练的熟语之一,有来自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有来自民间传说、宗教故事和历史典故,也有些俗语与诗文名句等有关联。
基本特征
一、通俗直白、口语化,接地气。绝大多数的俗语都是大白话,带有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如:“有钱难买早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哪壶不开提哪壶”等。
二、俗语一般既有字面表意,又具有深层含义。多数俗语除了字面意思之外还有喻义,而且喻义才是俗语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许多俗语是古人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很大的借鉴意义。如:“
甘蔗没有两头甜”“雷声大雨点小”“上梁不正下梁歪”等。
三、语句简洁、凝练。俗语跟一般的短语或句子不同,经过民间千百年来的口头传承与锤炼,结构上具有固定性,语义上具有完整性,俗语的单句一般由5到7个字组成,语言上具有极为简洁、高度凝练的特色,字数虽然不多,但是内涵非常丰富。例如“军令如山倒”“坐山观虎斗”“翻脸不认人”等。
四、指喻深远,富于哲理。俗语的字面意思多是通俗易懂的口语,但其指喻深远,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一些简单的俗语,就能把人生的哲理、自然规律和社会现象说清、讲通、讲透。例如“枪打出头鸟”“一山不容二虎”“得饶人处且饶人”等。
五、形象、生动、精辟。形象生动是俗语的鲜明特色,语义非常精辟。例如“横挑鼻子竖挑眼”“破罐子破摔”“狗眼看人低”等。
六、一句俗语的出处往往有多个典故或传说。俗语多来自一些典故或传说,这些典故或传说似真非真,在历史上虽有其人而无其事,或者其故事只是依据民间善良美好的愿望演绎而成。例如“不到黄河心不死”“肥水不流外人田”“大水冲了龙王庙”等。
七、有些俗语在流传过程中因谐音讹化而改变原意。例如“无毒(度)不丈夫”“无奸(尖)不成商”“春冷冻死牛(拗)”等。
八、由上下两句构成的俗语存在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或引喻关系。如“拆东墙,补西墙”“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等。
九、有些俗语带有落后、愚昧、
迷信的色彩。例如“男怕摸头,女怕摸腰”“男子三八必发,女子三八必寡”“好男不与女斗”等。
相关著作
对俗语的研究,有曹聪孙的《中国俗语选释》《中国俗语典》,徐宗才和应俊玲的《常用俗语手册》《俗语词典》,金路的《中国俗语》,王捷、徐建华、刁玉明的《中国俗语》,温端政主编的《中国俗语大词典》《古今俗语集成》等。
影响
俗语的流传相当广泛,虽然多为口语,但因其生动形象、精辟传神,除了在广大民众中口耳相传外,也广泛进人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例如《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等都大量地使用俗语,宋元话本杂剧、明清曲艺杂谈更是广泛运用俗语,就是在当代小说、戏曲、影视等作品中,俗语的使用频率也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