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国,男,1974年3月出生,博士学位,研究员职称。他是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固定研究人员,同时担任农业部植物病虫害抗性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业务办公室副主任。此外,他还是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八届青年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自2003年起,刘太国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专注于小麦真菌病害的研究,包括大麦赤霉病菌突变体库的构建、小麦叶锈病和
禾柄锈菌抗性的鉴定及遗传分析、外源基因的导入及分子标记、定位以及
小麦矮腥黑穗病菌的分子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工作。
刘太国于2003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同年7月加入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为了拓展其学术视野和技术能力,刘太国曾在国外进行合作研究。2005年至2006年间,他在荷兰
瓦格宁根大学国际植物研究中心(PRI)和
巴黎第十一大学微生物遗传研究所(IGM)进行了合作研究,主要使用转座子标签技术构建赤霉病菌突变体库并鉴定相关的致病基因。2008年5月至11月期间,他又前往丹麦
奥胡斯大学农业科学系,参与了“中-丹小麦条锈病菌毒性进化及比较分析”的研究项目。
刘太国主持或参与了多项重要的科研项目。其中包括“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复制酶基因介导的
转基因小麦研究”,以及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yhyzx07-04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8A14、2006BAD08A05、2006BAD02A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157)、“863”计划(2006AA10Z429、2006AA10Z432)、“973”计划(2006CB100203、2002CB111406)等多个国家级项目。他还参与完成了中荷战略科学联盟项目(2004CB720407)等国际合作项目。
刘太国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并参与编写了一部著作。作为第二完成人,他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专利名为“小麦矮腥
黑粉菌目检测的一种PCR方法”,专利号为ZL2005100800.7。他还参与制定了农业部行业标准《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其中涵盖了小麦抗条、叶、
禾柄锈菌的评价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