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怀玉,男,农艺师,全国劳动模范,
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农村科普十大标兵,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会长,中共十八大代表。卢怀玉植推广的“中棉10”,结束了
中原地区北纬38度以北不能种夏播棉的历史;卢怀玉领导的国欣农研会是目前(截至2012年8月)中国最大的棉农合作组织,入会会员6万名。
1994年,卢怀玉从
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出乎同学们的意料,他作出了一个“另 类”的决定———回乡创业,到河间国欣农研会工作。河间国欣农研会,由卢怀玉的父亲卢国欣联合12户棉农成立,经过10年发展虽已小有名气,但在许多人眼里,难说有什么发展机会。这一年,国内
棉铃虫大爆发,棉铃虫肆虐各大棉区,各类农药治虫效果不如人意,许多棉农因此放弃棉花种植,国欣农研会的种子销售一时陷入困境。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刚刚回家创业的卢怀玉却捕捉到了来自中国农科院的好消息: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研究已获突破!1995年,农研会4200户会员近万亩棉田全部种了
抗虫棉。看着棉花长势喜人,卢怀玉的心里装满了对丰收的憧憬:回乡创业第一枪,总算是打响了!这一年,国欣农研会换届选举,棉农们把希望寄予了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卢怀玉当选为副会长,成为农研会新一代领军人物。在他的带领下,农研会的"第二次创业"开始了:拓荒天津农场、远征新疆
戈壁。截至2012年8月,国欣总会已发展成为集棉花种植、加工、销售、良种繁育、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农研会,是全国最大的棉农合作组织,拥有8万多亩棉花良种繁育基地,资产也由1994年的不到300万元增长至4.2亿元。
2000年,卢怀玉把农研会的"
触角"伸向
北京市,以中国农科院生物研究所、棉花所和
中国农业大学为依托,农研会在北京
中关村成立了由农研会控股的"国欣科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同时承担了国家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转基因抗虫棉项目。2002年,卢怀玉受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委托成立棉花种植专业委员会,会址就设在国欣农研会。此后,农研会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引进棉花新品系100多个,经过大面积繁育,平均每年向省内外棉区输送换代优种近百万公斤。特别是中棉10的种植推广,结束了我国北纬38°以北不能种夏播棉的历史,被专家称为"棉花生产历史上划时代的成果"。
为了更好地维护棉农利益,2006年,卢怀玉又组织成立了
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及时为棉农提供各类信息。2008年,全国棉价持续走低,卢怀玉联合百余名棉农写了一封反映“棉贱伤农”情况的信件,这封信经中国棉花协会递交到中央领导的手中。很快,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大新棉收储力度、稳定棉价、扶持棉花生产的政策措施。
2008年,“棉花
化学控制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 等奖,“国欣棉6号和8号选育与产业化”项目获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000万元无偿资金的支持。
截至2012年8月,农研会已有11个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全部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
树棉10”的种植推广,被专家誉为“棉花生产历史上划时代的成果”。
3.国家不断加大对
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出台多项强农惠农政策,对未来我更加充满信心。
6.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放了学就和弟弟妹妹到棉田里帮大人干活,对棉花很有感情。农研会的发展壮大过程,我都看在眼里。通过看父辈们的创业,我觉得回来有干头儿,农研会能给我发展空间。作为新生力量,也一定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给乡亲们做些有用的事。
7.在国外,农民只是一种职业,但是国内却是身份的象征。农民不能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农研会的几十个骨干会员早就在河间最大的小区买了房,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赚钱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标是惠农、利农,让更多的农民通过种棉花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