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复墓石刻,又称吴复墓石雕群,位于
肥东县陈集镇秦家湖村。这些石刻是明朝将领
吴复墓的一部分,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复墓采用东西向布局,墓向坐东向西,墓前是一条宽10米的神道。尽管享堂和神墙已经不存在了,但在神道两侧仍保存有石人、
石虎、石羊、石马以及控马人和石望柱等石刻作品。这些石刻采用了镂空和
浮雕相结合的手艺,展现了元末明初的艺术风格。
吴复(1321-1383年),字伯起,合肥人,生于肥东县
八斗镇大吴村。元末随
朱元璋起义,屡建战功,以功封安陆侯,死后追封黔国公,谥“威毅”。
洪武16年,吴复驻军贵州普定。
永乐年间(1403~1424年),吴复由藩司知印授太平府半济仓大使,
海盐县(今浙江
杭州市)主薄,不久改吴县(今江苏吴县)
主簿。
宣德九年(1434年)升吴县知县,妥善处置“百僧同狱”案,免了一场“刀火”之灾,因此大获民声,不久转知
柏乡县(今
河北省柏乡县),再升工部
主事。
景泰初(1450年)为右通政,又擢工部右侍郎,负责治理
黄河工程,督苏、松诸郡粮储,又督
易州(今属河北省)并奉敕巡边,安定治安。他花钱买一妾,名杨氏,年方17岁,二人相亲相爱、和睦相处。但由于
吴复身经百战,遍体鳞伤,一次突然金疮暴发,死于贵州普定。葬礼毕,杨氏殉情自尽。太祖皇帝封她为贞烈淑女。
吴复墓,采用东西向,墓向坐东向西,墓前是一条宽10米的神道,享堂、神墙不复存在。现存神道上有一组
石灰岩立体雕塑位于神道两边。自东向西相对排列有石人、
石虎、石羊、石马及控马人、
华表。刻工采用镂空为
浮雕相结合,刀法精湛,为元末明初风格,形象栩栩如生。神道石像已生复原位,墓冢已圈砌修复,享堂规划已做好。“十一五”期间,该墓石刻申报经费,进一步修复吴复墓三期工程,更好地发挥其石刻艺术和历史作用,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争取申报国保。
岩羊一对,1.3×1.6×0.8米,跪立,卷角,长首,前后足内踡,身无毛饰。
石控马俑一对,马及驭手为整块巨石雕成,工艺为镂空与
浮雕相结合。西侧雕马,2.1×1.8×1米,小耳长鬃,腿粗壮,系嚼口,身着帔,帔面浮雕连枝花,腹下镂空;东侧雕驭手,头戴圆顶帽,身着长皂服,脚踏布云鞋,系长腰带,一手执鞭,手举胸前,另一手执缰,侧身握拳,面均向东朝墓冢方向。
石望柱一对,2.2×0.8米,由三部分组成。柱础,
六边形,上大下小,中刻窝臼,素面;柱身,六边形,素面;柱顶,上部为无胆式柱头,下部为圆形仰覆莲台座。南侧华表,柱顶及柱身上部残存约1/3为旧物,柱身下部2/3为新物,柱础为旧物;北侧华表,仅存柱础为旧物,柱身、柱顶整体皆为机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