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坪镇
陕西省紫阳县蒿坪镇
蒿坪镇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位于紫阳县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全镇辖14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29315人(2018年),是紫阳县北部的边贸重镇。境内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恒(口)紫(阳)公路、蒿(坪)汉(王)公路、蒿(坪)大(竹园)公路呈十字横穿全镇,村级公路伸入全镇17个村;手机、程控电话入户率居全县其他乡镇之首。
蒿坪镇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1200mm,自然资源丰富。茶叶、蚕桑、煤炭、富植物油、优质大米已形成产业,以“硒都”系列食品为龙头的富硒产品远近闻名。茶叶年产量12万斤,年产鲜茧11万公斤,年煤炭产销量27000吨,年产大米2500吨。近年来,该镇本着“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求实创新、开拓争先”的精神,坚持走以工壮镇、以农稳镇、以商活镇、科技兴镇的强镇之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中心,以争创全县(富硒食品基地、小城镇建设)两个第一为重点,以发展(板石、矿泉水、富硒食品)三大特色企业为突破口,以适合山区农村发展模式的“陕南第一村”为载体,把蒿坪镇的各项事业推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促使该镇的“两个文明”建设近两年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蒿坪,是一块沃土。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它潜藏着巨大的发展后劲和无限的商机;这里的富硒保健功能食品开发,前景看好;这里日流量310吨的富硒矿泉水,已与香港国际生物科研有限公司签定了正式开发合同;这里板石花岗石、石英石储量丰富,质地优良。
2021年,紫阳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蒿坪镇人口为23016人。
自然资源
蒿坪煤炭资源丰富,且煤质优良,蒿坪的土层有多厚,煤层就有多厚,随便在哪里挖上几锄,就能刨出“黑色的金子”来。走进蒿坪河,公路两旁到处都堆放着煤炭,碎煤场随处可见,运煤的车辆来往穿梭,络绎不绝,大半个紫阳县的人都用蒿坪的煤炭烧饭取暖,蒿坪人也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煤炭是蒿坪人的“活期存折”,他们不缺粮吃,也不愁钱用。
蒿坪是全县的排得上号的茶叶基地乡镇,镇政府通过土地流转,返租倒包的形式,吸引客商前来投资,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建立茶叶龙头企业。全镇累计改造老茶园6000亩,新建茶园6600亩,建设茶叶加工厂近30家,田间成了车间,农民成了工人,除了一份茶园务工收入,还有数目可观的地租收入。驱车蒿坪,放眼望去,长长的茶带绿龙般在山间穿梭,一层层盘旋而上,直至山顶。阳春三月,绿满山川,采茶姑娘的绰约人影,皓腕灵动,酥手翻飞,纤纤十指间绿芽穿梭自如,和着姑娘们随意哼唱的山歌,真是美轮美奂,如诗如画。
特产
黑米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古老而名贵的水稻品种。相传距今二千多年前的刘彻时,便由博望张骞最先发现。每年秋后,黑稻一旦成熟登场,家户煮稀饭尝鲜。米汤色黑如墨,喝到口里有一股淡淡的药味,特别爽口合胃。时间一长,人们有了吃黑米的丰富经验。煮稀饭时投入天麻、银耳、百合、糖之类,胜似琼浆玉液,作为待客佳餐。头晕、目眩、贫血病人常食,症状明显减退。尤其适合腰酸膝软、四肢乏力的老人进行食疗。故黑米又叫“药米”之称。
康兮寿兮黑米糊紫阳县康兮寿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营养产品。康兮寿兮黑米糊选用西北富硒产品种植区的有机富硒黑米作为原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制作而成。康兮寿兮黑米糊在加过过程中保留了黑米中含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灰分、黑米所含锰、锌、铜等无机盐等,不仅如此紫阳县康兮寿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还保留了黑米中特有的维生素c、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及强心等特殊成分,至此康兮寿兮黑米糊就完全保留了黑米中各种营养成分。
为了让人们更方便的享受黑米所带来的益处,紫阳县康兮寿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特将黑米加工为易携带,易食用的黑米糊产品。通过对黑米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康兮寿兮黑米糊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食用,特别是那些产后妇女、先天性贫血、肾虚的朋友。
针对都市女性白领康兮寿兮黑米糊在包装上尽可能的简单,让那些忙于工作的人用最短的时间就能够吃上营养价值丰富的早餐。不仅如此康兮寿兮黑米糊原料地处大西北有机富硒种植区因此康兮寿兮黑米糊还具有抗癌防衰老等养颜功效,长期食用康兮寿兮黑米糊会使得更多的爱美女性青春永留。
由于黑米中所含的营养元素具有益气补血的作用,这对于那些先天性贫血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帮助,长期食用康兮寿兮黑米糊作为营养早餐从而调解身体发育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康兮寿兮黑米糊凭借着其营养价值高,食用简单方便,已是都市白领不可或缺的营养早餐。
同时紫阳县康兮寿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依托秦岭山区富硒种植区的油质核桃资源,开发出了富含必须元素硒的康兮寿兮核桃油,经物理压榨而成,充分保留了核桃特有的营养物质,油质纯正清凉,色泽金黄,口感清淡,易被消化吸收,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帮助调节体内油脂平衡,是最适合婴幼儿,孕妇等食用的天然保健食品。康兮寿兮核桃油营养成分:每100g核桃油中含有11.5~25g的油酸,50~60g的亚油酸, 6.5~18g的亚麻酸,6~10g的软脂酸,2~6g的硬脂酸,康兮寿兮核桃油同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每升含有维生素e 100mg~120mg.锌5.5mg.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合成人体内多种含硒酶和含硒蛋白。
基础设施
蒿坪镇委、镇政府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集镇规划建设步伐,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进一步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栽植道旁风景树500余棵;规范完善了小游园建设和农贸市场建设;集镇高标准水冲式公厕已建成投入使用;修复配套了集镇的路灯;投资5万余元,完成了集镇电网改造;同时加强了环卫队伍建设,使集镇及周边环境得到了整治,改变和提高了集镇新形象。同时把集镇规划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围绕我镇的苗木、蔬菜、林果、畜牧业等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市场开拓力强、产业辐射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吸引民营业主进镇发展,繁荣活跃集镇市场,促进了经济发展。
产业
中国紫阳硒谷生态工业园区位于紫阳县蒿坪镇,由高速路隧道与县城连为一体构成新城区,形成县域经济增长及核心区。
园区规划控制面积113平方公里,建设面积3.95平方公里,布局为“一体、两翼、五片”,东西分布;功能定位为以硒资源开发为特色,硒产品为主产业,发展具有地方根植性的产业集群,集生产、流通、科研、居住、休闲为一体设施完备的生态工业园区。
目标为打造中国硒产品研发、生产、贸易中心,预计近期产值达到30亿元,远期100亿元。园区交通便捷,通讯发达,陕川高速路蒿坪上下站立交位于园区中心,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小灵通平台和ADSL宽带覆盖整个园区。
计划经过3至5年的努力,入园工业企业达到18个,产值过亿元的企业3个以上,达1000万元的企业10个,园区内生产总值达到8亿元以上,实现利润总额1.5亿元。把园区建成富硒食品研发、生产、贸易集聚地。
目前,已委托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完成了园区的规划设计,一期工程基础实施建设正在扎实有效开展。招商引资初见成效,目前已有汉水硒谷饮业有限公司、闽秦茶厂、富硒茶叶业有限公司等11家工业企业入驻园区,另有15家企业与园区管委会签定了入驻园区意向书。
经济
蒿坪镇居委会位于蒿坪镇中心,北与东关村相接,西与改革村紧邻,南与蒿坪村接壤,东与平川区村接壤,社区内辖4个居民小组,有6条街道,居民户数1081户,居民人数4581人,其中城镇长住居民1281户,人数3787人,寄挂户口519户794人,外来务工经商1300余人。镇内农贸市场、超市等各项便民设施齐全,商铺、便民商店众多,商品琳琅满目,是我县江北蒿坪、双安、汉王等乡镇的集贸中心。近年来,随着集镇规模的扩大和省级重点乡镇建设的推动,镇内民居及商品房开发飞速发展,高层居民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即将开通的“安毛高速”及紫阳硒谷生态工业园的开发利用,蒿坪正以大步伐高速发展,更增添了人口宜居、共同致富的新亮点。目前全居居民正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
蒿坪村位于集镇南部,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304户1637人。耕地面积750亩,茶园面积500亩,退耕还林面积44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37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村以茶叶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年产茶12吨,实现经济收入35万元, 2009年人均收入3800元。近年来,该村按照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将特色产业开发、党的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体娱乐阵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之中,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总目标。全村水泥路2公里,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 %,全饮水人口达98 %。2009年共有1537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目前,全村党员干部及群众风正、气顺,关系和谐,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双星村位于蒿坪镇东南部,与汉滨区大竹园镇接壤,蒿大路穿村而过。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638户2712人。耕地面积1185亩,茶园面积899亩,退耕还林面积712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80人。年产茶23吨,实现经济收入52万元,年输出劳动力658余人,实现经济收入600余万元,2009年人均收入2768元。全村水泥路7.5公里,入户率达70 %。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 %。安全饮水人口达55 %。2009年共有268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近年来,双星村建房向村民规划点集中,向集镇集中,已经与集镇建设相连接。
平川村位于蒿坪镇东南部,蒿大路穿境而过。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465户1791人。耕地面积1110亩,茶园面积600亩,退耕还林面积667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42人。年产茶7吨,实现经济收入26万元,年养猪200头,年输出劳动力380余人,实现经济收入320万元,2009年人均收入3210元。全村水泥路7.5公里,入户率达90 %。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 %。安全饮水人口达55 %。2009年共有1432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东关村位于蒿坪镇东部,恒紫路横贯全村。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612户2891人。耕地面积754亩,茶园面积516亩,退耕还林面积980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61人。年产茶28吨,实现经济收入62万元,年输出劳动力470余人,实现经济收入500余万元,2009年人均收入3634元。全村水泥路2.5公里,入户率达80 %。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 %。安全饮水人口达90%。2009年共有1903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金石镇村位于蒿坪镇西北部,蒿汉路横贯全村。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213户838人。耕地面积558亩,茶园面积927亩,退耕还林面积950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30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村以茶为主导产业,年产茶6吨,实现经济收入21万元,年输出劳动力200余人,实现经济收入320万元,2009年人均收入4051元。近年来,该村按照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将特色产业开发、特色民居住宅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党的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体娱乐阵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之中,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总目标。全村水泥路8.5公里,新建特色民居78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 %。安全饮水人口达85 %。2009年共有838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曾先后获得省市县“先进农村党支部”等光荣称号。
电光村位于蒿坪镇西部,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430户1768人。耕地面积2380亩,茶园面积1240亩,退耕还林面积542.8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39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村以茶、桑、畜、劳务输出等为主导产业,年产茶60吨,实现经济收入158万元,年养猪2160头,年输出劳动力720人,实现经济收入400余万元,2009年人均收入2345元。全村水泥路12.5公里,入户率达60%。2009年共有1426人参加合作医疗。
天紫村位于蒿坪镇东北部,与汉滨区洪山镇大竹园镇接壤,是紫阳的北大门,恒紫路穿境而过。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234户913人。耕地面积1464亩,茶园面积480亩,退耕还林面积1448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43人。全村以为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2009年人均收入2140元。全村水泥路8.4公里,入户率达50%。安全饮水人口52 %。2009年共有832人参加合作医疗。
改革村位于蒿坪镇西南部,蒿汉路穿境而过。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231户1094人。耕地面积778亩,茶园面积350亩,退耕还林面积172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34人。全村以茶叶为主导产业,2009年人均收入3710元。全村水泥路5公里,入户率达90%。安全饮水人口95 %。2009年共有965人参加合作医疗。
北平市村位于蒿坪镇西南部,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338户1444人。耕地面积1450亩,茶园面积800亩,退耕还林面积645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35人。全村以茶叶为主导产业,2009年人均收入3800元。全村水泥路6公里,入户率达70%。安全饮水人口25 %。2009年共有1370人参加合作医疗。
双胜村位于蒿坪镇西南部,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216户851人。耕地面积1208亩,茶园面积320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24人。全村以农副产品、养殖等为主导产业,2009年人均收入2310元。全村水泥路4.2公里,入户率达60%。安全饮水人口 60%。2009年共有786人参加合作医疗。
堰沟河村位于蒿坪镇南部,恒紫路穿境而过。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251户957人。耕地面积356亩,茶园面积98亩,退耕还林面积942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49人。全村以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2009年人均收入2890元。全村水泥路2公里,入户率达70%。安全饮水人口78 %。2009年共有880人参加合作医疗。
王家河村位于蒿坪镇北部,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328户1272人。耕地面积1800亩,茶园面积1000亩,退耕还林面积1010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58人。全村以茶、桑为主导产业,2009年人均收入2900元。全村水泥路26公里,入户率达50%。安全饮水人口20 %,2009年共有1219人参加合作医疗。近年来,随着境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陕煤集团投资3.3亿元的富硒矿泉水厂在村内落户,王家河村将随着境内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龙泉驿区村位于蒿坪镇西部,蒿汉路穿境而过。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226户936人。耕地面积1470亩,茶园面积320亩,退耕还林面积600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27人。全村以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2009年人均收入3410元。全村水泥路3.2公里,入户率达72%。安全饮水人口 36%。2009年共有889人参加合作医疗。
金竹村位于蒿坪镇东部,蒿大路穿境而过。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284户1185人。耕地面积2510亩,茶园面积800亩,退耕还林面积1489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19人。全村以茶叶为主导产业,2009年人均收入2960元。全村水泥路5公里,入户率达40%。安全饮水人口70 %。2009年共有1025人参加合作医疗。
狮子沟村位于蒿坪镇部,与汉滨区洪山镇和石转镇接壤,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422户1714人。耕地面积5600亩,茶园面积120亩,退耕还林面积0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46人。全村以蚕桑、畜牧、劳务输出等为主导产业,2009年人均收入2300元。全村水泥路15.5公里,入户率达80%。安全饮水人口40 %。2009年共有1580人参加合作医疗。
黄金村位于蒿坪镇西北部,与我县双安乡接壤,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207户783人。耕地面积1066亩,茶园面积110亩,退耕还林面积1069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32人。全村以蚕桑、畜牧等为主导产业,2009年人均收入3447元。全村水泥路10.8公里,入户率达35%,安全饮水人口10 %,2009年共有732人参加合作医疗。
兴隆县村位于蒿坪镇西南部,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372户1422人。耕地面积3222亩,茶园面积2010亩,退耕还林面积500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35人。全村以茶、桑、劳务输出等为主导产业,2009年人均收入2810元。全村水泥路12公里,入户率达40%,安全饮水人口 10%,2009年共有1301人参加合作医疗。
全兴村位于蒿坪镇西部,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345户1345人。耕地面积2630亩,茶园面积400亩,退耕还林面积0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41人。全村以茶、桑等为主导产业,2009年人均收入3530元。全村水泥路8.3公里,入户率达30%。安全饮水人口 0%。2009年共有1257人参加合作医疗。
森林村位于蒿坪镇西南部,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183户785人。耕地面积1310亩,茶园面积850亩,退耕还林面积631亩。村设党支部,有党员32人。全村以茶、桑、劳务输出等为主导产业,2009年人均收入1420元。全村水泥路6.3公里,入户率达40%。安全饮水人口0 %。2009年共有690人参加合作医疗。
旅游景点
地理气候
蒿坪境内有山有水,山水相连,自然风光优美,再加上多年来大力实施“以民为本、生态立镇”战略,到2004年底 全镇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使蒿坪的环境更加怡人,山更绿,水更秀,天更蓝,气更爽。蒿坪镇地处秦巴山区秦岭余脉,土壤肥沃呈偏碱性,属于南北气候,这里的气温保持在-5℃—38℃,年平均降雨量在770mm左右,气候怡人。
景点
蒿坪不仅有北山打儿窝、滴水岩和空洞等动人故事,而且还有堰沟黑龙潭、豹子洞、蝙蝠洞等优美传说。最有味儿的要数打儿窝,打儿窝是北山一处有名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山石上有齐生的左右两个小孔。相传,新婚夫妇用石子向孔儿里掷,如果掷中左边就会生儿子,掷中右边就会生女儿;还有堰沟的黑龙潭,据老人们讲,逢到天旱时,人们就去黑龙潭舀潭里的水乞雨,当舀到鱼、虾时,天就会下雨。像打儿窝、黑龙潭等动人、有趣的传说还有很多,这儿就不一一列举了。
招商项目
中国紫阳硒谷生态工业园项目
汽车站建设项目
宝狮钒金矿开采项目
树型金银花与加工项目
板栗深加工项目
年产2万吨燃用乙醇生产线项目
富硒红薯酒加工项目
畜禽休闲食品加工项目
富硒系列小食品开发项目
富硒速溶绿茶系列保健品加工项目
有机蔬菜深加工项目
多孔页岩墙体砖项目介绍
紫阳蒿坪镇天然富硒系列食品开发
秦岭山区康兮寿兮核桃油开发项目
入选重点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公布了新一轮全国重点镇名单,紫阳县蒿坪镇被列入最新一批全国重点镇名单。
蒿坪镇是省级重点镇和教育强镇,市级发展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也是紫阳定位建设的县城新区,全国首个硒谷生态工业园区也落户该镇。镇域总面积113.09平方公里,辖20个村(社区)3.2万余人。包头-茂名高速公路、310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10亿余元。
近年来,该镇抢抓机遇,以移民搬迁为契机,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先后新建了硒谷大道、北环路、客运汽车站等一系列市政设施,建成了双星社区、盛世家园、和谐家园等现代化农村社区和城市小区,引进了陕煤集团等10余家大型企业,集镇功能和承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成为紫阳江北汉王、双安及汉滨区牛蹄、石砖、洪山、大竹园等镇的重要物流客运商贸中心。
据悉,全国重点镇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点和龙头,承担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的任务,是实施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战略的有力抓手。入选全国重点镇要求在镇域人口、区位优势、发展潜力、服务功能、规划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均达一定规模或水平。有关部委将研究制定加强全国重点镇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国重点镇将成为各地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先支持对象。
人口
2021年,紫阳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蒿坪镇人口为23016人。
历史沿革
因明朝前期此地蒿草成片,加之地势较为平坦而得名。
明代设蒿坪铺。
清代筑太平堡于此。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属紫阳县蒿坪区。
1953年,设蒿坪区。
1958年,成立蒿坪公社。
1984年9月,改为蒿堰镇。
1996年11月,将原复青、蒿堰、宝狮湖、北陡4乡合并为蒿堰镇。
1997年9月,更名为蒿坪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蒿坪镇辖金竹1个社区,蒿坪、改革、北平、金石、堰沟河、东关、平川、双星、天紫、龙泉、电光、双胜、电光、王家河、黄金、狮子沟、兴隆、全兴19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蒿坪镇下辖2个社区、13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地集镇街“老戏楼”北面。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蒿坪镇地处紫阳县东北部,东与汉滨区大竹园镇相邻,南与洞河镇相连,西与双安镇毗邻,北与汉滨区洪山镇接壤。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9.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5千米  ,总面积109.54平方千米。 
陕西省蒿坪镇政府
地形地貌
蒿坪镇地处大巴山脉腹地,地势北低南高、东低西高。境内众山交错,河溪密布,川道海拔约500米。 
气候特征
蒿坪镇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 
水系水文
蒿坪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主要蒿坪河、浴河、王家河3条。蒿坪河,境内流长37千米,流域面积7.4平方千米;沔浴河,境内流长27千米,流域面积4.3平方千米;天水河,境内流长29千米,流域面积3.8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蒿坪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煤炭、富硒矿泉水等。农业耕地面积2.88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1.3万亩。 
自然灾害
蒿坪镇境内自然灾害主要有冰雹、干旱、洪涝、泥石流、雷击等。洪涝灾害每年均有发生,最严重一次的洪涝灾害发生在2010年7月16日—7月18日,持续强降雨量超过300毫米,造成严重洪涝和泥石流灾害;受灾人口达11645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2082万元。
交通运输
蒿坪镇境内包头-茂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省道和县乡公路恒紫路、蒿汉路、蒿大路形成交通网络;村级公路连通全镇19个行政村,通村水泥路入户率达85%以上。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蒿坪镇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8个;民间文体组织2个;农家书屋20个,藏书10万余册。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汉调二黄。
2011年,蒿坪镇有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覆盖10个村、4200余户、1.8万人。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蒿坪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824人,专任教师53人;小学8所,在校生1652人,专任教师13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71人,专任教师8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蒿坪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917万元,比上年增长10.7%。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蒿坪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个,其中镇中心卫生院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9个,个体诊所3个;病床50张,固定资产总值269万元;专业医疗卫生人员25名,2011年,蒿坪镇接待诊疗4.68万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在98%以上。 
2011年,蒿坪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8户,人数258人,支出48.9万元,月人均158元,比上年增长10.1%;医疗救助187人次,支出24.5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61户,人数2258人,支出223.8万元,比上年增长12.4%,月人均82.6元,比上年增长11.9%。敬老院1家,床位80张,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6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4069人,参保率94.3%。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蒿坪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个,生产能力500吨/日;铺设干线水管5千米,排水管道3千米。
截至2011年末,蒿坪镇镇区有主变压器10台,总容量2兆伏安。年售电量累计完成3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5%,供电可靠率98%。
目录
概述
自然资源
基础设施
产业
经济
旅游景点
地理气候
景点
招商项目
入选重点镇
人口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交通运输
社会事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