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的小说《浪漫的黑炮》讲述的是由象棋子黑炮引发了一联窜的诙谐和荒诞的故事。
只是此前的那些作品,都以农村的现实为刀口,逐渐切入深剖。不可否认的是:直到21世纪的今天,在我国的农村与城市之间,其精神、物质的差别也还相当大。因此,在当时,客观存在于农村的落后、封建、旧道德、旧意识都还比较显而易见,《人生》等影片对它们的解剖相对说要顺当一些。而《
黑炮事件》却恰恰选择了已经拥有了现代文明的外衣包装的大城市、现代化企业,影片从这里开了个新刀口,探测貌似润滑的表皮下究竟会有些什么?所以我们看到:在这新刀口下,隐藏着更为复杂、更为可怕的恶性肿瘤,剖析起来当然会遇到更大的难度。但《黑炮事件》以其绝妙的技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它通过“黑炮”这粒小棋子诱发的“大事件”;通过赵书信这位古怪人物的遭遇;通过周玉珍、武克功以“认真负责的精神”损失国家几百万而在所不惜之态,通过几个人匆匆地向前迈步而给人感觉却是凝固不动这种“行进中的停顿”的镜头处理,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面对现代文明,赵书信正以他独有的方式,默默地为社会作着积极的贡献:而周玉珍、武克功也以其独占的地位与权势,堂而皇之地生产着反作用力。可恼的是,他们自已还以为是在顺应时代的潮流。他们的愚顽远比《海滩》中的老鳗头,《人生》中的德顺爷,《
野山》中的秋绒更具危害、更难转变。这就是《
黑炮事件》提出的一个严肃的现实问题。
影片通过一个离奇搞笑的故事,讽刺了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的那些复杂的矛盾和奇异的心态,并借用赵书信这样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围绕他的遭遇,反映在历史变革时期对待知识分子的不同态度和民族文化心理中的积极一面与消极一面,引发人们的思考。该片获1985年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故事片奖,1986年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
刘子枫)。
主题还是比较偏重于通过故事的荒诞来反映现实。而在电影中,导演完全采用了带有强烈主官色彩的电影语言来描述了这一系列事情,并最后在黑炮这个名词后面加上了一个韵味深远的词汇“事件"。
“事件"在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有一定社会意义或影响的大事情。电影中,由于一封“丢失黑炮301找赵"电报给工程师赵书信招惹来了一系列的荒诞的事情,而最终因为用来顶替赵书信的翻译冯良才(名字取的真好)在翻译上的疏漏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为对国家有损失,所以才能算的上事件。如果作为这一系列事件的结果没有造成最后上百万的损失,相反而是为了因为错误的对赵书信同志猜疑而给他带来的一系列不公正的甚至荒谬的论调最终平反,我想用“事件"这个词来定义倒不是太恰当,毕竟在那个年代一个人的名誉和权利是相当的受局限的,尤其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后。这个逻辑在现在这个相对自由的年对反而变得越发难以理解。
《
黑炮事件》中用到了很多
隐喻的手法,导演把故事的发生的改到了
大连市,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故事中很多外景都选择在了大连的一个造船厂里,船厂里全是大型的机器,红色的机器。红色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的主观
意识形态。而且片中多次出现的插入的全景场面就是在轰鸣的机器运转噪音下,银幕的主题被大型的红色的设备占满,在机器的旁边站着两个大声聊天的人,隐约间能传来一丝他们的说话声,仅仅是一两声,随后继续充满着机器的轰鸣。
作为操作机器设备的人应该是机器的主人,而在这个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中,人的存在显然只是作为机器的附属。让人生厌的机器轰鸣成了主体,而人的声音被可以的弱化,想听清楚,但却无能为力。人的存在价值和来自生命的声音被冰冷机器的运转所取代。在文化大革命后,在高呼着最大限度的去尊重人的美好时代,人的价值却被错位给了机器。强烈的错位感在这样一个简单的镜头中被表达出来。
这种和故事情看似没有关联的场景被多次的使用来营造一种客观外部环境。实际上也是在
隐喻,当时看似如火如荼的建设时期真正的主体-人的价值仍然没有被认可。
在电影学院进修时期的
黄建新最推崇的导演就是
意大利的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和维斯康缔,两位大师在各自的电影中都喜欢用主观的色彩用带有生命的布景和结构去表达思想,在大家熟悉的安东尼奥尼的电影《放大》(blowup)《
红色沙漠》(reddesert)《夜》以及
卢奇诺•维斯康蒂的作品《
魂断威尼斯》《被诅咒的人》中,这些强烈的主观表达都得到极大的运用。
这种表达和传统中国电影中的脸谱化的表演和构图,中庸的色彩搭配的手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传统的中国电影中,演员都尽量用生活化的表演去再现生活,而在《
黑炮事件》的前期创作过程中,导演抛弃了传统中国电影“生活化"的表演方式,转而采用了带有象征意味的电影拍摄手法,同时搭配极赋
表现主义风格的构图来传达一种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