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赞非(1906-1969),原名佩纶,
郯城县马头镇人,当代著名
儒家学者。他出生于诗礼世家,父亲高嶂涉猎经史子集极为广泛。高赞非曾师事
熊十力、
梁漱溟、
欧阳渐、吕等大师。1922年,他考入济宁中西中学,半年后辍学,先后在商店和马头承志小学担任学徒和教员。1924年夏,他前往曹州省立第六中学拜见梁漱溟,期间结识了熊十力。高赞非以《论语研究》自荐,得到熊十力的赞赏。他师事熊十力十分勤勉,将熊氏谈话记录整理为《尊闻录》出版。后来,他随熊十力辗转
武昌、北京、
上海市、南京等地,在其指导下学习心理学、哲学、
伦理学。
个人生平
1922年,考入济宁中西中学,半年后辍学到商店做学徒,不久到马头承志小学做教员。
1924年夏,前往曹州
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拜见
梁漱溟时,学者
熊十力正在梁主办的重华书院任主讲,高赞非以所撰《论语研究》自荐,深得熊氏赞赏。他师事熊氏十分勤勉,曾将熊氏谈话记录整理为《尊闻录》出版。其后,又随熊氏辗转武昌、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在其指导下学习心理学、哲学、伦理学。
1927年秋,经熊十力介绍到南京
中央大学哲学院任助理。
1929年,高先生应梁漱溟先生之邀到
广东省第一中学任教,在其思想影响下,以“乡村建设”道路为改造社会和进行民族自救的济世良方。
1930年初,梁先生在
辉县市创办村治学院,先生前往任教,此后数年一直致力于乡建运动。先后担任邹平山东乡建研究院班主任、山东乡建研究院菏泽实验县巡回导师、山东乡建研究院第一分院
教育长、菏泽乡建师范教育长;曾撰写刊印《地方自治与民众组织》一书,从地方自治合作组织、乡农学校等方面对乡建理论进行发挥。
抗日战争开始后,
韩复榘奉行
不抵抗政策,下令将乡农学校枪支及壮丁整批拉走,
乡村建设运动被迫停办。当时高先生公开宣布坚决不流亡,于1937年冬组织了百余人的队伍在
菏泽市、
郓城县一带开展抗日斗争。并创办了
油印刊物《鲁西吼声》宣传抗日。不久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取得联系,亲赴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参观,并经范筑先介绍会见了徐向前、宋任穷等。
1938年夏,
日本侵略军占领了
马头镇,先生父母及胞弟佩经宁死不受辱,皆投水自尽。先生奔丧至家,目睹惨状,悲愤万分。时临郯抗日团体纷纷成立,他出任郯城二区抗日动员委员会主任,并主办《动员报》宣传团结抗战。
1939年10月,
八路军第115师一部攻克
马头镇,次年1月成立了
郯城县抗日民主政府,他被推选为郯城县抗日动员委员会主任及鲁南抗日动员委员会四分会主任。他积极从事抗日宣传和组织民众的工作,历任山东抗敌协会四分会主任、省会部宣传部副部长、
山东省文协研究部长、滨海区文协主任、滨海区参议会参议长等职。
1943年2月,经谷牧、刘导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2月,被选派到华东建大学习。济南解放后,先后任
济南市文教局视导室主任、中教科长、副局长、局长。
1955年,先生受山东省政府委托创办
曲阜师范大学,并担任首任校长。
1956年山东师专改为
曲阜市师范学院,迁址曲阜。先生率领师生前往圣城,路蓝缕。先生在曲阜创立孔子研究会,大力推动儒学事业。
1958年整风运动,受到错误批判和处理,仍然勤奋工作。“文化大革命”中身处逆境。
1969年3月,在劳动时摔倒,引起心脏病突发逝世。
1980年12月,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为他平反,并给予他很高评价。
人物评价
他坚决抗日,不屈不挠。团结各阶层人士投身抗战,亲自把高家子弟多人送到
八路军部队参军。在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他倡导成立了青年劳动学校,为发展滨海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热爱教育事业,经常挤时间给教师讲
教育学,利用晚上的时间到机关学校讲课。
他在曲阜师范期间,提出高师教育必须面向中学实际、明确培养目标等重要的办学思想。他经常深入教学一线,组织观摩教学,有时还亲自授课,讲授哲学、
政治经济学等课程,深受师生欢迎。
高先生失志复兴儒学,以儒学的传续发扬为使命,儒者情怀感染着身边学人。原
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
刘蔚华先生回忆道:“曲阜师范学院在第一年便建立起来……当时省政府请高先生出任设立在
孔子家乡的师范学院院长,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在这里建设起
山东省的儒学研究基地。”在先生推动与感召下,一批富有民族情怀的年轻师生从此踏上了儒学研究与继承的艰辛之路,在
尼山之巅洙泗之畔传递着儒门的星火。他们以及他们的继承者被学界称为“洙泗学人”。
高先生为人忠诚正直,胸怀坦荡,从不计个人得失。他对个人名利地位毫不介意。“文化大革命”中,他被诬为“
反动学术权威”,有人逼迫他写假证明,他严词拒绝。他为人宽厚,和蔼,从不疾言厉色,在师生中留下深刻印象。
他一生治学态度严谨,重视学术研究,曾有《大学生的学习方法》、《论孔子的心理》、《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等论著面世。《
十力语要》第四卷乃自先生日记中录出,名为《尊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