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知遥,70后诗人、评论家、
民俗学者。文学博士,
建筑学博士后。
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民族民间文艺委员会委员、建筑
文化遗产传承
信息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民族学学会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员、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天津大学传统村落与建筑遗产协同创新中心副秘书长、
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评委、教育部社科项目推荐盲评专家、国家艺术基金评选专家委员会推荐专家、
天津市社科专家库专家。
人物经历
马知遥,曾用名马永生,1971年3月生于新疆
阿克苏市。1992年本科毕业于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近十年的新闻从业经历,先后在大众日报、济南时报、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做编辑、记者、编导。中国70后作家,70后诗歌理论家、诗人。
2006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获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
2006年7月以特殊人才身份分配至
山东艺术学院任教。现为教授、硕士生导师;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博士后,非遗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理论、艺术
民俗学、艺术创意学、当代艺术批评,所任课程艺术民俗学为
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2006)。所在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2009年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山东大学)核心成员、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山艺)核心成员。近年来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博士后课题1项,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4项;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
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先后出版学术著作7部,创作专著3部,翻译1部,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34篇。
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音乐家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神话学学会会员、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
山东省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北京《黄河诗报》杂志执行主编。
个人作品
一、论文及评论
1. 留学生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2020年《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第2期
2. 乡村振兴与传统工艺类非遗保护和发展路径研究,2020年《文化遗产》第2期
3. 全面复兴传统文化背景下木雕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2020年《艺术评论》第1期
4. 论高校研培计划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20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性保护的方法论与道路探究,2019《
民族艺术研究》第6期
6. 重点刊物中国布老虎艺术及乡村振兴,2019年《
民间文化论坛》第2期
7.
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的思考,2019年《民俗研究》第6期
8.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记忆阐释,2019年《文化遗产》第5期
9. 三喻文化模式下“非遗”传承的探讨,2019年《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
10. “一带一路”下的高校国际化教育研究,2018年《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第1期
11. 中国非遗著作研究述评,2018年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第4期
12.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中国教育开放,2017年《
中国社会科学报》
13.
民俗学视角下门文化的功能研究,2017年《中原文化研究》第1期
14. “一带一路”下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构想,2016年《中国艺术艺术研究院会议论文集》
15. 草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2016年《内蒙古日报(汉)》
17.
传承人口述史的身体经验价值,2015年《民俗研究》第5期
19. 圣人情怀和文化责任——论
冯骥才的文化观,2015年《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20. 世界行迹的文化构想——冯骥才文化艺术思想研究之一,2015年《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
21. 木版年画抢救的示范性及年画学的提出,2013年《中原文化研究》第2期
22. 中国虎文化探源及民间布老虎生存状况反思,2012年《艺苑》第1期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田野思考——
中原地区北方民间布老虎现状反思,2012年《民俗研究》第4期
24.挽救非遗需唤醒全民文化情感,2011年《
山东社会科学》第9期
25.市民生活的戏剧之魅,名作欣赏,2011年4月1日
26.非遗保护和开发是否能够并举:民间文化论坛,2011年第2期
27.非遗保护和开发是否能够并举,中国艺术报,2011年6月24日,后被全国40余家媒体转载。
28.晋鲁豫“布老虎”生存状况调查,中国文化报,2011年6月15日
29.非遗保护:抢救唤醒文化自觉,《艺苑》2011年第1期,《
民主与法制时报》3月14日摘登
30.让
传承人说话--裸体拉纤事件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4日
31.论“伪非遗”事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2月1日
32.庙会还要有点文化味,《
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2月22日
33.非遗保护的最终目的是文化自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26日
34.城市化挑战“非遗”的本真性,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7月14日
35.画乡消失,年画何处落脚,《
中国文化报》,2011年4月19日
36.手工制作还是机械化生产:布老虎的两难选择,《中国文化报》,2011年4月28日
37.非遗保护中的
悖论和解决之道,2010年《
山东社会科学》第3期
38.非遗保护中的疑惑和探索,2010年《民俗研究》第4期
3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是否能并举,《文艺繁荣与价值引领:第五届当代文艺论坛文集》,2010年12月,
中国文联出版社40.清明寒食的人文立场和现代传播,《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2010年9月,中国文联出版社
4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初探,《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42.传统节日的人文传播和现代传承,《艺苑》,2010年第2期
43.艺术创意将成为创意产业发展关键,《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30日,文化产业专版
44.原生态艺术硬性表演异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10日
45.重视诗歌写作的深度和难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6月22日
46.水的浪漫和夜的深沉,《中国税务报》,2010年3月12日
47.鉴别从文本细读开始,《星星》理论版,2010年第2期
48.当代诗歌创作现状探析,《星星》理论版,2010年第3期
49.莫非诗歌论,《星星》理论版,2010年第4期
50.当代中国诗坛病症解读,《星星》理论版,2010年第5期
51.关于近年来诗歌奖项现象的对话,《中国诗人》2010年第4卷
52.他在水边敲打:80后诗人史质诗歌印象,《黄河诗报》杂志,2010年第4期
53.美质直通天地大爱可撼人心,《黄河诗报》杂志,2010年第1期
54.鉴别从文本细读开始,《黄河诗报》杂志,2010年第1期
55.亲情充盈爱撒故园,《黄河诗报》杂志,2010年第1期
56.
路也访谈录,《黄河诗报》杂志,2010年第2期
57.评论专栏:马累、江非、
三色堇、宇向作品评论,《黄河诗报》杂志,2010年第2期
58.预约死亡或者回答,《星星》2010年5期(理论版)
59.中国当下诗坛病症解读,《星星》2010年5期(理论版)
60.诗人请穿上裤子不要随地吐痰,《
艺术广角》2010年3期
61.现当代文艺创作中“精神性”缺失的讨论,《艺术广角》2010年2期
62.现代诗歌创作技法散论,《黄河诗报》杂志,2010年第3期
63.中国传统节日的人文内涵和精神镜像《中国民俗文化当代传承浙江论坛》论文集,2010年4月,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64.
孟姜女传说的人文内涵和产业开发的可能《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9日
65.鉴别从文本细读开始系列4《星星》2010年2期(理论版)
66.中国当代诗坛创作现状扫描《星星》2010年3期(理论版)
67.鉴别从文本细读开始系列5《星星》2010年4期(理论版)
68.中国乡民艺术的精神镜像与吉祥追求,2009年《
民俗研究》第1期
69.宿命的呐喊和可畏的现实《
名作欣赏》2009年第10期下旬刊
70.
曹禺戏剧的先锋性《名作欣赏》,2009年第11期
71.对世纪初诗歌“文化现象”的几点思考《星星》理论版,2009年第7期
72.世纪初诗歌的“文化现象”的对话《中国诗人》,2009年第一卷
73.
谭延桐:上升的道路《中国诗人》,2009年第二卷
74.鉴别从文本细读开始(1)《星星》理论版,2009年第10期
75.鉴别从文本细读开始(2)《黄河诗报》杂志,2009年第8期
76.鉴别从文本细读开始(3)《黄河诗报》杂志,2009年第8期
77.鉴别从文本细读开始(4)《黄河诗报》杂志,2009年第8期
78.鉴别从文本细读开始(5)《黄河诗报》杂志,2009年第8期
79.鉴别从文本细读开始(6)《黄河诗报》杂志,2009年第8期
80.鉴别从文本细读开始(7)《黄河诗报》杂志,2009年第8期
81.所有澄静温暖甚至奔赴光荣的诗歌都因为爱《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82.诗歌不死,诗在民间《星星》理论版,2009年第11期
83.选本时代的诗歌问题,《中国诗人》2009年第四期
84.隐秘内心的清晰叙述,《中国诗人》2009年第四期
85.成就的快慰和黑暗的来临《非非评论》,2009年年选
86.从创意学角度看当代红色经典的改编《现当代文学论坛》,2009年11月,
中国华侨出版社87.《红灯记》电视剧与新世纪红色文化重构,《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3期
88.非遗保护的人文和环境《
中国文化报》2009年6月28日
89.艺术创意学设立的必要性探讨《第四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论文集,2009/09《
齐鲁艺苑》杂志
90.朴拙自然心远气清《时代文学》,2008年第12期
91.《封锁和被封锁的人间世》,2008.5《
名作欣赏》
92.《从创意学角度看一本刊物的成长》,2008.3《
诗歌月刊》
93.《众声喧哗中的锐利歌唱》,2008.1《诗歌月刊》
94.《想象的恬静与人间烟火》,2008年第三卷《中国诗人》
95.《关注被遗忘的群落发现新诗发展的可能》序
马忠《文本与言说》,2008年9月,大众文艺出版
96.《论动物图案中的吉祥情结》,2008年5月《艺苑》杂志
97.《众声喧哗中的寂寞言说》《芝麻开门》2008年11月,
中国戏剧出版社98.《传媒高新技术发展中的中国艺术创意》,2008.9《
理论学刊》
99.《陈先发:古典的现代表达》,2008年9月《
青年文学》(下半月)
100.《中国当下泛裸体现象考察》,2008.1《求实》
101.孟姜女传说的人文内涵及创意开发《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02.《外国诗歌创作中的感动写作》,2007.7《名作欣赏》
103.《当代诗歌创作中感动写作》,2007.1《名作欣赏》
104.《吉祥文化的精神镜像和艺术表现》,《
民俗研究》2007.5吉祥文化专刊
105.《虫草花木总关情》,《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5
106.《余华小说先锋艺术论》,2007.7《理论学刊》
107.发表评论《水色的浪漫和夜的温柔》2007年总第12卷
108.发表评论《冥想中的潍河滩》2007年总第12卷
109.《檀香刑:狂欢化叙述的女子》,2007.6《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110.《中国当代汉诗年鉴》,2006-2007卷,发表《2007年中国诗歌大事述评》
111.《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第三条道路》,2007.4《齐鲁艺苑》
112.《论中国吉祥文化的精神镜像和艺术表达》,2007.4《艺苑》,全文选入《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论文集》
113.《在辽河的历史中回望》,《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5
114.《他独自在高原亮剑》,《雪莲》2007.5
115.《诗歌中坚的世纪合唱》,《
诗歌月刊》(下半月)2007.7/8
116.《精英文化的媒体传播》,2007.7《
当代小说》
117.《内心隐秘的潜入者----读汤养宗诗歌》,《敦煌》杂志,2007年第1卷。
118.《那些喂养诗歌的兄弟姐妹》,《诗歌月刊》(下半月)2007.12
119.《王小妮:我看到了海的脸》2006.1《
名作欣赏》
120.《韩东:那些年》2006.5《名作欣赏》
121.《荒诞中的真实》,2006年秋季《小说评论》
112.《崛起在网上的山东新诗人》,2006.9《当代小说》
123.《他在诗歌中让长诗找回尊严》,2006.9《
海啸三部曲》
124.《刺探黄礼孩的隐秘世界》,2006.9《文学界》
125.《芦苇岸:让内心找到丰富多彩的表达:阅读芦苇岸近期诗作有感》,2006.1,《中国诗人》
126.崛起在网络上的
山东省新诗人《
当代小说》2006.7,
127.《隐秘历史的的现代书写》2005年《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
129.《让诗歌找到“感动”和“意义”》,2005.1《新诗代》
130.《感动写作论》,2005.2/3《新诗代》
131.《为男欲掌控下的女性悲歌》,2005.3《名作欣赏》
132.《夫妻之役:一场惊心动魄的命运对决》,2005.5《名作欣赏》
133.《于坚:在大城市的黑夜里》,2005.9《
名作欣赏》
134.《大家风范经典印象》,2005.7《
当代小说》
135.《道德失范时代的价值迷茫》,2004.3《名作欣赏》
136.《我因此看到平凡人生》,2004.3《名作欣赏》
137.《2003年的中国诗歌》,2004.3《时代文学》
138.《乡间戏剧中的儒家文化》,2004.7《
理论学刊》
139.《音乐谱就的快乐和忧伤》,2000年《西北大学学报》第2期
140.《解救我们的小说》,2002年《
出版广角》
141.《余华的活着与活着的现实性》2002.1《名作欣赏》
142.《在细雨中呐喊的实验性》2002.2《
名作欣赏》
143.《关注当下生活--首届鲁迅文学奖部分获奖小说扫描》,1998.2《理论学刊》
二、个人专著
1. 《非遗前沿问题研究》,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2. 《十年砍柴》(诗集),
天津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3.《当代艺术思潮论》,合著,22万字,青海
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4.《现当代文艺创作中的怨妇母题》,专著,18万字,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5.《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戏剧研究》,(主要著者)28万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6.《中国小说艺术探幽》,专著,18万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7.《芝麻开门》(诗歌),主编,2008年11月出版
8.《
影评写作理论与实践》,第二主编,18万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
9.《
法兰西之旅》,第二译者,22万字,
鹭江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10.《
爸爸的黄羊》(小说),
黄河出版社,22万字,2002年5月出版
11.《光打不到风的身上》(诗集),
作家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
12.《走遍天涯》,20万字,燕山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获得荣誉
1、2012年论文《非遗保护的悖论和解决之道》获得第5届
山东省泰山文艺奖。
2、《非遗保护的困惑与探索》获得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
二等奖。
3、《非遗保护的困惑与探索》获得26次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4、《中国小说艺术探幽》获得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
一等奖。
5、专著《现当代文艺创作中的怨妇母题》,获2008年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6、专著《中国小说艺术探幽》获得2010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
三等奖。
7、《现当代文艺创作中的怨妇母题》获
山东省2008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三等18、论文《中国乡民艺术的精神镜像与吉祥追求》获得第七届
中国文艺网文艺评论三等奖。
8、2005年度山东省出版研究论文选《书坛话语》刊发评论:《在宏大历史叙事中呈现可能:读女作家虹影长篇新作〈上海之死〉》(
泰山出版社)该论文获出版优秀论文奖。
9、《非遗保护的悖论与解决之道》获得第5届
泰山文艺奖。
10、《
影评写作理论与实践》获得山东省2007年度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
二等奖。
11、曾获得
山东大学2006年度最高研究生奖学金“立青奖”。
12、2007年小说、诗歌、散文分获10项
山东省五一文化奖。其中二等奖3次,
三等奖5次
13、民俗小说《
爸爸的黄羊》2002年获得全球华语文学创作优秀小说大奖。
14、中篇小说《
昨日之城》2009年荣获首届万松浦·佛山文艺文学大赛,优秀小说大奖。
15、2009年获得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60周年彩车游行优秀工作者。
16、山东省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彩车“最佳创意文案奖”。
17、《当代艺术思潮论》获得2010年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三等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山东艺术学院年度科研
二等奖。
18、2010年度山东省委宣传部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学普及周先进工作者。
主要成就
艺术创作实践
马知遥诗集《迁徙》
相关艺术作品见于《
诗刊》《
诗选刊》《
诗歌月刊》《星星》《
当代小说》《
山东文学》《中西诗歌》《
青年文学》《散文海外版》《人大复印资料文萃》《作家选刊》《
绿风》《最适合中学生阅读诗歌年选》《中国最佳诗歌》《中国诗选》《20世纪中国文学大系诗歌卷》等全国各地刊物。篇目太多从略。
社会活动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1.国家49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以北方五省区布老虎田野考察为例》(1/1)
2.2011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第一批)《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建设及口述史方法论再研究》获得立项,任子课题项目负责人。
3.
山东省教育厅项目:《三大演剧体系下的中外戏剧研究》(第一项目合作人)2007~2009(2/2)
4.山东省教育厅项目:《民俗学视阈下的中国现当代文艺研究》(独立)2007~2009(1/1)
5.
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重点项目:《祛魅与返魅:当代艺术思潮论》(独立)(1/1)
6.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创意和非遗保护》2009~2012(1/1)(独立)(1/1)
7.七所艺术高校“统一通用”教材建设规划项目:《艺术创意学概论》(独立)2010年(1/1)
8.2007年度
山东艺术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当代艺术思潮系列研究》,(独立)2008年(1/1)
9.2008年度山东艺术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山东非遗保护中的吉祥情结》,(独立)2009年(1/1)
10.2007年《现当代文艺创作中的怨妇母题》获得山东艺术学院科研出版基金项目(1/1)
11.2008年《中国小说艺术探幽》获得山东艺术学院科研出版基金项目(1/1)
12.2008年《20世纪中国经典戏剧研究》获得
山东艺术学院科研出版基金项目(1/1)
13.2009年《当代艺术思潮论》获得山东艺术学院科研出版基金项目(1/2)
14.2010年《艺术大学人文教育之研究》获得
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第一合作者)
15.2010年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研资助项目《非遗保护和创意产业研究》(1/1)
16. 2010年
山东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非遗保护中的文化创意研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