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塔·米勒(
德语名:Herta Müller,1953年8月17日-),是小说家、诗人和散文家,出生于
罗马尼亚,现居德国柏林。
1973年至1976年间,赫塔·米勒在罗马尼亚西部的
蒂米什瓦拉大学(Timi-soara University)学习
德国文学和罗马尼亚文学,毕业后在一家汽车工厂任翻译。赫塔·米勒加入“巴纳特行动团”,并于1979年被工厂解雇。此后靠当私人德文教师和幼儿园老师谋生,并开始其文学创作生涯。赫塔·米勒创作的《
低地》于1982年在罗马尼亚以
德语出版,这是经过官方审查和删改后的版本。1984年,未经删改的《低地》版本在德国出版,受到德国文学界的好评。此后她不断获得各种文学奖项,并多次被邀请到德国访问。后来,由于赫塔·米勒在采访时严厉批评
罗马尼亚总统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她在罗马尼亚被禁止出版著作,并被剥夺了旅行自由,甚至受到死亡的威胁。于是赫尔塔·米勒和她的丈夫、小说家
理查德·瓦格纳于1987年移居德国,定居
柏林,主要从事文学创作。1989年,赫塔·米勒在德国写的第一本书《单腿旅行者》中,描写了她来到德国后的感受。2003年,赫塔·米勒出版的散文集《国王鞠躬杀人》,讲述赫塔·米勒在罗马尼亚专制统治下的生活经历。《是不是他》是赫塔·米勒于2005年用罗马尼亚文写作和出版的作品。
2009年,赫塔·米勒出版了小说《
呼吸钟摆》(Atemschaukel),讲述
罗马尼亚裔
德国少数民族被驱逐到
苏联的故事。10月8日,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德国作家赫塔·米勒获得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以诗歌的凝炼与散文的率直,描绘了被驱逐者的生活画面。”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赫塔·米勒于1953年出生于尼兹基多夫村,是巴纳特地区的一个讲
德语村庄。父母是罗马尼亚德裔少数民族。赫塔·米勒的父亲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德国党卫军效力,战后的1945年,其母亲和大批罗马尼亚人被流放到苏联,在当今的
乌克兰境内一个劳动营工作了5年。
1973年至1976年间,赫塔·米勒在
罗马尼亚西部的
蒂米什瓦拉大学(Timi-soaraUniversity)学习
德国文学和罗马尼亚文学,毕业后在一家汽车工厂任翻译。因不愿向政府的秘密警察透露有关“巴纳特行动团”(这是一个追求言论自由的罗马尼亚德裔作家组织,她是该组织的成员)的情况,并于1979年被工厂解雇。此后靠当私人
德语教师和幼儿园老师谋生, 并开始其文学创作生涯。
写作生涯
1982年-1987年
1982年至1987年间,赫塔·米勒生活在
罗马尼亚,因参加了“巴纳特行动团”而受政治迫害,想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不满、苦闷和绝望,创作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活着。1982年,赫塔·米勒在
罗马尼亚以德文出版了第一部文学作品《低谷》(英文书名:Nadirs,德文:Niederungen)的短篇小说集,描写了罗马尼亚一个讲
德语的小村庄的艰苦生活。在出版后不久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1984年,赫塔·米勒在罗马尼亚出版了短篇散文集《令人窒息的探戈》(Drückender Tango)。同年,赫塔·米勒创作的未经删改的《低谷》版本在
德国出版,受到德国文学界的好评,赫塔·米勒获得了德国文学奖,成为作家,并被邀请到德国访问。1986年,赫塔·米勒创作的长篇小说《此人像只大野鸡》出版,该小说描写了邮政局长、牧师、政府官员等所进行的钱财勒索和性勒索行为,揭露了
罗马尼亚政府的腐败。由于赫塔·米勒访问德国时严厉批评
罗马尼亚总统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她在罗马尼亚被禁止出版著作,并被剥夺了旅行自由,甚至受到死亡的威胁。于是赫塔·米勒和丈夫、小说家里
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于1987年移居
德国,定居于柏林市。1987年,赫塔·米勒出版了
短片小说集《赤足的二月》(Barfüβiger Februar),该小说描写的仍然是罗马尼亚村庄生活,死亡、恐惧是这些短篇的主题,如其中的《大黑轴》《死者的小天堂》等。
1988年-1997年
1989年,赫塔·米勒在德国写的第一本书《单腿旅行者》(Reisende auf einem Bein)中,描写了她来到德国后感受到的生疏感和异类感。1991年,赫塔·米勒创作的散文集《镜中魔鬼》出版,则主要是赫塔·米勒于1989至1990年在北莱茵西法伦州的帕德蚌大学(Universitaet Paderborn)讲授《创作思维》的讲义汇编。该文集是她对文学创作的思考,成为人们理解其作品,尤其是理解其诗作的重要途径。赫塔·米勒来到
德国,正是德国和东欧发生政治巨变的时期,一系列重大事件,对一个在自己祖国流亡的女作家产生了强烈冲击,赫塔·米勒于1992年出版的文集《热土豆犹如热炕头》(Eine warme Kartoffel ist ein warmes Bett)记录了赫塔·米勒对这些巨变的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感。该散文集是赫塔·米勒于1990至1991年间为
瑞士的一份月刊《你》撰写的反映当时形势和舆论的时评,以诗化的语言和政治性的言论,反映了当时的政治事件和日常生活。
1994年,由Rowohlt Verlag出版的《心兽》(Herztier)也许是赫塔·米勒最著名的作品。这个故事描述了
罗马尼亚苏联强加的
共产主义统治下讲
德语的少数民族的生活。该书有
荷兰语和英文两个版本。1995年起,赫塔·米勒成为
德国语言与诗歌学院院士,并先后在德国的
汉堡市、卡塞尔、
哥廷根市、
图宾根,
英国的斯旺泽,美国
佛罗里达州,
澳大利亚的沃维克,
瑞士的
苏黎世等地的大学里任教或讲学。
1998年-2008年
1998 年,赫塔·米勒获
都柏林国际文学奖,其影响已由德国扩大至欧美。1999年,赫塔·米勒创作的散文《另类眼光》(Der fremde Blick oder das Leben ist ein Furz in der Laterne)是一个不到五十页的小册子,论述了 “另类的眼光” 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素质。讲述了赫塔·米勒的这种“另类眼光”是在
罗马尼亚独裁统治下受到监视和伤害、失去个人隐私 、失去 自信、缺乏信任的情况下形成的 。2001年,赫塔·米勒创作的散文《家乡乃乡音》(Heimat ist das,was gesprochen wird)也是一个不到五十页的小册子,它是赫塔·穆勒于2001年在一所
高中的毕业生大会上的致辞。赫塔·米勒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讲述了家乡与语言的关系,赫塔·米勒认为语言是祖国和家乡的标志,它受到政治的强烈影响,不同民族的语言不同,不同地域的口音不同,因此人们所说的话、所写的文字成为民族或
地域歧视以及政治迫害的根源。2003年,赫塔·米勒出版的散文集《国王鞠躬杀人》(Der König verneigt sich und tötet)讲述的了赫塔·米勒在
罗马尼亚专制统治下的生活经历。《是不是他》是赫塔·米勒于2005年用罗马尼亚文写作和出版的作品。即使在
德国那里,赫塔·米勒也受到了安全部门的迫害和威胁,其方式在她2009年出版的《克里斯蒂娜和她的假镜片》(Cristina und ihre Attrappe)一书中描述过,该书是根据提交人能够获得的秘密警察档案中的材料编写的。档案显示,只有她在
德国的声誉才能保护她免受一场已经准备好的审判,指控她是外国特工。
2009-至今
2009年,赫塔·米勒出版了小说《
呼吸钟摆》(Atemschaukel),讲述
罗马尼亚裔
德国少数民族被驱逐到
苏联的故事。10月8日,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德国作家赫塔·米勒获得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她成为第12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以诗歌的凝炼与散文的率直,描绘了被驱逐者的生活画面。”最初,她想与诗人奥斯卡·帕斯蒂奥尔(Oskar Pastior)一起写这本小说,后者本人曾在现在的
乌克兰被
驱逐出境,从事五年的强迫劳动。他的详细回忆为小说提供了基础。当他们还在准备阶段时,奥斯卡·帕斯蒂奥尔去世了,赫塔·穆勒被迫独自写这本书。《
呼吸钟摆》不仅生动地描绘了
罗马尼亚裔德国人被未知驱逐的过程;在主人公利奥·奥伯格的配音中,它也是赫塔·穆勒为奥斯卡·帕斯蒂奥尔创作的文学纪念碑。
个人生活
家庭情况
赫塔·米勒的祖父曾经很富有,有很多土地,是个开杂货铺的粮商。但1945年之后,家道中落。
感情情况
1984年,赫塔·米勒与
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结婚,1989年离婚。
健康情况
2013年10月,赫塔·米勒因严重的胃肠穿孔被紧急送往
德国西南部的一家医院入院治疗。她所在出版公司的编辑克里斯汀娜·奈克特随后表示,米勒接受了良好的照料,身体正在康复。
主要作品
以上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赫塔·米勒品的特点是语言简洁,大量运用诗的语言和隐喻、象征、暗示等写作技巧。沉闷的主题往往在她优美的文辞和
意象隐藏的幽默中得到缓解。她的文字不仅透着诗性,同时也有对日常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述和刻画,二者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和谐地共存于作品之中。米勒在少数民族背景中长大,这使她不但处于
德国社会边缘,更处于
德国文学的边缘,恐惧的童年和被驱逐的经历使她与众不同,也使她的作品与众不同。
写作手法
赫塔·米勒在艺术形式上的重要拓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她的拼贴诗创作中。拼贴艺术是她少年时代形成的爱好,后来成为她诗歌创作的一种新形式。她的第一部拼贴诗集是《警卫拿起梳子》(1993年),后来她又相继出版了三部拼贴诗集《住在发髻中的女人》(2000年)、《持杯子的苍白男子》(2005年)和《是不是他》(2005年),这些拼贴诗以一种游戏方式表现暴力、威胁、逃亡、窘迫、怀乡等主题,虽然富有情趣和幽默感,但也很可怖。在创作方法的运用上,
让·米勒的作品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体现了当代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向,即融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
后现代主义因素于一体,她的作品中既有典型人物的塑造、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也娴熟运用象征、双关、讽喻、
意识流、梦幻、拼贴、黑色幽默等表现手法。
作品主题
赫塔·米勒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尤其是长篇和短篇小说。她的小说主要揭示
罗马尼亚的专制高压统治,以及民族和文化歧视。她以自己申办出国护照的经历为基础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此人像只大野鸡》, 揭露了罗马尼亚政府的腐败。她的罗马尼亚三部曲《狐狸从前是猎人 》《心灵之兽 》 《今天不愿与约》也揭示了同样的主题。2009年出版的小说《
呼吸钟摆》描述了一名罗马尼亚日耳曼族青年在
苏联集中营里的生活,反映了
约瑟夫·斯大林政权的残暴。
赫塔·米勒创作的政治性是以她的
社会主义和个人经历为基础的。她主张
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同时具有强烈的日耳曼民族意识,这在当时的
罗马尼亚必然会受到政府的压制。击罗马尼亚的专制统治、反映罗马尼亚日耳曼少数民族的生活成为她长期创作的主题。赫塔·米勒在散文《家乡乃乡音》中提出,语言是祖国和家乡的标志,它受到政治的强烈影响,不同民族的语言不同,不同地域的口音不同,因此人们所说的话、所写的文字成为民族或
地域歧视以及政治迫害的根源。并在该书中讲述了自己在罗马尼亚时因她的语言是
德语而遭受威胁,直到来到
德国后这种威胁才得以幸免。在散文集《国王鞠躬杀人》中,赫塔·米勒更深入地论述了语言是压迫和反压迫的工具。
个人荣誉
以上参考资料:
人物影响
作为生活在
罗马尼亚的说
德语的少数民族裔作家,赫塔·米勒用文字描述自己的经历过的社会政治现状,将时间停摆在“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时段”,即使在
意识形态阵营对抗局面不复存在的今天。赫塔·米勒将她的文学写作视为后视镜,通过作品描绘曾经她眼里的罗马尼亚人和她自己的经历,在世界的舞台上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引起了
国际社会的审视和关注。让世界对
罗马尼亚社会更加深刻的认识,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欧洲社会状况更加深刻的认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人物评价
德国汉学家
沃尔夫冈·顾彬评价
让·米勒的作品:“米勒的语言很丰富。她是一个毫不留情的批判家。她是
德国文学的
鲁迅。”
瑞典文学院对其作品的评语是:米勒用多元化的语言,通过文学作品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成长环境及后来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感悟,描述了一个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故事。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对她的评价是:“她以精炼的诗歌和率真的散文,描写了被剥夺者的生活景象。”
法兰克福评论如是说,“光怪陆离的,移动的以及谦逊的小说,也许是这个秋天最不可错过的作品。”
瑞典学院终身秘书彼得·恩隆德认为,在赫塔·米勒的作品中有一股难以置信的力量,她拥有非常非常独特的
写作风格。
德国《
每日镜报》评价:赫塔·穆勒的作品见证了对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黑暗过去和
罗马尼亚境内日耳曼少数民族经历的悲惨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