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清时,为阶州石门里。
民国二年(1913年),为前石门里。
1950年7月,为石门、边察乡,属两水区。
1954年4月,合并为石门乡。
1958年3月,角弓乡并入石门乡。
1958年10月,建石门公社;同年11月,并入两水公社。
1961年5月,从两水公社析设石门公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石门镇地处
武都县西部,东与
两水镇接壤,南与
坪垭藏族乡相邻,西与
角弓镇交界,北与
蒲池乡毗邻,距武都城区21千米,区域总面积68.8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石门镇地处西
秦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为山坡陡峭、山峰高耸的山地地貌;境内最高峰莓子坡位于北部边境,海拔2747.7米;最低点
白龙江河床位于东南边境,海拔1043.2米。
气候
石门镇属
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7℃,1月平均气温4℃,7月平均气温25.4℃;生长期年平均240天,无霜期年平均250天,最长达280天,最短为2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892小时,年总辐射107.2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70天(一般为3月1日—12月1日);年平均
降水量98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0天,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8月最多。
水文
石门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境内最大河流为
白龙江,白龙江从西至东流经境内徐家堡、小山坪、水地坝、石门街、草坝子、上白杨、下白杨、早地、枣川、庙上10个村,境内长11.5千米,流域面积64.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02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石门沟河。
自然灾害
石门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地震、泥石流、洪涝等。
自然资源
石门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铁、铜石煤、锰、矾石,其中
铁矿地质储量9.3万吨。
行政区划
2011年,石门镇下辖水地坝、石门街、庙上、旱地、枣川、草坝子、木竹沟、徐家堡、王家山、下白杨、上白杨、上沟村、下坪、麻、小山坪、乌仓湾16个行政村;下设4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3年6月30日,石门镇辖14个行政村:草坝子村、下白杨坝村、上白杨坝村、石门街村、水地坝村 、上沟村、小山坪村、旱地村、枣川村、庙上村、下坪村、木竹沟村、玄麻村、乌苍湾村, 镇人民政府驻水地坝村。
人口
2011年,石门镇总人口1148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0人,城镇化率1.8%;另有流动人口420人。总人口中,男性5897人,占51.3%;女性5588人,占48.7%;14岁以下862人,占7%;15—64岁9293人,占81%;65岁以上1330人,占12%;以
汉族为主,达11000人,占95.7%;
回族485人,占4.3%。2011年,石门镇人口出生率17.4‰,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长率12.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77.8人。
截至2018年末,石门镇户籍人口为12110人。
根据
武都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石门镇常住人口为9974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82%;常住人口中,0-14岁2104人,15-59岁6054人,60岁及以上168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石门镇财政总收入388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8.9万元,比2010年增长16.4%。
2017年,石门镇企业个数共9个,企业从业人数46人。
农业
2011年,石门镇农业增加值达到2005万元,比2010年增长2.3%;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3%。石门镇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石门镇生产粮食3583吨,人均283
千克,其中水稻850吨,小麦1100吨,玉米1080吨。石门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蔬菜、
黑橄榄花椒等。2011年,油橄榄栽植面积0.3万亩,产量70吨花椒栽植面积0.7万亩,产量466.4吨;油菜籽种植面积0.2万亩,产量137吨;蔬菜种植面积0.5万亩,产量1万吨。石门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为主。2011年,石门镇生猪饲养量3200头,年末存栏300头;羊饲养量800只,年末存栏200只;家禽饲养量15万羽,上市家禽10万羽。2011年,石门镇畜牧业增加值400万元,占农业增加值的19.9%。截至2011年,石门镇累计造林2.1万亩,其中防护林1.4万亩,
经济林0.5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6万株,林木覆盖率34%。2011年,石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876元。
工业
2011年,石门镇规模以上有工业企业2家,职工13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02万元,比2010年增长14%。
商贸
2011年末,石门镇有商业网点24个,职工30人。2011年,石门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20万元,比2010年增长18%。
2018年,石门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金融业
2011年末,石门镇有1家银行开设了分行;各类存款余额200万元,比2010年增长3.5%;各项贷款余额140万元,比2010年增长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石门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108人,专任教师6人;石门镇有小学7所,在校生1304人,专任教师47人,石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84人,专任教师2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事业
2011年末,石门镇有农业技术推广站1个,农业机械管理站1个,畜牧兽医站1个,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石门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6个,建筑面积共3200平方米,总藏书1.2万余册。2011年末,石门镇有体育场地3处;1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石门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乡有卫生院1所,
村卫生室16个;病床25张;专业卫生人员35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
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3人。2011年,石门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8600人次,住院手术15台次,出院病人350人次。2011年,石门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1/10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8%。
社会保障
2011年,石门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80户,人数763人,支出158.6万元,比2010年增长1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8人,支出10.8万元,比2010年增长20%;农村医疗救助7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0人次,共支出20.3万元,比2010年增长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8.1万元,比2010年下降22%。
交通
2011年末,石门镇通村公路全部畅通。石门镇有
兰州—龙邦公路过境,境内长9千米; 另有G75
兰州-海口高速公路过境。截至2023年,石门镇16个行政村道路已全部硬化。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石门镇因市区通住
角弓镇的旧大路石门街头有一石门坎而得名。
民俗文化
庙会,具有祈福消灾的意义,旨在为村民除恶驱邪,祈求吉祥,整个场面古朴豪放,庄重热烈,既富有神秘气息,又充满了浓烈的娱乐色彩。
地方特产
风景名胜
迎龙寺是一座始建于
北魏时期的古寺,地处
兰州—龙邦公路边,是陇南
白龙江流域现存最古老的佛寺,对武都石门于北魏时期设立
将利县和
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在西部的传播历史具有一定价值的考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