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光鳞鲨(学名:Nebrius ferrugineus),又名
锈须鲨、光鳞鲨、褐色护士鲨,是
须鲨目铰口鲨科光鳞鲨属下的唯一现存种。长尾光鳞鲨最初是由Lesson于1831年命名为Scyllium ferrugineum。后来更改为有效学名Nebrius ferrugineus(Lesson 1831)。属名Nebrius来自
希腊语“nebris和-idos”,意为浅黄
褐色的皮肤起源。种名ferrugineus源自拉丁语,指的是该鲨鱼的褐色皮肤。
刚产仔鲨长40厘米,雄
成鱼长约250厘米,雌成鱼长230-290厘米,最大约314-320厘米。体延长,纺锤形;前部宽扁,后部略呈圆筒形。头平扁而宽大,头长约为全长的1/5-1/4。尾较长,尾长约为体长的1/2弱,尾基上、下方无凹洼。吻颇短,吻端宽圆,头长约为口前吻长的7.4倍。眼甚小,长椭圆形,上侧位,无瞬膜,距第一鳃孔较距吻端为近,眼径约为第三鳃孔长的1/2。鼻孔近口,具鼻口沟,前鼻瓣前部具一长的鼻须,须长约为眼径的2倍,须末端不超过下唇,伸达齿板前面;前鼻瓣后部为1狭扁皮褶,并伸达齿板前面,成一口前皮膜;后鼻瓣前部半环形,后部薄褶沿着鼻口沟外侧伸达口隅。口平横,上、下唇褶很肥厚。齿较小,侧扁卵圆形。具9-11齿头,中央齿头稍延长,上颌齿每侧每行15齿;下颌齿每侧每行13-14齿。喷水孔细小,斜裂,约与眼在同一水平上,位眼后方,距眼约等于眼径。鳃孔5个,中大,第一鳃孔长稍小于口宽的1/3,第三鳃孔稍大,最后2个鳃孔甚接近几重叠,位于
胸鳍基底上方。
盾鳞1棘突,3纵嵴。
背鳍2个,形状相同。第一背鳍较大,上下角钝尖,后缘平直,起点稍前于腹鳍起点,两背鳍间距约与第一背鳍基底长
相等;第二背鳍较小,位于臀鳍上方,起点前于臀鳍起点,上下角钝尖。
尾鳍较长,约为头长的1.6倍,尾椎轴低平,上叶不发达,仅见于尾端近处;下叶前部稍圆突,中部低平后延,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为小三角形突出,与上叶相接处有一缺刻。臀鳍较大,起点后于第二背鳍,下角向后伸延呈尖突,基底稍大于第二背鳍。腹鳍近方形,后缘截形且与第一背鳍后缘相对。
胸鳍中大,近镰形,前缘稍圆凸,外角钝尖,后缘稍凹,里角广圆,里缘斜直。
长尾光鳞鲨属
热带沿海大型底栖鲨,主要栖息于
大陆架与岛屿架的沿、近海中,常栖息在
潮间带至70米处岩礁洞穴中,但更常见的深度是5-30米。通常活动于
潟湖的底层、礁石外围之砂泥地或沙滩之外围水域。
常昼伏夜出,但亦活动于白天。2-6尾成小群活动。有穴居之习性,但活动范围很大,经常从一地洄游至另一地。白天,睡在最喜欢的缝隙或洞穴中,经常与其他鲨鱼堆在一起,晚上在海底
捕食。捕食的范围广泛,主要以各种各样的底栖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包括
头足纲、
甲壳亚门和
海胆。长尾光鳞鲨还以小鱼为食,包括棘鱼、皇后鱼和兔子鱼,以及偶尔的
海蛇亚科。在寻找猎物的过程中,这条鲨鱼沿着底部游动,并沿着礁石探索洞和缝隙。在检测到猎物时,用吸力把熟睡的猎物从洞和裂缝中吸出。
卵胎生,母体
子宫内的
胎盘结构没有提供胚胎营养;胚胎以卵壳内的卵黄为食。长尾光鳞鲨似乎在相对较大的、有壳的营养卵子上进行卵噬,是已知的第一个有子宫食人行为的卵子。然而,还不知道该物种的胎儿是否吃其他的胎儿。在圈养条件下,
雌性在底部的基质上产卵,但这些卵不发育,可能是
营养不良且未受精。由于游离卵的出现引起的混乱,该物种一度被认为是卵生的。每子宫至少有4尾胎儿,多达8尾。
长尾光鳞鲨的分布范围狭窄,分布有限,繁殖率低,因此特别容易受到过度捕捞的影响。在其范围的一部分内,炸药和中毒使
珊瑚礁的
栖息地和当地
食物网遭到破坏,从而进一步增加了长尾光鳞鲨的脆弱性。有报道说,由于
渔业捕捞量增加以及栖息地遭到破坏,
印度和
泰国湾周围的水域出现了局部灭绝。但是,
澳大利亚以外的长尾光鳞鲨仍然很丰富,那里的捕鱼影响要小得多。
在印度,
巴基斯坦和
泰国为普通食用鱼,肉质佳,可加工成各种肉制品;鳍制
鱼翅,内脏制
鱼粉;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制成维他命及油;剩余物制成鱼粉。在
昆士兰州和澳大利亚是游钓鱼。 它是泰国和
所罗门群岛附近水域生态旅游者最喜欢的观察物种。
长尾光鳞鲨有时非常温顺,允许潜水员触摸它,但由于其强壮的
下颚和锋利的牙齿,长尾光鳞鲨被视为具有潜在危险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