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是河海大学的
二级学院,成立于2009年。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设有2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个;有教职工160名,其中教授(研究员)36名、副教授(副研究员)56名;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76人,硕士研究生699人,本科生960人,留学生35人。
简介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由2个系、9个所和1个实验中心组成,即土木工程系、交通工程系、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所、安全与防灾工程研究所、桥梁工程研究所、隧道与轨道工程研究所、道路与
铁道工程研究所、路面工程研究所、交通运输工程研究所、建筑与景观研究所及土木与交通工程实验中心。
历史沿革
1922年,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设立的“结构部”和“路工学部”,为学院的前身。
1924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与
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
1984年。学校成立工业与民用建筑系。
1995年,学校成立土木工程学院。
2009年,在原土木工程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土木与交通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设有2个系,2个本科专业。
专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有教职工160名,其中教授(研究员)36名、副教授(副研究员)56名、博士生导师38名。拥有双聘院士4名、海外引进人才计划特聘教授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
王思敬、
周丰峻、
陈厚群、
谢礼立“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王媛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徐卫亚
水利部优秀教师:施建勇
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阮怀宁、
施建勇、朱俊高
江苏省"333工程"国家级人才培养人选:阮怀宁
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于新
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周广东、喻君
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阮怀宁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一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
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学科1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土木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
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岩土工程
国家一级重点(培育)学科:土木工程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1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门,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1门,江苏省重点专业类建设点2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规划教材5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学院活动(2张)
国家特色专业:土木工程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土木工程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水工建筑物
国家级精品、规划教材:土力学、水工建筑物、土木工程建设法规(第2版)等
学生成绩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学生先后获得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特等奖(冠军)、全国高校土木工程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特等奖(冠军)、美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中太平洋赛区
钢构桥赛和挡土墙赛季军、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个,省级科研机构5个,校级科研机构10个。
国家级科研机构: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堤坝工程安全与减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重大水电工程多场耦合力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学院活动(2张)
省级科研机构:
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建集团(构)筑物裂缝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沪宁)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交通基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钢桥结构安全与铺装技术工程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所、安全与防灾工程研究所、桥梁工程研究所、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所、道路与
铁道工程研究所、路面工程研究所,交通运输工程研究所、建筑与景观研究所、土木与交通工程实验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承担国家“973”、“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及重大工程科技项目等650余项,承接科研经费2.5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8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64项,发表SCI、EI学术论文1536篇,出版学术专著26部。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先后成立了中-荷环境岩土工程合作研究中心、中法环境岩土力学研究中心、国际数值流形研究中心等学术交流平台,与荷兰
代尔夫特研究所、法国里尔科技大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西澳大利亚大学、
爱荷华大学、日本
东京工业大学、
京都大学、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
文化传统
院徽
学院院徽以篆体的土木、交通为元素,以校徽形状颜色为基础创作而成。
学生活动
根据2020年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开展了中外文化交流、运动比赛等学生活动。
对外交流
学科对外交流广泛,成立了中-荷环境岩土工程合作研究中心、中法环境岩土力学研究中心等紧密合作平台,与荷兰
代尔夫特研究所、法国里尔科技大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
东京工业大学、国立土木研究所等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主办多次国际与全国性学术会议。
学院人数
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115人,硕士研究生541人,本科生9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