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山古堡武侯祠屹立在祁山堡的苍松翠柏中,始建于
南北朝,现存殿宇系
清代重建,分3殿3院,房屋30余间,为硬山顶土木结构。大门外有照壁和戏台,正殿为
诸葛亮塑像,羽扇纶巾,高约3米,仪态端庄,鹤皂,庄严肃穆,栩栩如生,一派宁静致远的超然情态。正殿内除诸葛亮的塑像外,两旁还有
姜维、
杨仪的塑像侍立,另有
关羽、
关兴、
张苞等人的塑像。祠内有历代名人书写的匾额30余面,楹联5副,历代碑刻20余通。这些碑文均以清秀的笔峰,精练的文字,赞美了诸葛亮鞠躬尽,流芳百世的一生。
祈山堡是依山就势修建的城堡。在东西长达百余里的宽阔川坝中,一峰突起,高数十丈,周围里许,四面如削,高峻挺拔。峰顶浓荫之中,城堡隐约可辨。堡下有按原貌新修的砖城门,高大坚固,入城后一径小道蜿蜒而上,道两旁
松柏遮荫。峰顶平坦如坻,宽广约2000平方米,古木森森,浓荫蔽空,朱画栋,幽静肃穆。
祈山堡位于
礼县县城北23公里处,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因
诸葛亮六出祁山而闻名于世。《三国演义》称祁山大寨,是诸葛亮的祁山前线指挥部所在地。祈山堡并非
祁山,而是祁山(今称祁家大山,在
西和县北
长道镇南侧屏风峡两侧)北侧
西汉水边一座小丘堡。
登堡远望,
西汉水绕堡滚滚西去,堡北山麓诸葛大军的
九寨沟县故垒历历在目,堡南有集驯战马的圈马沟,有孔明试马的
上马石,南面遥对的即是岿然屹立的大祁山,东北有当时称卤城的盐官,过卤城则是射杀魏将
张郃的木门道和天水关。东可进取盐官、天水关,西可攻取陇右,南可退回祁山,回军
汉中市,确是进可攻,退可守,居民富庶、粮草充裕的军事要塞。
诸葛亮在此建节指挥三军攻魏,其军事大家的风范令人折服。
蜀汉后主建兴六年(228),诸葛亮率师第一次出
祁山攻魏,兵败
街亭之战,挥泪斩马谡。建兴九年(231)又二次出兵祁山,在上邽(
天水市)、卤城(盐官)等地与魏军周旋,在木门道射杀魏军大将张。
后人为纪念诸葛亮,在
祁山古堡建立
武侯祠庙,是全国现存规模较大的9座武侯祠之一。祈山堡武侯祠始建于
南北朝,现存殿宇系
清代重建,分3殿3院,房屋30余间,为硬山顶土木结构。正殿为
诸葛亮塑像,羽扇纶巾,仪态端庄,神情自若,一派宁静致远的超然情态。另有
关羽、
姜维等人塑像。祠内有历代名人书写的匾额30余面,楹联5副,历代碑刻20余通。千百年来,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广泛流传,文人雅士热情讴歌,颂扬孔明匡扶
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和卓越军事才能,留下了数以百计的优秀诗篇。清代诗人刘方霭祁山庙诗写道:胜地登临景色幽,武侯事业震千秋。依山立壁埋芳草,指土为粮绕绿洲。历数将终逢主暗,兴师未捷已仙游。只今寂寞遗孤庙,带恨河声一水流。
祈山堡在
礼县城北23公里处,位于祁山乡西汉水之滨北侧,正当
天水市至礼县、西和公路之傍。上有
武侯祠,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祈山堡,因
诸葛亮六出祁山而闻名于世。《西和县志》载:“西和县北四十里屏风峡,左右两山皆号
祁山,《
水经注》亦称祁山。庙内有宋郭恩祁山神庙碑记,亦以屏风峡为祁山”。《水经注》载:“
西汉水北,连山秀举,罗峰竞峙,祁山在冢山西七十里许,山上有城,极为严固,昔诸葛亮攻祁山即是城也。
汉江经其南,城南三里有诸葛垒,垒之左右,犹丰茂宿草,盖亮所植也”。
祁山堡武侯祠距
礼县县城25公里,塑有诸葛武侯神像,名人题写的匾额条幅,气势恢宏,警句炙口,书艺精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
祁山武侯祠为中心,四周尚有点将台、藏兵湾、
九寨沟县、
上马石、小祁山、卤城盐井、
西县、木门道、铁笼山等十余处
古遗址,可供人们参观游览。
每年二月为庙会,当地居民络绎不绝地前来焚香礼拜。其中老年人最多,他们手执拐杖爬上
祁山古堡,在
诸葛亮塑像前点燃三炷香,亦步亦趋,顶礼膜拜。之后,还要摸摸塑像的手脚,祈求保佑自己眼明耳聪,家谐邻亲,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