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伦炯,字次安,号资斋,
清代同安高浦人,后居于
厦门市,父亲陈昂,曾任
广东省右翼副都统。少年时期,陈伦炯便博览群书,兼之受父亲影响,对海上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读书时,他对有关外国风土人情、洋面港道的描述格外留心,这为他以后的著述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陈昂去世后,陈伦炯承父荫,被召为皇宫侍卫。他身材修长如玉树临风,须眉整然。一次,陈伦炯在
康熙帝身边护卫,康熙皇帝突然问到一些外夷情况,他对答如流,地图所标示的完全吻合。康熙帝因此对陈伦炯很是赏识。康熙六十年(1721),
朱一贵在台湾起义。陈伦炯毛遂自荐,向皇帝详细禀明作战计划。康熙帝于是派他参与镇压起义。半年后,陈伦炯因功被授为台湾南路参将。他上任后,严明军纪,抚恤百姓,恩威并用。
雍正元年(1723),陈伦炯晋升为安平(今台湾台南)副将。为纪念镇压朱一贵起义时阵亡的将士
许云等人,他下令建立"五忠祠".第二年,陈伦炯调为台湾水师副将,任期内他积极修筑海岸,以保护
安平古堡,雍正四年(1726),他升迁为台湾镇总兵。任内他励己率属,留下不少佳话,当时台湾有"总镇清廉补破靴"的
民俗音乐广为流传.
此后,陈伦炯官职屡有变动,历任广东高雷廉镇及江南崇明、
狼山两镇总兵等职。在
崇明区时,他为当地百姓革除了一些积数十年而不得整治的弊政,其功卓卓可纪。
乾隆七年(1742),陈伦炯又升为
浙江省提督.5年后他解职还乡。大约在第二年,陈伦炯便长辞人世,享年64岁。陈伦炯由于对海洋的特殊兴趣及多年的观察研究,在海洋地理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其著作有《
海国闻见录》,它详细记载了台湾及其附近岛屿的自然、人文地理状况,是一部有较高史料价值的著作,广传于世。书中收入《
星槎胜览》、《小西洋记》、《东洋记》、《东南洋记》、《南洋记》、《南澳气记》、《昆仑记》及《天下沿海形势录》.这些著作提供了丰富的海洋地理资料,被后人所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