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危城》是一部由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于2012年联合出品的灾难题材电视剧,由
邓迎海执导,
温兆伦、
金丰、
王大奇、
李少亭、
白铭健等主演。该剧讲述了
中原地区防疫事业先驱
伍连德在20世纪初期战胜特大东北鼠疫,拯救
哈尔滨市人民的故事。伍连德在抗击
鼠疫的过程中,不仅展现了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表现出了坚定的信仰和
人道主义精神。该剧通过展现伍连德的英勇事迹,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剧情简介
该剧集中反映了100年前哈尔滨暴发的一场特大鼠疫事件。在这场事件中,以伍连德(温兆伦饰)为代表的一批近代中国医学、医务届先驱们,历经险阻,勇于探索,不屈不挠,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在人类历史上率先扑灭了鼠疫这种特大
瘟疫,为挽救
哈尔滨市、
东北地区乃至全国作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贡献已永载世界医学史册。同时也呈现了哈尔滨人民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由恐惧、悲愤到坚强,鼓足勇气,战胜困难的转变过程和伟大精神。
角色介绍
音乐原声
幕后制作
幕后花絮
1·剧组在零下三十多
摄氏度的哈尔滨拍了三个多月。有一场室外戏,
温兆伦被冻哭。在冰封的江面上拍戏,温兆伦被冻得发高烧,但他打着吊瓶坚持拍摄。
2·该剧拍摄时最冷的时候最低温度达到了零下40摄氏度,导演
邓迎海四次高烧到近40摄氏度,几乎所有演职人员都有发烧、点滴的经历。
3·剧里情同兄弟的
王大奇、温兆伦在剧外也相交甚密,随时随地的相互探讨角色的塑造心得。
创作背景
电视剧《浴火危城》原名《大瘟疫1910》,根据历史事件1910年东北大瘟疫改编。1910年,
东北地区鼠疫大流行,几个月内,毙命数万人,且有向直隶、
山东省和京城蔓延之势。对于这种恶疾,当时没有任何特效药;如果任由疫情发展,
哈尔滨市可能将毁灭,东北三省也将遭受灭顶之灾,中国可能将变成第二个中世纪的欧洲。
剑桥大学首位华裔医学博士
伍连德临危受命,出任“
清代总医官”,赶赴哈尔滨全面主持东北三省的防疫工作。经过尸体解剖确定疫病的原因,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成功阻止疫情的扩散,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战胜了鼠疫病魔。同时,伍连德彻底粉碎了日、俄两大列强欲借
瘟疫侵占
东北地区领土的图谋。
伍连德首次提出“肺
鼠疫”的病名,确定了鼠疫的传染途径,并成功防治。为总结、表彰伍连德防疫的经验与成果,第一次在中国
沈阳市(沈阳)召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学术会议——奉天(沈阳)“万国鼠疫研究会议”,伍连德被选为大会主席。他也成为
诺贝尔奖候选人华人第一人,其总结的“病人隔离、佩带口罩、分段戒严、消毒焚尸”十六字工作方针,也成为2003年防疫‘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主要方式,沿用至今。
除了医学界的专业人士外,多数哈尔滨人并不知道百年前的那段惨痛历史。导演
邓迎海希望能够通过该剧
讴歌城市英雄,传承属于
哈尔滨市城市的“
伍连德精神”。
剧本创作
哈尔滨光华学院的老师发现了这个灾难题材。剧组专程赴
新加坡拜会伍连德博士的长女,了解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事实。
正视历史灾难、反映乱世人性,《浴火危城》展现灾难给底层百姓带来的震撼和恐惧,官府、外国对灾难的态度以及在这场灾难中呈现出的值得人思考的人性的、情感的、悲欢离合的纠葛。
场景建筑
该剧以写实手法,真实再现了哈尔滨的皑皑白雪、黑土地、东北大绒帽、木屋、炕头、爬犁等东北风貌,同时,还原历史的真实场景,镜头几乎扫描了哈尔滨所有的地标性建筑,
中央大街、傅家甸、
喇嘛台、
哈尔滨关道等。由于中央大街都是现代化的各种招牌,导演
邓迎海利用
道外区的两条街,重建了一条百年前的中央大街,力图完全还原当时
哈尔滨市的风貌。
拍摄进程
该剧于2010年10月256日开机,即一百年前
伍连德博士到达哈尔滨开始与
鼠疫作战的时间。在50年一遇的寒冬中,由中、俄、美、法、日五国演员组成的摄制组历时三个月的艰苦拍摄,于2011年的1月8日关机,亦是伍连德和哈尔滨人民战胜灾难的胜利日。
播出信息
2012年12月6日,电视剧《浴火危城》在京举行首播新闻发布会。
作品评价
该剧的推出,对进一步展示哈尔滨城市特色文化,弘扬城市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日报评)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