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松喦(yán)(1899—1985),又名松喦、松严,笔名庐主人,男,江苏宜兴人,中国杰出
国画艺术家,“新金陵画派”的重要画家,江苏画派的领军人物之一,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钱松喦于189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县西北的湖墅村,自幼受父亲的影响习字作画,其书法练就一手楷隶相杂的线条功夫,为其后来的绘画打下书法的功底。1918年他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3年毕业,先后在
苏州市、无锡等地的中小学及无锡师范学校、无锡美术专科学校任教。1929年,钱松喦的《寿者相》《山水》参加
上海市举行的第一次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50年,他当选
无锡市第一届文联主席,1957年,由无锡师范学校调往
江苏省国画院(筹备处)。1959年,他出席江苏省文教工作者群英大会及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会议,此期间主要作品有《芙蓉湖上》《秦岭新城》《禹王庙》《红岩》《庐山》《延安》《山高水长》《高路入云端》《肇庆星湖》《古塞新湖》《锦绣江南鱼米乡》等。
1960年,钱松喦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副主席,此后历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协常务理事、顾问。1964年3月,钱松喦在
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为期40天的个人展览。1972年钱松喦开始为中国驻联合国大厦办事处作大幅
国画《长城》。1973年他创作了《春满石城》和《泰山顶上一青松》。1975年他参加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乘兴作《南京新貌》,并题诗二首。1977年他作大幅《枣园曙光》,1978年创作《山岳颂》。他的作品曾在
日本、
澳大利亚、
加拿大等国展出。
1923年毕业先后在
苏州市、无锡等地的中小学及无锡师范学校、无锡美术专科学校任教。
1929年创作《寿者相》《山水》等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 1次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56年作《梅园新村》(约2.9平尺)是一件难得精品,原藏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在2005年
江苏省举办的拍卖会上,经数十轮竞拍,该作品被
香港特别行政区买家以400万元收入囊中,每平尺达到138万元。
1957年6月被聘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后任院长,同时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江苏分会
名誉主席。
1960年与
傅抱石等游豫、陕、川、鄂、湘、粤 6省,后又去皖、鲁、粤、赣等省,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1975年乘兴作画《南京新貌》,并题诗2首。在庆祝建国30周年期间,曾举行大型个人画展。同年创作的《井冈山龙源口》,在1994年拍卖市场上的成交价为3.5万元,北京荣宝2005年春拍上,该幅作品又以57万元成交,11年的时间增值54万元。
生前给中共江苏省委写信,把他的百余幅艺术珍品赠给
无锡市人民,在他无锡市桥巷的旧居内建立“钱松喦藏画室”。
1918年受
胡汀鹭影响,钻研
石涛、
髡残、
唐寅、
沈周画艺,并接触西画技法。他一面博览历代名画,广交书画朋友;一面刻意临摹名画,兼收宋、元、明、清各家之长,奠定了传统绘画基础。后融会贯通,自成一格。
钱松岩先生近七十年的
美术教育和
国画创作生涯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章法构图变化多端,色彩运用大胆独特,个人风格显著明了,堪称“承前启后,一代宗师”。
新中国成立后,创作出了一些优秀的革命圣地作品,所以他的艺术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钱公画风早年受
髡残、
石涛影响颇深。但他不拘限于形似,而强调骨法用笔,喜用雄浑古拙之“颤笔”,自诩为“浑厚沉着”。在运用色彩上更大胆突破、绚丽明艳、五彩斑斓、令人振奋,过目难以记怀。钱公作画虽把“师古人”为基根,但更注意培养对事物观察和揣摩。五十年代,功力虽深的钱公仍未跳出石溪、石涛、
沈周和
唐寅的笔墨,
文人画习尚浓。在六十岁后壮游祖国名山大川后锐意探索,创造出自己的艺术特色,巧妙把传统技法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出炽热的创作情怀,一批惊世骇俗之佳作跃然纸上,名震中外。钱公的艺术成就,受益于满腔爱国热忱和深厚的文学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