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璨
唐朝大臣、文学家及史学家
柳璨(?—906年),字炤之,河东郡(今永济市)人,天宝末年大臣、文学家及史学家。唐朝名臣柳公绰和名书法家柳公权的族孙。
人物生平
入仕拜相
柳璨出身名门河东柳姓,是唐代名臣柳公绰和名书法家柳公权的族孙,但到柳璨这一代时家境没落,他小时家境十分贫穷。柳璨日间以采柴为生,夜间读书,并以燃点树叶作照明。
柳璨对史书的解释被当时的人认为很精辟而被推荐为官。李晔亦对柳璨十分赏识,委任他为翰林学士。
904年,宰相崔胤被杀,授柳璨谏议大夫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
策划屠杀
虽然被皇帝赏识,但柳璨由于出身寒微,升迁过程亦较其他人为快(从做官至拜相不到四年),故常被资历较长的大臣排斥。柳璨后来投靠有意称帝的朱温,希望借助他的势力巩固自己的地位。
905年,有占卜师建议朱全忠进行一次屠杀以避免天灾。柳璨乘机把排斥自己的三十多位大臣列成名单呈献,朱全忠于是把他们全部处死,史称白马驿之祸。但此事不得人心,舆论反对,因此朱全忠也对柳璨不满。
受刑
在这次屠杀后不久,朱全忠想领受九锡。柳璨和另一些大臣加以劝阻。朱全忠认为他们背叛自己,加上宣徽副使王殷、赵殷衡诬告他们与何太后盟誓复唐才劝阻朱全忠受九锡,于是朱全忠先杀蒋玄晖、何太后,再贬杀张廷范、柳璨。
天二年十二月甲寅日(906年1月27日),柳璨被送往刑场斩首,临刑大叫: “负国贼柳璨,死宜矣!”
他的两个弟弟均受到牵连,被处笞刑至死。
史学贡献
柳璨认为李隆基时代的历史学家刘知几在其《史通》一书对经、史的批评过分,曾写作十章《柳氏释史》,为史书辩护。
史籍记载
柳璨,山西省人。曾祖父子华。祖公器,仆射公绰之再从弟也。父遵。璨少孤贫好学,僻居林泉。昼则采樵,夜则燃木叶以照书。性直,无缘饰。宗人壁、,贵仕于朝,鄙璨朴钝,不以诸宗齿之。光化中,登进士第。尤精《东观汉记》,鲁国颜荛深重之。荛为中书舍人,判史馆,引为直学士。璨以刘子玄所撰《史通》讥驳经史过当,璨纪子玄之失,别为十卷,号《柳氏释史》,学者伏其优赡。迁左拾遗。公卿朝野,托为笺奏,时誉日洽。以其博奥,目为“柳子”。
李晔好文,初宠待李磎颇学。溪不得其死,心常惜之,求文士似溪者。或荐璨高才,召见,试以诗什,甚喜。无几,召为翰林学士。崔胤得罪前一日,召璨入内殿草制敕。死之日,既夕,璨自内出,前驱传呼相公来。人未见制敕,莫测所以。翌日对学士,上谓之曰:“朕以柳璨奇特,似可奖任。若令预政事,宜授何官?”承旨张文蔚曰:“皇帝拔用贤能,固不拘资级。恩命高下,出自圣怀。若循两省迁转,拾遗超等入起居郎,临大位,非宜也。”帝曰:“超至谏议大夫可乎?”文蔚曰:“此命甚惬。”即以谏议大夫平章事,改中书侍郎。任人之速,古无兹例。
同列裴枢独孤损崔远皆宿素名德,与璨同列,意微轻之,璨深蓄怨。李晔迁洛,诸司内使、宿卫将佐,皆朱温腹心也,璨皆将迎,接之以恩,厚相交结,故当时权任皆归之。
二年五月,西北长星竟天,扫太微、文昌、帝座诸宿,全忠方谋篡代。而妖星见,占者云:“君臣俱灾,宜刑杀以应天变。”蒋玄晖张廷范谋杀衣冠宿望难制者,璨即首疏素所不快者三十余人,相次诛杀。班行为之一空,冤声载路。伤害既甚,朱全忠心恶之。会全忠授九锡,蒋玄晖等别陈意见。王殷至大梁,诬玄晖等通导宫掖,欲兴复李姓。全忠怒,捕廷范,令河南省聚众,五军分裂之,兼诛璨,临刑呼曰:“负国贼柳璨,死其宜矣!”初,璨迁洛后,累兼户部尚书、守司空,进阶光禄大夫、盐铁转运使
亲属成员
相关观点
由于柳璨为朱温策划了一次屠杀,后世史家对柳璨多持负面看法:
旧唐书》称柳璨为“妖徒”。
新唐书》把柳璨的事迹列于“奸臣传”之中。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评论柳璨“发挥朋党积习”“不见刀是不知道自己该杀的”。
参考资料
柳璨.ctext.org.2024-09-2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入仕拜相
策划屠杀
受刑
史学贡献
史籍记载
亲属成员
相关观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