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加强
心血管外科专家
郭加强(1923年11月18日至2010年5月24日),男,中国共产党党员,秦皇岛市人,出生于辽宁营口市。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原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血管外科专家。
1947年,郭加强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之后,郭加强为抵御日军选择中断学业,参加国民党青年军,远征中缅边境。1949年,郭加强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活动并完成党分配的各项任务。1958年,郭加强前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进行心脏外科方面工作。1972年,郭加强开展国内第一例室壁瘤切除术。1973年,郭加强担任心外科副主任,创立了国内第一个正规的心脏外科术后ICU。1974年11月18日,郭加强教授带领团队完成中国第一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开创中国冠心病的外科治疗。1983年至1992年,郭加强担任阜外医院院长。1989年,郭加强在国内首次将同种带瓣血管片应用于法鲁氏四联症根治术。1991年,由他领衔的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旁路手术以及溶栓疗法等的研究和推广”开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综合治疗。2003年2月,郭加强的书籍《心脏外科护理学》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心脏病人的心理和护理。2010年5月24日,郭加强离世。
1980年,郭加强的研究成果牛心包生物瓣被评为卫生部科技进步甲等奖。1987年,郭加强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郭加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93年,郭加强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十大名医称号。郭加强所领导的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旁路手术以及溶栓疗法等的研究和推广”,取得进展,开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综合治疗,使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死亡率下降接近国际水准。郭加强所领导的培训中心与中国全国26个省 (市)103家医院形成协作网络。促进中国全国44家医院建立了心外科,使30家医院的心外科得以复苏,29家医院已解体的心外科得以重组和发展,培养了各类专业人才 2000余名,推动中国心脏外科的发展。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1923年11月18日,郭加强出生于辽宁营口市。1947年,郭加强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之后,郭加强为抵御日军选择中断学业,参加国民党青年军,远征中缅边境。抗战胜利后回到医学院继续学业,参加各种爱国活动。1949年,郭加强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活动并完成党分配的各项任务。他还曾担任中大分校(丁家桥)学生应变会主席,并且被任命为应变会公开党组组长,负责应变会秘书、宣传、组织和联络工作,和师生一起开展宣传、组织和发动群众的工作,投身于护校、反迫害的各项政治斗争。1951年,郭加强从医学院毕业,参加抗美援朝手术队。回国后,郭加强在北京协和医院完成了住院医师培训。
工作时期
1956年,郭加强前往解放军310胸科医院工作,完成主治医师的培训。1958年,郭加强随院迁至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开始进行心脏外科方面工作,从师于当时阜外医院心脏外科主任侯幼临。之后,郭加强下放至江西永修县卫生部干校,接受再教育。1972年,“文革”期间,因侯幼临病逝,阜外医院心脏外科诊疗工作几近停顿,郭加强应召从江西省回到了阜外医院,主持阜外医院外科的日常工作。当时党籍和职务均未恢复,郭加强借助国外文献及来访的国外同行的介绍,基本掌握了当时国际心外科的进展。并成功开展国内第一例室壁瘤切除术。郭加强发现中国心外科与国外的差距,在心血管外科主要的 3 个领域心脏瓣膜外科、冠心病外科和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的局限。郭加强倡议组建三个研究组:冠心病外科组(1973年)、心瓣膜组(1974年)及婴幼儿先心病组(1978 年),亲任组长并直接参加临床科研工作。之后,郭加强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冠脉搭桥,用为狗开胸的手术进行护理并观察记录。1973年,郭加强主持动物实验终获得成功。同年,郭加强担任心外科副主任,创立了国内第一个正规的心脏外科术后ICU。1973年至1977年,郭加强建立了冠心病外科组、心瓣膜组及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三个研究组,担任组长并直接参加临床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创下19个中国心血管外科“第一”。
1974年11月18日,郭加强完成中国第一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开创了中国冠心病的外科治疗。1976年,由郭加强领导的心瓣膜组与703所合作,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枚牛心包生物瓣并应用于临床,BN型牛心包瓣置换填补中国瓣膜外科生物瓣置换的空白。同时,将此项技术推广至中国六十多家医院,推动中国瓣膜外科的发展,及时地挽救急待治疗的心脏瓣膜病病人。1976年及1982年,郭加强分别成功开展体外循环下2岁及1岁以下小儿心内直视 手术;
1982年,郭加强成立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并担任主任,为老少边穷地区培养一大批技术干部。他领导的培训中心与全国26个省市的103家医院形成技术协作网络。通过派出技术队伍、培训当地专业人员及向基层推荐国外专家和技术等措施,促进全国44家医院建立了心外科,使30家医院“文革”中被停用的心外科恢复工作,29家医院已经解体的心外科得以重组和发展,培养了各类心血管外科专业人才2000余名。1983年至1984年,郭加强担任血管外科研究室主任。1983年至1992年1月,郭加强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第三任院所长。1983年至1994年,郭加强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先心病研究室主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郭加强教授带领团队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多中心协作研究,系统记录了国内冠脉搭桥术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为进一步优化手术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这项研究还推动了《冠脉搭桥手术操作规范》的制定。
1985年,郭加强组建了婴幼儿专用病房、专用术后ICU和手术室,使阜外医院婴幼儿先心病外科步入正轨。1988年,郭加强开展体外循环下新生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提高阜外医院婴幼儿先心病外科治疗水平。1987年,郭加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液氮保存的同种瓣膜和血管库并将同种血管和瓣膜应用于临床;同年,他在中国国内首次成功完成了大血管转位的动脉Switch手术,用外管道矫治完全型大动脉 转位合并肺动脉狭窄,用Rastalli手术矫治右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狭窄。1989年,郭加强在中国国内首次将同种带瓣血管片应用于法鲁氏四联症根治术;通过临床实践,确定了法鲁氏四联症患者右室流出道重建标准并在国内推广。1990年,郭加强首次在国内应用心尖-降主动脉外管道的方法治疗先天性左室流出道及主动脉发育不良的复杂畸形。
1991年,由他领衔的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旁路手术以及溶栓疗法等的研究和推广”开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综合治疗。使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俗称“搭桥术”)死亡率下降接近国际水准,该成果获国家计委、科委及财政部重大成果奖。1992年,郭加强自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岗位退休,拒绝阜外心外科聘请请求,开始进行中国心血管技术的培训。1995年12月1日,郭加强的书籍《心脏外科技术图谱》于浙江科技技术出版社出版。2003年2月,郭加强的书籍《心脏外科护理学》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心脏病人的心理和护理。2004年1月2日,郭加强在《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发表论文《大鼠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建立》。2008年7月14日,郭加强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上发表论文《心肌再血管化机制的对比实验研究》。2010年5月24日,郭加强离世。
主要作品
论文
著作
综艺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郭加强开创性工作提高中国复杂先心病的外科治疗水平。他所领导的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旁路手术以及溶栓疗法等的研究和推广”,取得进展,开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综合治疗,使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死亡率下降接近国际水准。除此以外,郭加强成功开展中国第一例室壁瘤切除术、2 岁以下小儿心内直视手术、1岁以下婴幼儿和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首次开展了先天性冠 状动静脉瘘修复术等多种手术,创建中国第一个液氮保存的同种瓣膜和血管库并将同种血管和瓣膜应用于临床,首次成功完成了完全性 大动脉转位行动脉Switch 等手术。首次将同种带瓣血管片应用于法洛四联症根治术;首次在国内矫治心尖—降主动脉的复杂畸形,成功开展国内第一例胃网膜右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新技术,使阜外医院冠心病外科在国内保了领先地位,为中国冠心病外科逐渐接近国际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郭加强担任院长的九年中,共接待来自33个国家423批2326人次外宾参观、访问;与美国的罗马林达大学医学院建立了姊妹医 院;与日本大学医学部第二外科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聘请了6个国家10位著名专家、教授担任医院的名誉顾问,拓展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在国际上的影响,他还先后派出321人出国进修和参观访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的心脏外科整体水平较低。中国不少省市心血管外科还处于空白或停顿状态,常规的心脏手术都经常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出现严重出血,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出现主动脉瓣损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缺修补术后残余漏等等。针对这些情况,郭加强带领团队及时总结了1016例动脉导管闭合术、1187例室缺修补术、1083例房缺修补术的经验。通过深入的临床研究和总结,为心脏外科常规手术的开展提供依据,并且通过这些经验的推广,提高了上述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郭加强还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为基地,于1982年组建了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他所领导的培训中心与全国26个省 (市)103家医院形成协作网络。通过派 出技术队伍、培训当地专业人员以及向基 层引进国外专家及技术等措施,促进全国44家医院建立了心外科,使30家医院的心外科得以复苏,29家医院已解体的心外科得以重组和发展,培养了各类专业人才 2000余名,推动中国心脏外科的发展。
教育成就
郭加强共培养二十六名研究生。其中包括德国柏林心脏中心副院长翁渝国,原医科院党委书记现天津泰达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刘晓晨,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吴清玉,香港中文大学何国伟,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现任院长胡盛寿。20世纪90年代,随着一批郭加强教授的学生们如刘晓晨、吴清玉、胡盛寿、万峰等从海外学成归来,中国冠脉外科迎来了技术创新的新阶段。跟随世界上冠脉外科新技术发展的趋势,使用乳内动脉、桡动脉等新型旁路移植材料进行手术,并在中国国内广泛推广应用。同时,不停跳搭桥术、小切口手术、胸腔镜与机器人辅助的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等新技术也相继在中国出现并得到推广。除此之外在阜外医院和中国全国各地接受其教导的学生成千上万,大都已成为各自岗位的业务骨干。
所获荣誉
社会关系
人物轶事
中国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专题组记者采访时曾提问郭加强,有过一段长时间的体力劳动,而且有很长时间没有具体接触手术,哪来的勇气去开展这些新的手术。郭加强表示不少的外国专家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访问时,总是提三个问 题:搭桥手术、心脏换瓣手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三个手术郭加强是否做。郭加强表示当时确实没做过,之后郭加强与团队开始想办法做相关手术。之后,每天早上六点多钟,郭加强会骑着燃油自行车,从家里到医院,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郭加强的弟子吴清玉也曾表示过,郭加强一天到晚一直工作。早上员工刚来上班,就发现他早已经开始工作了。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心血管病治疗年手术量尚不及心血管病患者需求的1%。郭加强看到来自边远地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半年甚至一年都做不上手术的患者,希望将阜外医院领先的技术传播出去。郭加强任阜外医院院长期间,为节省时间很少开会。1982年,郭加强成立中 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为老少边穷地区培养一大批技术干部。
郭加强在传授技术和经验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和求学精神的培养, 经常告诫学生们从医,为官,首要的是学会做人。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培养自己宽阔的胸心。要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患者,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急患者之所急。 郭加强的儿子郭小平曾表示郭加强性格内向,即便是关系很近的朋友来了,也不会或不习惯于一直聊天。但工作中出现纰漏,他一定会首先站出来承担责任,同时宽恕下属。郭加强并不喜欢阿谀谗陷,媚上欺下,无能却霸道的恶习、世俗。与之相反家父待人平等,同情患者和弱者。郭加强多次告诉儿子郭小平,贫困孤弱的患者及家属不容易,可能倾家荡产,还有许多来不了的,不是短命就是苦命。在治疗中,郭加强尽量从患者的长远利益着想,减少他们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 郭加强告诫学生在治学的道路上,要不畏艰难,勇于开拓。
人物评价
在郭加强身边,学到的并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他常常告诫学生医生不仅要会治病,更要学会做人。郭加强的这种精神,不仅感染了他身边的人,也通过他的学生和团队,延续到了全国各地的心外科医生身上。(中国新闻网 评)
对于贫困患者,郭加强教授始终秉持仁爱之心。他曾在医院接诊间隙对学生们说,来这里的患者,有的可能倾家荡产,有的则带着全家人的希望。医生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同时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这种深沉的关怀,使无数患者重获新生,也深深影响了中国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国新闻网 评)
郭加强坚持管理和业务两不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休 息时间,亲自给年轻大夫讲课,对照心脏标本传授手术技术。如此苦心教导,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年轻的一代迅速成长。他廉洁正直,正派公道,励精图治,不辞劳苦,充 分调动各职能科室的能动性,共同为医院的发展鞠躬尽瘁。在他和全院同事的共同努力下,阜外医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业绩,取 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熊辉、黄志雄 评)
参考资料
郭加强.科学网.2024-11-21
阜外医院学科创始人奖获得者 郭加强研究员.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11-21
心脏外科技术图谱.豆瓣读书.2024-11-21
心脏外科护理学.豆瓣读书.2024-11-21
精神力量铸就阜外品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24-11-21
刘晓程.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2024-11-21
吴清玉.清华大学医学院.2024-11-21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2024-11-2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工作时期
主要作品
论文
著作
综艺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教育成就
所获荣誉
社会关系
人物轶事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