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臣传》(原名《钦定国史贰臣表传》)是
清代官方史书,由
爱新觉罗·弘历于1776年正式提出编,分甲乙两编,附录于《清史列传》卷78、79两卷中。
“贰”的释义为“变节、背叛”,“贰臣”即“身仕两朝甚至多朝”之人。“贰臣”作为专有名词,始创于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高宗下诏于国史内增立《贰臣传》之时,是带有明显贬义的政治概念。清王朝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到乾隆时期,其统治已基本稳定。于是一方面大力表彰坚决抗清而死的明臣,另一方面又将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降清明臣定为“贰臣”。以此“一褒一贬”为天下万世“植纲常”“示彰瘅”,以期达到维护其统治的根本目的。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朝代更迭都会有大量的官员出仕新朝,是封建社会中新旧王朝交替时期的一种普遍历史现象。但官方为“贰臣”立传,仅限于
清代。
在明清易代的特定历史时期,伴随着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大批的原明官吏将弁纷纷弃明,投入清(
后金)政权,在新朝建功立业,为大清的一统和恢复王朝统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受到清廷的优待,大多加官晋爵,位高权重。而在一百多年后的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爱新觉罗·弘历下诏命国史馆编修《明季贰臣传》,以忠君为标准,指出“胜国臣僚,乃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辄复畏死生,颜附降,岂得复谓之完人?”而“此辈在《明史》既不容阑入,若于我朝国史,竟与纯一无者毫无辨别。”因此“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贰臣传》就此应运而生。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乾隆皇帝再次下诏,“兹念诸人立朝事迹既不相同,而品之贤否邪正亦判然各异。岂可不为之分辨淄渑?”遂“著交国史馆总裁于应入贰臣传诸人,详加考核,分为甲乙二编。俾优者瑕瑜不掩,劣者斧凛然。于以传信简编而待天下后世之公论,庶有合于春秋之义焉。”
在乾隆谕示下完成的《贰臣传》所收录的贰臣为120人,都是官阶较高或影响较大的“贰臣”,并再据其“优”、“劣”,分为“甲编”、“乙编”;入“甲编”者51人,入“乙编”者69人,另有5人附列于各传之内,实为125人。
乾隆帝秉持忠诚于君主的准则,在上谕中把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员一律称为“贰臣”。他认为:这些人在面临时局艰难之际,未能为君主献出生命,从封建道德角度来看,他们的行为实为“大节有亏”。尽管这些人為清朝做出了贡献,其子孙甚至仍在清朝担任官职,但以“忠君”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在忠诚方面存在瑕疵。
第一种是临阵穷蹙,贪生怕死,被动而降者。这部分人原未欲降,且一直战斗在抗清的第一线,因战既不胜,见危难临头,为了活命便倒戈屈膝向清投降。按乾隆帝
乾隆所言是“畏死幸生,觍颜降附”者。当年李永芳在
后金兵突袭
抚顺市并以
云梯登城时,见事不可为,便不再反抗,“始着
袍服,乘马出城来降”,即是其例。
第二种是为一己私利而主动背叛投降者。这些人虽为明朝的职官,负有重任,但往往以个人生死为重,甚至私欲膨胀,把国家、人民、民族的利益抛于脑后,为一己之私利,不择手段,悖情悖理。这些人的最大特点是叛卖,比被动而降者的直接危害更大。由于他们的行动,往往造成大失败、大混乱、大灾难,给国家、人民、民族,乃至同胞、亲人,造成直接祸害。例如
孙得功,他是广宁
巡抚王化贞的得力干将,深受其信任。在天启二年,后金兵攻入辽沈,直逼广宁。孙得功受到后金的招降政策影响,秘密投降后金,企图生擒王化贞。他散布谣言导致广宁城大乱,王化贞未能辨别真伪,弃城而逃,广宁失守。
第三种大势所趋,积极投降者。这些人主要出现在清兵入关之后。清朝进据北京,入主中原,君临天下之后,出现了一大批出仕新朝的“贰臣”,这些人在《贰臣传》中占绝大多数。这里情况复杂,不仅各自降清的背景动机不同,徒手文臣与统兵武将有别,而南北情况更是迥然不同,故因人而异。其中北京降臣颂扬清朝的“义高千古”,南京下后,赵之龙、钱谦益为讨好清朝所发传檄四方之檄文称颂清朝:“讨贼兴师”,“雪耻除凶,高出千古”,号召天下“投诚归命”,其迷惑与瓦解人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乾隆以忠君为标准,在上谕中把降清的明朝官员均称为“贰臣”。乾隆指出,这些人“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实在是“大节有亏”。这些“贰臣”为
清代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子孙有很多还在清朝做官,身在高位者不在少数,因此,朝廷对这些贰臣也并非一棍子打死,《贰臣传》开宗明义说:“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这就把责任主要归结到了明朝末代帝王身上。乾隆要求对贰臣们区分对待,将降清后对清朝赤胆忠心、建有大功者,编入甲编;将那些对明清都不尽忠的降官,列入乙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