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的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是中国地震局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而设立的保护区〔点〕。截止到2020年,全国共有6处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
云南永胜红石崖大地震“天坑”遗址
历史背景
1515年6月17日,
永胜县发生约8级强烈地震,山崩地裂,物换境迁,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地表破坏遗迹。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外地震科学家对永胜地区进行了多次考察,发现了大量的古
北川地震遗址,一致认为永胜地区发生过多次象1515年那样的大地震,是一个强震多发区。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古地震遗址有着重要的保护、保存、观赏、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价值。这些现代地震或古地震遗址,展布于永胜县程海湖畔、龙洞山上、梁官、金官盆地周边、永胜县城附近的红石崖等地,地震形成的地貌类型多样,有地震天坑、地震裂谷、地陷成湖、地震滑坡带、地震断裂层等,这些地震遗址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特有的风光旅游价值。
山东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
地理位置
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位于
高峰头镇麦坡村,平常以地震断裂带称呼,包括断层陡坎、断头沟等构造地质地貌和古地震遗址,是宝贵的自然遗产,对于开展构造运动和地震地质研究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郯城地震断裂带位于
中原地区东部规模最大的断裂带 —— 郯庐断裂带中部, 其地质奇观在全世界仅存两处,在国内是惟一的
第四纪活断层的地貌景观,是为地质构造、地震等现象留下的自然奇观。在“奇观”的所在地——
马陵山西坡,可以看到一面是黄褐色,一面是浅红色,正可谓“泾渭分明”。黄褐色的是地质构造中生代的土壤,而浅红色的是地质
新生代的土壤,两者相差的年代超过亿年,故而从中间的线上漫步而过,就实现了“一步亿年”的神话。
山东枣庄熊耳山崩塌开裂地震遗址
形成原因
熊耳山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城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5公里的
北庄镇,这里风景秀丽,地质构造复杂,主峰
平均海拔483米,山虽不高,却十分险峻。2000年5月发现的
双龙大裂谷,2002年12月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
国家地质公园。近年来,经枣庄市地震局组织专家考察论证,被中国地震局批准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命名为枣庄熊耳山崩塌开裂地震遗址。
特征
北川地震遗址是由强烈地震造成的地面和山河改观等地貌变化而遗留下来的,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国家要“依法保护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历史上8级以上地震造成的破坏现象十分少见,之后随着岁月的流逝,自然灾害的侵蚀和人类生产、生活的人为破坏,能够保留下来的奇观十分罕见,
熊耳山裂谷遗址的发现和命名,填补了国东部地区历史地震遗址的空白。
形成过程
1668年7月25日
郯城县发生的8级特大地震,曾造成“地裂泉涌”、“房屋倒塌,压死人民不可胜数”。地震波及
陕西省、
山西省、
河北省、
河南省、湖北、
江西省、
浙江省、
福建省及
中原地区东部海域,总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
枣庄市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距震中仅80公里,其特殊的地质条件,造成了当时崮形山顶一侧的开裂和崩塌。
重庆黔江小南海古地震遗址
形成原因
黔江小南海原名小瀛海,位于重庆城东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江区)境内,县城北32公里处,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一个融山、水、岛、峡等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区。人称“深山明珠”、“人间仙境”。小南海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黔江地震)。清咸丰六年(1856)大地震中,谷口被湮塞而为大泽。大垮岩、小垮岩、断碉绝壁及岩石垒成的大坝等地震遗迹,于今仍清晰可见。小南海四周秀峰环列,
湖口县奇石竖立,溪水萦回,湖内港汊纵横,岛上茂林修竹。朝阳寺、老鹳坪、牛背三个岛屿,古松蔽日,
茶花连云,茅舍竹楼,鸡鸣犬吠,一派田园风光。
形成过程
据清《黔江县志》载:“清咸丰六年(公元1857年)五月王子,地大震,后坝乡山崩,…·溪口遂被埋塞。厥后,盛夏雨水,溪涨不通,潴为大泽,延裹20余里”。当年地震形成的断岩绝壁—-
海口市北侧的大垮岩、小垮岩等遗迹仍清楚可见。在大小垮岩之下,滚石密布,巨石林立。巨石直径一般为 l一5米,大的10米以上,从数百米处被推置而来,在海口堆成大坝。坝南北长 l170米,坝高67.5米,溢流堰宽70米
宁夏西吉党家岔地震滑坡堰塞湖遗址
形成原因
震湖,地处西吉县西部山区
苏堡乡党家岔村。距县城38公里,是
亚洲第二大震湖。流域面积80平方公里,水面南北长3110米,东西平均宽600米,水面面积达186.65万立方米,平均水深12米,最大水深30米,畜水量1120万立方米,湖内生长着鲢、鲤、
草鱼等近10种鱼类。成群的
野鸭、
大山雀、
猫头鹰等近10种珍贵鸟类生活在这里。湖水清澈碧透,片片芦苇随风荡漾,四周青山环抱,青峦拔翠,幽谷深邃,构成了一幅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重水复,山环水抱,山水交融的天然图画。震湖流域里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植物在22科44属62种,流域内共有
脊椎动物5纲24目49科116种。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
玉带海雕、
白尾海雕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斑嘴鹈鹕、
红脚隼等11种,自治区重点保护的有20种,占自治区规定的保护种类(51种)的39%。
形成过程
1920年12月16日20点零5分53秒,突然一声巨响,山崩地裂,震级达8.5级,裂度达12度的
12·16海原地震暴发了,在这次全球都有震感的地震中死伤人口234117人,造成规模巨大、数量极多的滑坡,使这一代的山川大为改观,原来的干山枯岭,摇身一变成了大片沼泽湖堰,地震堰塞湖星罗棋布。专家学者1965年在
西吉县考察时,发现有43座这样的天然堰塞湖,如串珠状点缀在滥泥河谷,成为干旱
黄土高原上的独特的地震景观。
科学价值
由于震湖地震遗迹明显,具有科学考察、旅游观赏、探奇探险的明显特征,成为西吉县吸引游人的另一大景观。2003年被自治区批准为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006年被国家地震局命名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
生态价值
当沿着沿湖公路漫步或乘着打鱼小舟和
旅游船在湖中畅游时,就会看见成群
野鸭、
大山雀、
猫头鹰等珍贵鸟类在周围。一些悠闲的垂钓者真是收获不小,鱼篓里的鲢鱼、鲤鱼、
草鱼等各种鱼尽情享受生命的最后乐趣。
特殊物种
震湖还孕育了一种奇特的鱼种—彩鲫,这种彩鲫体扁而细长,小头、大眼、圆肚、无须、单尾,与一般鲫鱼相比个体较小,大的不过半斤,小的一两左右。有纯白、纯红、纯黑、金黄或黑紫色的,也有五色俱全或杂以多种色彩的。因为只有
西吉县才有这种鲫鱼,所以称为“
西吉彩鲫”。当群鱼游动时,五彩缤纷的样子宛若美丽的金鱼,十分好看。奇怪的是,这种鱼只生长在少数几个堰塞湖中,并且只有在本土、本水环境中才能长期保持本身的颜色,如果换个环境,便会渐渐失去原有的颜色,所以它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都有极高。
海原大地震活动断裂带遗址
形成原因
1920年12月16日,晚8时06分,
海原县黄土高原六盘山山区剧烈晃动,鸣声如雷,山头滑落河谷。仅仅几分钟,极震区两万多平方公里内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惨象寰生。
地震波环绕地球七圈,强烈的震动持续近20分钟。全球96个地震台全部记录到了这次大地震,因此被地学家称为“环球大震”。
形成过程
据测算,海原大地震为8.5级,波及大半个
中原地区,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投放了2.2亿吨
三硝基甲苯炸药或11.2个
唐山地震。
地质特点
在海原发生的这次“
12·16海原地震”决非偶然,这是由其处于特定的地质构造环境决定的。从地质构造看,
海原县地处
阿拉善盟地块与
鄂尔多斯市地块的交接部位,其主要构造是
乌鞘岭—
六盘山弧形构造带。科学家给这个断裂带起名为“海原活动断裂带”。
科学价值
那次地震后,“海原活动断裂带”在240公里范围内出现的断头沟、断尾沟、断塞塘、槽形谷等异常地貌,屡见不鲜。这些复杂地貌,承载着与地震相关的大模样和小细节,发布着古往今来的地震信息,都是研究地震的活资料。
尽管全球每年都要发生许多大地震,但像
12·16海原地震这样留下丰富地质遗迹的还极为少见,而具有重要科学考察价值的则更少。海原大地震的地质遗迹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垄断性。海原地震断裂带,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研究和利用价值最高的地震地质遗迹,是一部“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