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斑鸠
鸠鸽科斑鸠属的一种鸟类
火斑鸠(黑枕黄鹂普通亚种: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又称红鸠、红斑鸠、斑甲、红咖追、火鸪,是一种小型鸠鸽,栖息于亚洲南部热带区。火斑鸠常见于平原和草地,成群觅食。它的分布范围包括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中南半岛、菲律宾以及中国大陆的各地,自华北以南、西抵四川省西藏自治区、长江以北等地都有记录。火斑鸠主要栖息于开阔田野和村庄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位于印度坦米尔纳德邦的特兰奎巴城镇。火斑鸠的雄性具有蓝灰色的头部和红褐色的身体,而雌性则较为朴素,羽毛呈浅褐色。
形态特征
成年红鸠体长约23 cm,是鸠鸽科中体形较小的一种,体重大约104克(3.7盎司)。雄鸟额、头顶至后颈蓝灰色,头侧和颈侧亦为蓝灰色,但稍淡。颏和喉上部白色或蓝灰白色,后颈有一黑色领环横跨在后颈基部,并延伸至颈两侧。背、肩、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葡萄红色,腰、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暗蓝灰色,其余尾羽灰黑色,具宽阔的白色端斑。最外侧尾羽外白色;飞羽暗褐色。喉至腹部淡葡萄红色,尾下覆羽白色。两胁、覆腿羽、肛周、翅下覆羽和腋羽均蓝灰色。雌鸟额和头顶淡褐而沾灰,后颈基处黑色领环较细窄,不如雄鸟明显,且黑色颈环外缘以白边。其余上体深土褐色,腰部缀有蓝灰色。下体浅土褐色,略带粉红色。颏和喉白色或近白色。
分布范围
火斑鸠分布于泰国斯里兰卡等地。在中国分布于辽宁省河北省以南的广大地区,西至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省西部、西藏自治区南部、云南省贵州省,东至东部沿海,南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海南岛
栖息环境
火斑鸠栖息于开阔的平原、田野、村庄、果园和山麓疏林及宅旁竹林地带,也出现于低山丘陵和林缘地带。这种斑鸠主要是平原物种,分布范围扩展至台湾和菲律宾,但在印度尼西亚群岛上不常见(避开多岩石的丘陵地带),属于东方物种。然而,在夏季会迁移到阿富汗尼亚的广阔耕作山谷进行繁殖。它是印度的夏季迁徙性访客,在那里或多或少是常驻的。它偏好较多树木的地区,如运河或路边的树木种植地,并避开广阔的沙漠地区。当它们初到时常常是小群体,但很快就会分散并开始形成配对和繁殖。
生活习性
火斑鸠主要以植物浆果、种子和果实为食,也吃稻谷、玉米、荞麦、小麦、高粱、油菜子等农作物种子,有时也吃白蚁、蛹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常成对或成群活动,有时亦与山斑鸿和珠颈斑鸠混群活动。喜欢栖息于电线上或高大的枯枝上。飞行甚快,常发出‘呼呼’的振翅声。
生长繁殖
火斑鸠的繁殖期2-8月,北方主要在5-7月。成对营巢繁殖,通常营巢于低山或山脚丛林和疏林中乔木树上,巢多置于隐蔽较好的低枝上。巢呈盘状,结构较为简单、粗糙,主要由少许枯树枝交错堆集而成。每窝产卵2枚,卵为卵圆形,白色,大小为23-29.5mm×20-22.7mm,平均26.9mm×20.9mm。
物种对比
生物分类
火斑鸠最初由法国博物学家约翰·赫尔曼(Johann Hermann)于1804年正式描述,并被赋予二名法学名Columba tranquebarica。种加词来源于印度南部科罗曼德尔海岸的Tranquebar(现称Tharangambadi)小镇。火斑鸠现被归类于1855年由法国鸟类学家查尔斯·卢西安·波拿巴(Charles Lucien Bonaparte)引入的Streptopelia属。属名源自古希腊语中的streptos(意为“领圈”)和peleia(意为“鸽子”)。目前公认的有两个亚种
物种保护
火斑鸠的分布范围极为广泛。其种群数量尚未被具体量化,但被认为是庞大的。有一些证据显示种群数量有所下降,但下降速度缓慢,因此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评估为无危。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保护级别:Least Concern ver 3.1 。
参考资料
火鹧鸪.IUCN.2024-08-30
火斑鸠.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4-09-06
火斑鸠.catalogueoflife.2024-08-3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物种对比
生物分类
物种保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