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的二级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位于海淀区,始创于1964年,是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学生院系中办学历史最长,力量最雄厚,影响也最大的学院之一。学院下设英语系、亚欧语系、日语系、朝鲜语系和翻译系。有英语、法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韩国语方向)、翻译(英语笔译方向和法语口译方向)、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俄语等十个语种和十一个本科专业。外国语学院拥有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和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因院系改革,现改成为“外国语学部” 。
学院规模
据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官网   资料,学院有本科生135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52人。截至到2009年7月,学院已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和亚非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点及翻译专业(法语口译和英语笔译方向)硕士学位点。
专业介绍
英语系
英语系的教学分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本科学制四年,重点培养既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又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英语人才。该系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把四年的本科教育分为两大阶段,采取中期分流的分段教育制,即一、二年级的基础阶段和三、四年级的专业教学阶段。基础阶段的教学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语言基本功训练,课程设置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为主,同时,还开设用英语讲授的一些入门专业课程。三、四年级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交际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学、教学法、文学、翻译、国际关系、新闻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学生可部分地根据个人兴趣和就业意向进行选择,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就业竞争力。此外,该系还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国的大学建立了“2+2”项目和“交换”项目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更多地了解异国文化拓宽了途径。
英语系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上培养硕士研究生,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上培养博士研究生,学制均为三年。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为: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和英美文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为:人类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文化与翻译和英美文学。
亚欧语系
法语专业
法语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一个班,学制为四年。每年还招收语言翻译、法国文学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学制为三年。由于学校与里昂三大、拉罗什尔大学、格勒诺布尔政治学院等多所法国名校均有交流合作项目,学生在研究生和本科学习期间都有机会留学法国合作院校。学校教师也与法兰西驻中国大使馆、与法国久负盛名的法语培训中心法语联盟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一关系保证了该专业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料和学术动态方面与国际水平接轨。
西班牙语专业的教学分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本科学制四年,重点培养既有较高的西班牙语语言能力,又懂商务、文化、经贸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基础阶段的教学任务是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为目标,使其具备坚实的语言基础;三四年级开设报刊、西语视听说、高级阅读与写作、经贸西语、西汉口译、西汉翻译、专题讨论等多种专业课程,在进一步巩固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同时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提高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工作和继续深造做好知识积累和能力储备。研究生培养方面,该专业于2007年9月招收西班牙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为西班牙语文学。
德语专业的教学重点是本科阶段的教育。本科学制四年,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较高的德语语言能力,还应具备文学、文化、经贸等相关专业知识。本科教学分为两大阶段:一二年级基础阶段和三四年级的专业教学阶段。基础阶段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基础阶段开设的课程为综合德语、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三四年级是专业教学阶段,这一阶段一方面要巩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另一方面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学生踏入社会或继续学习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三四年级开设德语国家概况、德语文学导论、高级听力、外报外刊选读、翻译理论与实践、科学工作方法、高级写作、时事专题讨论、口译、语言学导论、文学流派、经济德语等课程。同时德语专业学生还借助北京语言大学的特殊氛围,充分与来自各德语母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流,学习外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感受异国文化,学习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发展。
阿拉伯语专业
学校阿拉伯语专业与艾因夏姆斯大学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沙特国王大学突尼斯第一大学、科威特大学、苏丹喀土穆高级阿拉伯语学院展开多种形式的教育合作。
日语系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日语专业以北京语言大学这所“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国际型大学”为依托,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外语学习环境的优势,通过完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不断强化与日本高校间的合作办学与留学生互派等举措,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办学模式,在日语人才培养、特别是高级口译和笔译人才的培养方面创出了自己的特色。该专业的“2+2”合作办学项目和中日同声传译硕士生培养受到中日两国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成绩斐然。
韩语系
韩语系与学校韩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与成均馆大学仁荷大学等韩国大学共同创办韩国语教学研讨会等等,增进了中韩之间的学术交流。从2004年开始,该系开始与韩国启明大学合作办学,招收“1+3”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的学生。第一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后三年在韩国启明大学学习。取得的文凭是中国教育部承认的韩国启明大学的文凭。   2011年开始改为与启明大学招收“2+2”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将同时取得北京语言大学及启明大学两校的文凭
翻译系
经过专业训练,翻译专业学生应具有坚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初步了解所学外语国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 具有基本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和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初步的科研能力;了解经济、外贸、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翻译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技巧;具备翻译技能意识和相应的翻译技能,能翻译初级或(和)中级水平的汉外文本。笔译达到300-400字词/小时,内容涉及中等难度的文化交流、商务、新闻等实用类文章;交替传译做到能借助笔记连续翻译2-5分钟、语速为120-140字词/分钟的叙述类、论述类或描述类讲话。
研究机构
外国语言学研究所
外国语言学研究所成立于1996年,主要进行语言学理论研究,特别是形式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并配合研究生教学编写各学科的基础材料。该所一直参与各种学术会议,研讨会和从事一些研究课题,取得一些成绩。
东方学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日韩历史、文学、文化,中近东历史、文学、文化。
韩国语研究中心
韩国语研究中心成立于1995年,主旨是进行韩国教育文化研究,尤其是韩国语教育、韩国文学、韩国语言学、韩国学、韩国文化研究,并配合教学编写各科的教材。该中心一直参与各种学术会议,研讨会和从事一些研究课题,取得一些成绩,除了在各个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外,还出版了《韩国研究论从》一书,并于2007年7月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中韩文化论坛”。
院系领导
学院院长宁一中教授:全面负责学院各项工作
学院分党委书记姚秀英:负责学院行政及党务工作
学院副院长陆薇教授:负责本科教学及研究生工作
学院副院长童远鹏副教授:负责本科生管理工作
师资队伍
据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官网   资料,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和正在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者占总教师人数的55%;所有年轻教师都有研究生以上学历;94.4%以上的教师有过在国外留学、工作的经历。从1964年建系开始,外国语学院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优秀学术传统。盛成、袁树仁、李振中、傅惟慈、王得杏、沈叙伦、许维翰等一大批知名学者曾在此执教。
学院宁一中教授、王振亚教授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委6人;国家留学基金委通讯评审专家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评估专家1人;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北京市社科理论基金出版资助评审专家2人。
机构设置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机构设置如下图所示:
学科建设
2009年学院“语言学导论(英语)”课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009年王秀丽副教授的《法语语言学教程》被评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及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0年法语专业“高级口译”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学院英语专业、日语专业、阿拉伯语专业和法语专业先后被教育部确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英语专业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英语语言文学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英语系获得“北京市教育创新优秀集体”称号;法语、日语被评为校级重点培育学科。
教学特色
学院按照学校的办学思路,不断从师资队伍、学生生源、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学生就业等方面实现“国际型、高水平”办学目标。学院在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各层次上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办学,每年向英国、美国、加拿大丹麦法国古巴墨西哥西班牙中东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学生攻读学位或进行短、长期进修。学院在语言文学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当代西方文论、同传教学研究具有明显的特色。在学校多元文化的氛围中,外语学院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胸怀、国际交往能力的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毕业生活跃在外交、外事、传媒、外贸、金融、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科研等岗位,在用人单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学院规模
专业介绍
英语系
亚欧语系
日语系
韩语系
翻译系
研究机构
外国语言学研究所
东方学研究中心
韩国语研究中心
院系领导
师资队伍
机构设置
学科建设
教学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