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蜡,Ceroplastes ceriferus Anderson,为
同翅目蜡蚧科蜡蚧属的一种昆虫。分布在
黑龙江省、
河北省、
山东省、
陕西省、
浙江省、
上海市等。寄主于茶、桑、
柑橘属、枇杷、
无花果、荔枝、
杨梅、芒果、石榴、
苹果、梨、桃、李、杏、
车厘子等。以成、
若虫危害枝干。受此蚧危害后叶片变黄,树干表面凸凹不平,树皮纵裂,致使树势逐渐衰弱,排泄的蜜露常诱致煤污病发生,严重者枝干枯死。
雌成虫体短椭圆形,有时宽大于长,不太突起,6-7.5毫米长,长者可达9.5毫米,宽8.7毫米,高5.5毫米。触角6节,第三节最长。足不大,短粗;胫跗关节不硬化;爪冠毛粗,端非特殊膨大。气门路宽,特别是体缘处有10-12个五格腺之宽度,气门刺粗,锥形,集成
直角三角形之刺区,其直角向背延伸,角顶有最大之一刺存在。多格腺在足之基节附近成群分布,在前四腹节腹板上形成横列,其他腹节腹板上则形成很宽的带。复孔在体腹面者为椭圆形二格腺,集成宽亚缘带,在体中部特别是口器旁有大量数目,体背之复孔除体侧有6-7块空白区外,其他区均密被复孔;复孔有:椭圆形者大多限于体之亚缘区,四方形者则在体中部,三角形者在全体均有分布。缘毛短而少,稀疏分布,仅尾叶端上缘毛较长。雌蜡被灰白色,死体则为褐黄色,并略呈红色,前端三块,侧边每侧二块,端一块,背面一块无。
初龄扁椭圆形,长0.5mm,红褐色;2龄出现蜡壳,雌蜡壳长椭圆形,乳白微红,前端具蜡突,两侧每边4块,后端2块,背面呈圆锥形稍向前弯曲;雄蜡壳椭圆形,长2-2.5mm,背面隆起较低,周围有13个蜡突。雄蛹 长1.3mm,红褐色。
1年生1代,以
受精卵雌虫于枝上越冬。翌春继续为害,6月产卵于体下,卵期约1周。若虫期80-90天,雌脱3次皮羽化为成虫,雄脱2次皮为前蛹,进而化蛹,羽化期与雌同,交配后雄虫死亡,雌继续为害至越冬。初孵
若虫雌多于枝上固着为害,雄多到叶上主脉两侧群集为害。每雌产卵250-3000粒。卵在4月上旬-5月下旬陆续孵化,刚孵化的若虫暂在母体下停留片刻后,从母体下爬出分散在嫩叶、嫩枝上吸食为害,5-8天脱皮为二龄若虫,同时分泌白色蜡丝,在枝上固定。在成虫产卵和若虫刚孵化阶段,降雨量大小,对
种群数量影响很大。但干旱对其影响不大。
1. 做好苗木、接穗、砧木检疫消毒。
3. 剪除虫枝或刷除虫体。
4. 冬季枝条上结冰凌或雾凇时,用木棍敲打树枝,虫体可随冰凌而落。
6. 初孵
若虫分散转移期喷洒40%
氧化乐果500-1000倍液或50%
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25%
亚胺硫磷或
杀虫脒净或30%苯溴磷等乳油400-600倍液、50%稻丰散乳油1500-2000倍液。也可用
矿物油乳剂,夏秋季用含油量 0.5%,冬季用3%-5%或松脂合剂夏秋季用18-20倍液,冬季用8-1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