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春秋演义
民国春秋演义
民国春秋演义,作者,许啸天,由出版研究出版社于2011年5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在近现代历史和文学史上享有很重要的地位。作者以自身亲历及掌握的丰富史料,用通俗演义的文学笔法,全面反映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北伐胜利的历史过程。尤其是对于民族革命的发展演变、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以及早期中国民主道路的探索和实践、军阀混战和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等历史事件,作了全景式的勾画和细节的描述,脉络清晰,生动形象,具有历史厚重感和文学艺术性的双重魅力。作者以一个亲历者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来描写中华民族这段起伏跌宕、新旧交替的历史大变局,在全景式的描述中表达了作者关于中国前途命运的深刻观察和反思,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这部作品原版于1929年由上海国民图书公司出版,在当时可谓开创性的奠基之作,其故事性、真实性、可读性也堪称经典。中国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文化名人柳亚子等知名人士为本书题写书名、题词、赋诗,著名画家朱风竹为本书配有100余幅富于时代特色的插图。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研究出版社重新整理出版这部尘封的经典著作,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这对于今天的读者了解这段历史,会有独特的视角和收获。
目录摘要
第1部分
在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二年,孙中山已是二十七岁了。他在香港医院实习的年限又满,得了毕业凭证,医院中许他在外面挂牌子做医生的营业。孙中山也要借行医周游各埠,招募同志。
第2部分
安徽巡抚密电绍兴市知府贵福,着他暗地看管徐锡麟的父亲徐梅生,一面又密查绍兴革命党,以及徐锡麟亲友的举动。贵福接到这个密电,他第一个不放心的,便是那所大通师范学堂。那学堂中的人物,如秋瑾、竺绍康王金发许啸天、陈毅、姚勇忱孙德卿这一班,全不是安分的人。平日贵福也常到学堂中去察看,和学堂中的教师们谈论。听他们说话中,全是一班维新的论调。贵福心中原早已不舒服的了,独碍着秋瑾的交情,不好意思发作。这贵福和秋瑾到底有什么交情?原来这也是大家预先定下的计策。秋瑾这一班人从上海市绍兴市去接办大通学堂,秋瑾便用官家小姐道台太太的名义,去拜见绍兴知府贵福。
第3部分
孙中山这两道公文发出以后,便有人进言说袁世凯坐获渔人之利,其心不可测。孙中山却不听信,立命议会公布选举临时大总统,日期在二月十五日。这一日上午,孙中山率领全部军队,及南京总统府国务员全体人员,到朱元璋墓前去行礼,读着祭文,宣告汉族光复,民国统一。当场孙中山演说,又推荐袁世凯,说北京一方面全赖袁世凯惨淡经营,始得统一。如果袁世凯当选,想必能实行共和精神。到了下午,参议院开选举会,果然袁世凯由十七省代表投十七票,全场一致,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当由参议院通电全国,一面催促袁世凯南京市就职。
第4部分
袁世凯饮水思源,这解散国会的大功,不得不感激黎元洪的通电;倘然没有黎元洪的通电,那袁世凯也无所借口。因此,他派了一位王家襄,秘密到武昌去,邀请黎元洪进京去游玩。袁世凯亲笔写了一封信给黎元洪,情辞恳切,不由黎副总统不动心。当即将湖北军政要职分别委托给当地文武暂管,带了他夫人,推说因公事过江去,三五天便回;这原是防走漏了消息,军心有变,因此连副总统府中各办事人员,也不知黎元洪究竟到什么地方去的。直到副总统夫妇离去武昌的第三天,才接到袁世凯的命令,说:“兼领湖北都督黎元洪,因公来京,着段祺瑞暂代兼领湖北都督事。”
第5部分
梁启超蔡锷一班人,又通电说:“今袁世凯谋叛罪之成立,现已昭然。即将帝制撤销,已成之罪固在。特以约法上之弹劾裁判机关,久被蹂躏,不能行其职权,致使逍遥法外;除由本军政府暂率大军,务将该犯围捕,待将来召集国会依法弹劾组织法庭依法裁判外,特此宣言:前大总统袁世凯因犯谋叛大罪,自民国四年十二月十三日下令称帝以后,所有民国大总统之资格,当然消灭。”这几句话更来得严正有力,怎不把个平日不可一世的袁世凯气出一场大病来?西南各将领又通电拥戴副总统黎元洪为大总统,并照会各国公使,所有袁世凯犯法以后,与各国所办外交,一律作为无效。
作者简介
许啸天(1886-1946),名家恩,字泽斋,号啸天,浙江上虞人。近现代著名作家。十七岁时剪去发辫,追随徐锡麟、秋瑾投身于民族革命,并著《越恨》一书记其始末。创办《眉语》月刊,身鸳鸯蝴蝶派报刊之列。早年热心于戏剧,组织“人本戏社”“文艺动员剧社”,除粉墨登场外,还撰写《拿破仑》《明末遗恨》《黑籍冤奴》等剧本。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啸天流亡于江、浙、皖、湘、桂各省。1946年重返上海市,在诚明文学院任教,仍事写作。后因车祸去世。许氏一生在小说创作方面,以历史演义为主,著有《清宫十三朝演义》《明宫十六朝演义》《唐宫二十朝演义》和《民国春秋演义》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目录摘要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