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镇,隶属于
菏泽市牡丹区,地处牡丹区西北部,东和
鄄城县临濮镇毗邻,南与
吕陵镇、庄镇相邻,西与
东明县菜园集镇、
武胜桥乡接壤,北与
河南省濮阳市习城集镇隔
黄河相望。区域面积108.27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70569人。
1959年1月,改名高庄公社。1963年3月,从高庄公社划出成立李村公社。1983年12月,改社建乡时,改建为李村镇。2020年6月,李村镇下辖32个行政村。
2018年,李村镇有工业企业11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6家。
历史沿革
李村镇位于
牡丹区西北部,镇驻地李村集距城区25公里。全镇总面积达105平方公里,耕地5800公顷。全镇总人口6.22万人,其中女3.01万人。李村镇民国初年属
菏泽市临河区,1932年改区为乡。1942年秋至1949年8月,属
南华县临河县。1949年8月南华县撤销后,分别归属菏泽县第六区(
吕陵镇)和第八区(李庄集)。1952年春区下设乡,境内有找李、大郭店、李村、油楼、任拐、魏楼6个乡。1957年12月撤区并乡,分别属李村和高庄两个乡。1958年9月由李村、高庄两个乡合并成立临黄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名高庄人民公社。1963年3月从高庄公社划出45个自然村成立李村人民公社,1983年12月17日改建为李村镇。2001年1月,原李村镇和原李庄集镇整建制合并为李村镇。
1952年,区下设乡。
1957年12月,撤区并乡,分属李村和高庄2乡。
1958年9月,由李村、高庄2乡合并成立临黄公社。
1959年1月,改名高庄公社。
1963年3月,从高庄公社划出成立李村公社。
1983年12月,改社建乡时,改建为李村镇。
2000年12月,李庄集镇并入李村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李村镇地处
牡丹区西北部,东和
鄄城县临濮镇毗邻,南与
吕陵镇、髙庄镇相邻,西与
东明县菜园集镇、
武胜桥乡接壤,北与
河南省濮阳市习城集镇隔
黄河相望。区域面积108.27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李村镇
北魏时即为离狐县城所在地,
天宝开国名将
李勣(徐茂公)、中国佛教临济宗创始人——临济禅师均出生于此,境内有李墓、
庄子完成《
庄子》的庄子台、清末
山东巡抚丁宝桢治理黄河的工程——障东堤、及其题写的《障东堤碑》等古迹。革命战争年代,又为冀鲁豫边区
南华县所在地。在新时期,李村镇以其各方面的优势成为各方人士的投资宝地。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李村镇北与
濮阳市隔河相望,南靠
菏泽市政府所在地——
牡丹区,西接“西瓜之乡”——东明,东临“中国人发之都”——
鄄城县,区位优势明显。境内长(垣)东(明)黄河公路大桥、黄河浮桥连接鲁豫两省,日(照)东(明)高速直通山东半岛,刘(口)民(权)公路直达市区,
沿黄公路、黄河大堤公路沿河而建,四通八达。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全镇土地宽阔,土质优良,光照充足,水利设施完善,油气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得天独厚,形成了林业、畜牧、西瓜、棉花、水稻五大优势产业,建有五处集贸市场和西瓜、林业两大专业市场;林业生产自2000年以来发展迅速,全镇营造速生丰产林5万余亩,防护林1.5亩,农田林网6万亩,木材总蓄积量达25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31%;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全区独有,优势明显,已探明油气储量近4000万立方米,是中原油田白庙油区所在地,现建有油井60余眼,集气站两座。
行政区划
李村集村、高李村村、刘李村村、辛寨村、找李村、大郭村、泮店村、朱庄村、西李庄村、东李庄村、宋楼村、梨园村、安庄村、大刘庄村、高寨村、王胜屯村、张闫楼村、兰口村、贾庄村、郝寨村、油楼村、河口村、岔河头村、马厂村、左庄村、大屯村、白庙村、魏楼村、王河圈村、刘楼村、卢海村、杨镇村、坡刘庄村、南孟庄村、何庄村、南庞庄村、石尧村、徐河村、西南隅村、西北隅村、曹庄村、朱庄村、程海村、西高庄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李村镇辖区总人口6.5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013人,城镇化率6%。另有流动人口31人。
2018年,李村镇户籍人口70569人。
政治
贾欣国:党委书记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抓好党建,同时对招商、扶贫开发、郝寨搬迁、信访稳定、干部作风建设负主要责任。包东管区。
王化军:党委副书记、镇长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抓好财政税收、重点经济工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扶贫开发、农业生产、郝寨搬迁。包西管区。
郝建伟:人大主席 主持人大全面工作,负责财政税收、审计、支油办、金融、村级财务管理、郝寨搬迁、群众满意度。分管部门:人大、财政、国税、地税、信用社、经管站。包西管区。
张德成:主任科员 负责临济文化产业园、返乡创业园、黄河风情小镇及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运行及重点经济工作,分管部门:经委、统计站。包北管区。
史黎峰:主任科员 负责扶贫开发、农业和农村工作、民政工作、牡丹种植、一村一品、移风易俗、交通、
黄河内河防汛,分管部门:水管所、林业站、畜牧站、农技站、农机站、农电、交管所、民政办、扶贫办。包南管区。
谢 震:党委副书记 协助贾欣国同志抓好党建工作,负责党群、城镇化、扶贫开发、政法及信访稳定、“第一书记”、双联双创、残联、慈善总会、招商引资、党政办公室日常工作,分管部门:扶贫办、土管所、建委、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监察室、信访办、团委、妇联、工会、武装、党政办公室。包南管区。
李国庆:纪委书记 主持纪委全面工作。
吴进军:党委委员、副镇长 负责卫生、
计划生育,抓好财政税收工作。分管部门:计生办、卫生院、财政所、国税、地税、支油办、信用社。包北管区。
刘电清:宣传委员、统战委员 负责宣传、乡村文明、文化、统战、临济文化产业园、返乡创业园、便民服务中心、人社、群众满意度、招商引资。分管部门:文化站、人社所、便民服务中心、招商办。包东管区。
徐国庆:武装部长 主持武装部全面工作,负责土管建委、城乡环卫一体化、城镇化、市场管理、郝寨搬迁、教育。分管部门:武装部、土管所、建委、中心校、李村中学、李庄中学。包北管区。
李 洁:组织委员 负责组织工作,抓好“第一书记”、双联双创等组织工作。分管部门:组织员办公室。包南管区。
李永华:副镇长 负责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协助徐国庆抓好城镇化、集市管理。分管部门:安监办、土管所、建委、环保所、工商所。包西管区。
吕海龙:副镇长 协助史黎峰抓好扶贫开发,协助刘电清抓好人社工作。分管部门:
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人社所。包北管区。
李瑞鹏:副镇长 负责机关日常运转、材料撰写报送、档案管理、
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协助张德成主任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及重点经济工作。分管部门:党政办公室、经委、统计站。包南管区。
秦爱兰:综治办专职副主任 协助副书记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负责平安建设、禁毒、信访稳定工作。分管部门:综治办、群工办、信访办、派出所。包西管区。
臧 峰:人大副主席 协助郝建伟抓好人大工作,协助史黎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分管部门:人大办公室、农机、农技、农电。包东管区。
经济
综述
2011年,李村镇财政总收入1350万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26万元,比上年增长35%,人均财政收入205.8元。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各项贷款余额1469万元,比上年增长3%。
2018年,李村镇有工业企业11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6家。
农业
2011年,李村镇有耕地面积6.5万亩,人均1亩,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为主,农业总产值达到1.6亿元,比上年增长0.9%,小麦、玉米、大豆产量分别是3.3万吨、2.0万吨、0.9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0.9万只;羊饲养量2.9万只;家禽饲养量18.7万只。用材林4.2万亩,防护林2.6万亩,
经济林3600亩。植树造林、农田林网、农杨间作56万株,四旁树木120万株。
工业
2011年,李村镇工业总产值达到6.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7亿元,比上年增长38%,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60%。有工业企业46家,职工1600人。
商业
2011年,李村镇有较大规模超市6处,商业店铺820家,各村有小门市部2~3处。大型集贸市场6处,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6亿,比上年增长11%。
交通
2011年,李村镇有261省道、
沿黄公路、石白路、防汛路、黄河大堤公路过境。
社会
发展战略
李村镇全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
牡丹区李村镇以黄河风景游览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观光和旅游农业,真正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切实增加农民群众收入。紫菏香草
生态公园、鲁禾农业科技示范园、鲁鑫生态园、黄河情生态园等12家高效农业已经形成规模和经济效益,逐步成为高效农业、观光休闲、生态采摘等旅游景点,示范带动能力效果显著。全镇已有21个行政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28个行政村进行“一村一品”示范方建设,促进“一村一品”快速发展。
全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方便和服务,助推“一村一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推进镇政府三年补贴计划,种植薰衣草等名贵花草,实行农业最低价格保护制度,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方式或订单式供给,合理保护群众的经济利益。
镇科协、科委、农技等涉农部门,积极协调关系,深入实地帮助种植户解决技术难题;建立农技技术指导员制度,邀请知名专家,加入李村镇技术指导库,免费定期举办培训会,深入现场帮助解决技术问题。依托合作社、协会在农村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积极引导,免费技术指导培训,帮助协调解决社员及村民在种植过程遇到的技术问题,强化科技技术支撑力度。充分发挥田田圈农业网络服务作用,在各村建立
电子商务服务点,对当地农副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网上销售及农资产品进行网上购买,实行线上电铺和线下店铺相结合,通过电子商务,增加农副产品的销售额,促进“一村一品”爆发式发展,增加群众收入。
充分发挥“一村一品”示范带动作用,对高效观光旅游农业、高效畜牧养殖及林产品
加工业等初具规模的村,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特别是已形成的规模的产业示范方,组织村干部、群众参观学习,引导发展“一村一品”,辐射带动发展壮大。同时,在具体工作中,紧密与精准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注重发挥合作社、协会在促进“一村一品”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与公司主动对接,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方式或订单式供给,增加群众收入。
下一步,李村镇将重点培育、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产业化,探索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方法和路子,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绿色农业,切实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园”,为促进全镇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李村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35个,
响器班子2个,秧歌队3个,学校体育场18处,健身场地11处。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李村镇幼儿入园率为78%;小学13所,在校生4100人,教师24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500人,教师127人,初中入学率98.7%,15周岁人口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为10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李村镇有防疫站2个,卫生院2个,
村卫生室(所)64处,乡村医生70人,病床300多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5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李村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56户,人数2193人,支出219.8万元,月人均84元,比上年增长14.3%。
农村医疗救助9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52人次,共支出3.9万元,比上年增长3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54人。敬老院1家,床位3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20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8万人,参保率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