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径步枪
使用口径小于6毫米子弹的步枪
小口径步枪(Small Caliber Rifle)是指口径小于6毫米的步枪,世界上有三种主流的小口径枪弹,分别是美国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各国使用的5.56毫米枪弹和苏联俄罗斯的5.45毫米枪弹外加中国独立自主的5.8毫米枪弹。
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国相继研制和装备了小口径自动步枪。美国于1962年定型了发射5.56mm枪弹的M16系列自动步枪式小口径步枪,首先装备美国空军。1977年至1980年北约对小口径步枪弹进行选型试验,确定比利时5.56mmSS109枪弹为北约标准枪弹。此后,西方各国研制了一系列发射北约标准枪弹的小口径步枪。苏联于1974年定型并装备了AK74式5.45mm突击步枪。中原地区于20世纪后期研制成功了第一代5.8mm小口径自动步枪和第二代5.8mm小口径枪族。1995年,德国H\u0026K在推出G36突击步枪,以5.56毫米的G36式枪族替换装备多年的7.62毫米G3自动步枪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二、三十种小口径步枪,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步枪采用了小口径体系。
研制背景
NATO弹劣势突显
军用小口径步枪弹的概念来源于美国陆军1952年委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运筹学研究室进行的“齐射”专题研究,该项研究的结果为军方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信服力的论点和建议。其中一点就建议军用步枪小口径化。同年,由美国温彻斯特连发武器公司研制的7.62x51步枪弹(又称0.308英寸温彻斯特枪弹)开始出售,供民间使用。20世纪50年代初,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各国一致主张轻武器弹药实行标准化和通用化,当时,美国力主以0.308英寸温彻斯特弹为北约制式步、机关枪通用弹药,英国则主张采用该国新研制的0.280英寸(7毫米)步枪弹。后来虽然对两种弹药进行了试验和鉴定,两种观点仍然相持不下。从理论上和战术技术上着眼,英国0.280英寸弹较为优越。但由于美国当时顽固地坚持步枪射程不得低于1000米这一守旧观点,甚至动用政治压力迫使其它国家就范,致使北约于1953年12月15日正式宣布以美国弹为制式步枪弹(即7.62毫米NATO弹)。7.62毫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制式枪弹,初速较高,弹丸较重,威力较大,侵彻性能较好,缺点是全弹较重,后座力很大,连发精度较差。同时7.62毫米口径NATO弹的步枪枪体尺寸和发射后坐力都很大,在很多环境下都不便于快速反应。
M14在越战中的失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使用的是M1式7.62毫米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由于该枪质量较大,弹仓容弹量(8发)太少,故美国军方在1944年提出以新枪替换它。1945年美国实施“轻型步枪研究计划”。1957年5月1日,美国陆军宣布正式采用T44步枪,美国军方定型命名为M14自动步枪,1959年在春田兵工厂投产,M14步枪很快成为美国军队制式装备,用来代替M1式加兰德步枪、M1卡宾枪、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20世纪60年代美国介人越南战争,在东南亚丛林作战中M14式步枪显得比较笨重,单兵携带弹药量有限,而且弹药威力过大,7.62毫米x51毫米步枪的抵肩式全自动射击震动非常大,即使是最强壮的士兵也很难控制,并且全自动射击时散布面太大难以控制精度。1963年1月23日,美国国防部命令终止采购M14式步枪,M14式步枪停产。
因为M14在越南从林战中的恶劣表现,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军方迫于实战压力,开始考虑减小步枪弹药的威力和重量。尽管美国军方对步枪弹药的抉择武断,但研究机构和厂商们并不盲从,仍在不断寻找适宜步枪的弹药。他们没有走德国的短弹(7.92x33毫米)和苏联的中间型弹(7.62x39毫米)之路,而是对减小口径大感兴趣,小口径弹药如同雨后春笋般崛起。据统计,共有19个研究机构和厂商各自研制出0.18、0.223、0.224、0.25、0.27英寸等14种口径,为60年代后期美国军队步枪小口径化的急转弯打下了基础。
研制历程
北约各国
1957年,美军装备7.62毫米口径M14自动步枪之后,就正式提出设计新枪。M16自动步枪的研发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现代战争的新式子弹、步枪和火力类型的研究密切相关。随着M14自动步枪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开始关注小口径、高射速步枪,认为这种步枪应该更轻巧且容易操控。1957年,阿玛利特公司的尤金·斯通纳根据美国陆军部的要求,设计研发了使用5.56毫米x45毫米弹药的AR-15步枪(0.223英寸雷明顿步枪)。后来他将生产许可转让给了柯尔特轻武器公司,柯尔特公司进一步改进AR-15步枪,并于1962年说服美国国防部采购了1000支步枪,在越南战场进行实地测试。同年,美国空军采购8500支AR-15步枪装备机场守些步枪还可根据作战需要,既可单发射击,又能连发射击,实施3发点射,还可发射枪榴弹法国的FAMAS5.56mm步枪,就是这类步枪的典型守卫部队,并将其命名为M16步枪。1964年,陆军正式装备该枪,并在1967年定型。两年之后,M16大量装备美国军队。由于其体积小、质量轻、精度高、后坐力小及弹头初速大、杀伤效果好而受到青睐,M193枪弹随M16装备部队,从此揭开了小口径枪弹序幕。
20世纪70年代,各国看到美国在越南战场上使用的M-16和5.56×45毫米枪弹表现不错,纷纷开始研制小口径步枪和枪弹,北约也与时俱进。1977年,北约开展了第二次枪弹选型。有四款弹药参与竞标,分别是德国的DE11型4.7×33毫米无壳弹、英国的4.85×49毫米枪弹、美国的XM777型5.56×45毫米枪弹和比利时的SS109型5.56×45毫米枪弹。1980年10月,比利时FN公司研制的SS109枪弹被选为北约制式小口径枪弹。此后,北约绝大多数国家都完成了战后步枪的第二次换装。
20世纪70年代初,作为英国主要的单兵武器系统供应商,恩菲尔德轻武器公司就已奉命研制4.85毫米单兵突击武器,但此时北约及美国等国家已纷纷装备5.56毫米小口径步枪。1980年,英国无奈放弃4.85毫米口径步枪的研发,改为5.56毫米口径,并研制出相应的样枪。1985年10月2日,英国陆军正式装备第一批步枪,称为恩菲尔德SA80式不久正式定名为L85A1式5.56毫米单兵武器,即L85A1式5.56毫米突击步枪。L85A1突击步枪沿用无托结构,即机匣为枪托,同时采用了自动机后移至普通枪托所处的位置,而发射机构前移到弹匣之前,这样,成功地使全枪长度缩短。L85A1枪管长520毫米,但全枪长只有785 毫米。无托枪的好处是尺寸小,士兵携行方便,尤适于在小空间使用,十分适宜机械化步兵装备,具有短小灵活的优点。
苏联
1960年,前苏联很欣赏德国的7.92x33毫米中口径枪弹和美国的5.56x45毫米小口径枪弹,对自己的7.62x39毫米的枪弹很不满意。尽管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AKM突击步枪因结构简单和性能可靠等特点一度闻名遐迩,然而在全自动射击时操控困难,是它的美中不足。因此前苏联开始研制一种结构紧凑、轻巧的枪械,使它具备口径小、初速高、后坐力小、全自动射击操控容易、装弹量大、可携带更多附件等特点。这些性能和特点可望大大提高士兵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20世纪70年代,苏联开始小口径枪弹的研究工作,子弹设计专家维克多·萨巴尼科夫和利迪亚·布拉夫斯科亚正进行着5.6x42毫米枪弹的实验,它后来发展成为俄罗斯下一代步枪使用的5.45x39毫米枪弹。1974年,新枪弹被用于俄罗斯最先进、最高效的突击步枪,它跟西方的5.56x45毫米弹具有相同的弹道性能。子弹的弹壳呈锥形,有底缘,确保自动步枪射击的可靠性。为保证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能顺利点火,采用了一种具有腐蚀性的“伯尔丹”底火。为防腐蚀和有助于装填,弹壳涂上了一层漆。而最令人注目的则是7N6型FMJ。它的弹丸长25.5毫米,发射药重3.37克,初速880米/秒。它沿用了萨巴尼科夫早期7N1型7.62x54R狙击步枪子弹的设计。它的设计非常独特,弹丸的长径比较大,头部是空心的,重心趋于底部。子弹在飞行中原本是非常稳定的,但命中目标后在冲击力作用下,子弹弹芯向前滑动进入空心部位,使弹丸的重心发生变化,打破原有的平衡,在进入人体组织70毫米以后开始发生偏航和翻滚,以此增大创伤面积。
苏联原想把这种小口径高速子弹用于“具有革命性”的新型突击步枪。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期到末期,尤里·亚力山大研制出一系列实验性步枪。它通过一种平衡性的反作用力系统,抵消了后坐力的影响。然面,前苏联的经济状况不允许他们装备这些新枪,于是他们选择了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AKM突击步枪基础上改进面成的AK-74突击步枪。AK-74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非常可靠的步枪,射程更远,精度更高,而且便于操控。后来在此基础上,俄罗斯又推出了改进型AK-74M突击步枪。
中国
中国小口径步枪的研制始于1971年,当时由6军区牵头的7个会战组(含小三线厂在内共有20个工厂参加)开展竞赛研究,主要集中论证5.2、5.6、5.8、6.0毫米口径。1974年4月,全国小口径步枪在云和县、小口径弹在湖南辰溪分别进行了射击评比选型,结果决定缩短战线,保留西南组的5.8毫米口径和中南组的6.0毫米口径的武器系统(共6个工厂)继续研制。1977年9月,第二轮小口径枪弹选型在国家靶场进行后,管理机关决定继续进行5.8毫米口径的研制工作。
1979年1月,领导机关批复同意研制小口径步枪,同时明确要求当前应集中科研力量,抓紧7.62毫米口径班用枪族的研制定型。20世纪80年代初,当7.62毫米1981式枪族定型后,中国的小口径步枪研制面临的形势是在世界上存在着两大对立军事阵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当时北约已经把比利时的5.56毫米SS109枪弹作为北约步枪标准弹药。对立军事阵营中的苏联,1979年12月业已在阿富汗战场上大量使用了5.45毫米步枪,反映效果很好。两大军事阵营之外的许多国家从贸易等方面考虑也采用了5.56毫米口径。当时步枪口径的国际形势,已经使国内在是否装备小口径步枪问题上得到了统一。1982年7月,中国国内有些部门提出建议,考虑中国的小口径步枪枪弹采用5.56毫米枪弹,有利于外贸出口。但中国军方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不宜向两大阵营的任何一方靠拢,应当自立于世界之林,立足国内,继续坚持独立的5.8毫米口径。
1985年3月,有关领导机关决定争取尽快设计定型5.8毫米枪族,少量生产装备部队试用。同时为了加快小口径枪弹的研制速度,决定用成功的1981式步枪改成发射5.8毫米枪弹的方式先定型枪弹。1987年4月,中央军委批准中国新一代小口径枪族采用5.8毫米口径,当年定型了5.8毫米1987式枪弹和1987式步枪。
1989年5月,中国国内4个联合体的4个新5.8自动步枪设计方案参加了评审,因为四个方案各有千秋,决定同时转入试制加工,拿出样枪,再进行选型,1990年5月对四种样枪评审后,为了发挥全行业的整体技术优势,摒弃了过去单门独户研制的做法,改由研究所和工厂组成技术互补的联合研制群体,统一由朵英贤院士领导的设计组,号称“国家队”实施研制,直至定型出5.8毫米1995式步枪。
工作原理
各国的突击步枪基本都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即弹药燃烧后,一部分燃气将子弹推出,另一部分燃气则被用来推动枪机后坐,从而实现自动射击。根据导气管与导气活塞的不同,又可分为气吹式、长行程活塞、短行程活塞三种自动原理。
气吹式
气吹式自动原理的典型代表当属美国AR-15系列步枪(包括M16系列自动步枪、M4等)。气吹式自动原理的导气管中不设有活塞,直接利用导回的燃气推动枪机后坐,枪机再由弹簧推回、复位。气吹式自动原理构造简单,避免了活塞杆对枪械精度产生影响,但对枪械与弹药工艺要求高。
长行程活塞
AK系列步枪采用的就是长行程活塞原理。相比气吹式,长行程活塞的枪机连有一根细长活塞杆,活塞杆位于导气管中,弹药燃气进入导气管后推动活塞杆,进而使枪机-活塞组件共同后坐,完成自动动作。相比气吹式,长行程活塞的可靠性高,但枪机-活塞组件的整体质量大,往复运动时容易产生剧烈的晃动,从而影响枪械精度。
短行程活塞
短行程活塞是现代突击步枪采用最多的自动原理,包括HK416自动步枪SCAR突击步枪、QBZ-95等步枪。短行程活塞更像是气吹式与长行程活塞之间权衡取舍后的自动原理,在导气管内设有一根不与枪机组件刚性连接的短活塞杆。燃气推动活塞杆,进而推动枪机,能较好地平衡精度与可靠性。
挑战及趋势
面临挑战
随着单兵个人防护需求的不断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防弹衣性能得到极大增强。防弹纤维材料由最初的尼龙纤维发展到凯夫拉(芳纶纤维)、特沃龙和斯派特拉纤维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纤维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防弹衣的防弹性能越来越好、质量越来越轻、价格越来越便宜,为部队的大量装备创造了条件。而小口径枪弹的外弹道存能较低,对防弹衣侵彻效果不理想。防弹衣的性能提升和普遍装备,对小口径枪弹的威力提出挑战。
发展趋势
从1989年巴拿马战争时期起,美军中就对小口径步枪颇有微词,最普遍的意见就是其弹头太小,在稍远距离上的杀伤力不能与对手使用的7.62x39mm枪弹抗衡,5.56mm弹头的“爆炸”性杀伤能力主要来自击中目标后的翻滚和破碎,但出现这种效应的前提是高速命中,M16步枪的枪管长508mm,出现“爆炸”效应的有效距离是150~200m,但美军步兵主要使用的是M4系列卡宾枪,为方便出入车辆和保持在城市巷战中的便携性,其枪管长度只有368mm,因此出现该效应的距离也减少到了只有50~100m。
2018年7月,美陆军正式宣布开展“下一代班组武器”(NGSW)项目,计划采用全新的6.8毫米口径班组武器取代现役的M4/M4AI卡宾枪和M249轻机枪。该项目是美国军队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班组武器换装计划,包括单兵突击步枪、班用轻机枪,两者共用的6.8×51毫米子弹、火控装置和枪口抑制器。其目的在于解决5.56毫米子弹在中远距离上杀伤力不足,以及传统7.62×51毫米子弹重量高、后坐力大的问题。2019年8月29日,美陆军宣布德士隆、通用动力西格绍尔等3家公司的原型枪获准进入下一阶段。在该阶段测试中,每家公司各提交53支“下一代班组武器-步枪”、43挺“下一代班组武器-轻机枪”以及84.5万发枪弹,另外还有备件、测试枪管、相关的工具/附件,以及使用说明书和必要的工程技术支持
2022年4月,美陆军宣布西格-绍尔公司竞标成功,其研制的两款原型枪分别命名为XM5突击步枪和XM250轻机枪。美陆军计划分别采购10.7万支和1.3万支,于2023年四季度装备陆军特种部队和游骑兵
服役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二、三十种小口径步枪,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步枪采用了小口径体系,M16系列自动步枪A2(M16A1的改进型)、MAS、AUG和I85A1等步枪均参与了海湾战争。当今世界上步枪口径的三足鼎立格局的形成,有着技术因素,也有着文化和政治因素。在5.45、5.56、5.8毫米三种步枪口径中,中国的5.8毫米口径出现最晚,威力也最大。从远射性来说,尽管5.8毫米口径较优,它们之间性能差距不大,而且只有中国独家采用,5.8毫米口径的“势力范围”难以扩大。步枪口径的三足鼎立格局形成后,苏联的解体和后来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成员国的“颜色革命”导致采用5.45毫米步枪口径的国家数目有所减少。2007年,巴基斯坦挪威决定用5.56毫米步枪换掉7.62毫米口径的G3式步枪。
主要型号
M16
M16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换装的第二代步枪,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装备部队并参加实战的小口径步枪,对后来的轻武器小型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迄今为止,M16系列步枪被将近100个国家使用。M16是一支轻巧的5.56毫米口径步枪,具有通过导气管由高压气体直接推动枪机框操作启动的回转式枪机。它由钢,铝以及复合塑料制成。
M16主要分成共三代。第一代是M16和M16A1,于1960年代装备,使用美国军队M193/M196子弹,能够以半自动步枪或者全自动模式射击。第二代是M16A2,在1980年代开始服役,是用来发射比利时SS109子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56毫米口径标准弹药,美军制式M855/M856子弹)的。M16系列自动步枪A2可以半自动射击,也可以以最多3发连发的点射射击方式来射击。射击模式是由枪支一侧的选择开关决定的。最后,M16A4成为21世纪初美伊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标准装备,也越来越多的取代了之前的M16A2。在美国军队中,M16A4与M4系列卡宾枪的结合使用仍在逐步取代现有的M16A2。M16A4具有配备护舷的四个皮可汀尼导轨,可以使用光学瞄准镜、夜视镜激光瞄准器、强光照明灯,握柄以及战术灯。
AK74
AK74突击步枪(俄语:АвтоматКалашниковаобразца1974года,英文:KalashnikovAK-74AssaultRifle)是卡什拉尼科夫于1974年在AKM突击步枪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突击步枪,它是苏联装备的第一种小口径突击步枪。
1964年,苏联通过相关法案,于1966年发布武器研制要求,并于1968年开始首次试验,其中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团队开发的A-3步枪脱颖而出。1973年,A-3步枪被苏联武装部队推荐采用,并于次年更名为AK-74突击步枪。1974年11月7日,AK-74在莫斯科红场阅兵仪式上首次出现,并于同年生产装备军队。1991年,改进型AK-74M突击步枪推出。截至2003年,AK-74已使用近30年,经受阿富汗和车臣战争等实战检验。2011年,俄国防部已明确宣布将停止采购AK-74步枪。
AK74突击步枪口径5.45毫米,空枪重量3.09公斤,枪管长406毫米,全枪长933毫米,射击方式包括单发、连发。AK-74保持AKM突击步枪先进的制造工艺,装有减速器和枪口制退器,但存在明显枪口焰。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前瞄准具为带防护的柱式准星,后瞄准具为正切“U”形缺口照门,采用5.45x39毫米M74小口径弹药,弹匣容弹量为5发、10发、30发或45发。AK-74突击步枪的保险装置包括一个在机匣右侧的控制杆,还配有400毫米БГ-25枪挂榴弹发射器
AUG
奥地利AUG5.56毫米轻机枪突击步枪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无托枪之一,该枪于1972年定型,1977年装备部队。步枪、卡宾枪空降部队型冲锋枪和轻机枪是其枪族中的主要成员。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AUG突击步枪曾被沙特阿拉伯等军队使用。AUG步枪在结构上有三大特点:第一,它没有常规式枪托,而是以弹匣为托;第二,积木式组装结构,全枪由六大部件组成;第三,采用了大量塑料件约占零件总数的20%。该枪全枪长790毫米,枪管长508毫米,全枪重3.6千克,配用弹种为5.56毫米SS109弹,初速970米/秒。AUG步枪以其独特新颖的外观优良的性能,赢得了广泛好评,在世界上被广泛采用。
G36
G36自动步枪是德国H\u0026K集团公司1995年推出的突击步枪。G36自动步枪使用5.56毫米x45毫米子弹的北约标准子弹,采用M16所使用的导气式旋转枪机机构。G36自动步枪没有使用导气方式,而是选择了自调节弹簧缓冲短行程气体活塞。该系统实际是从阿玛菜特AR-18步枪枪机系统改进而来的。由于口径、枪管长度(480毫米)以及弹匣等原因,G36自动步枪的性能与M16非常相似,射击初速为每秒920米,有效射程可达800米。G36自动步枪的零部件大量采用强化聚合物。机匣也大量使用这种材料,必要时采用钢制嵌件。机匣顶部是一个提把,光学瞄准具可以安装在提把上。德军选择了ZF3x4°双光学瞄准具作为标准配置,包括两个单元,远距离射击时,采用一个3倍光学瞄准具,十字线刻度以200米为一个单位,从200米到800米递增,带有子弹下落补偿标记。在该瞄准具的最上方是一个等倍的反射瞄准具,设置为100m范围,该瞄准具在夜间自动发光。尽管所有型号都可以在提把上安装亨索尔特NSA80第三代微光夜视瞄准具,但出口型G36只标配一个1.5倍光学瞄准具,没有反射瞄准具。枪托可沿机匣右侧折叠。
G36是一款非常精准的步枪,尤其是采用自由浮动枪管。该枪可采用两种弹匣供弹。30发弹匣由半透明聚合物制成,射手可以随时观察子强剩余数量。弹匣上的卡子可以将两个弹匣连接在一起,以便快速更换,还有一个100发的弹鼓主要用于MG36轻机枪。G36的设计便于维护在不需要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就可以对枪支进行分解,能够进行模块化改装,击发单元被设计成一个独立的组件,射击模式切换非常简单。有三种射击模式可选择:半自动步枪、全自动和点射(两发或三发),还可以安装G3640毫米口径下挂式榴弹发射器
95式
95式自动步枪(QBZ-95),简称95式。是由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突击步枪,属于95式枪族的一部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步枪之一,它是中国研制的第二种小口径步枪,也是解放军第一种大规模列装部队的小口径自动步枪。1999年,“95式”自动步枪首次在阅兵仪式上亮相,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95式自动步枪上的创新点数不胜数,枪身材料的变化,自动击发装置结构的调整,枪管的制作工艺变化,可以说是汇集多项创新成果于一体。枪支定型后,开始大批量生产。
FAMAS
FAMAS突击步枪法军及警队的制式突击步枪,法国军队认为FAMAS突击步枪在战场上非常可靠,不管是在近距离的突发冲突,还是中远距离的点射,该枪都有着优良的表现。FAMAS突击步枪口径5.56毫米,全长757毫米,枪管长488毫米,空枪重量3.8千克有效射程450米,枪口初速925米/秒,弹容量25发。FAMAS突击步枪采用延迟后座式自动原理、闭锁待击和无托结构,整个枪体都采用层压技术制造,钢制零件都进行了表面磷化处理,轻合金制成的机匣则进行了阳极化处理。黑色塑料制的下护木连接着枪管和机匣,延伸至弹匣入口,扳机机构和手枪形握把安装在弹匣入口前方。上护木的外形很独特,包括了方拱形塑料提把和一个很轻的管状铝合金两脚架,机械瞄准具设在提把上,由提把两侧的护板保护,提把上还配有瞄准镜座,可以安装各种光学瞄准装置
该枪有单发、三发点射和连发三种射击方式,射速较快,弹道非常集中。FAMAS突击步枪不需要安装附件即可发射枪榴弹。不过,FAMAS突击步枪子弹太少,火力持续性差。瞄准基线较高,如加装瞄准镜会更高,不利于隐蔽。此外,其枪膛靠后,离射手头部较近,发射时噪音大,抛出的弹壳和烟雾会影响射手。FAMAS突击步枪曾参与多项冲突,包括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阿富汗的干预,以及非洲法属殖民地甚至法国国内的大量安全行动。
参考资料
..2024-05-27
盘点各国仪仗队的礼仪用枪.网易军事.2024-05-27
美军换装突击步枪有何考量.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06-27
..2023-12-02
AK-74.Military Today.2023-12-02
目录
概述
研制背景
NATO弹劣势突显
M14在越战中的失利
研制历程
北约各国
苏联
中国
工作原理
气吹式
长行程活塞
短行程活塞
挑战及趋势
面临挑战
发展趋势
服役情况
主要型号
M16
AK74
AUG
G36
95式
FAMAS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