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修志,商人、
收藏家,
加拿大华裔,出生于日本关西。早年经商,热衷于开飞机、游艇、灌唱片等;现退休,痴迷于收藏古宅。
从
上海市往附近水乡小镇几条路,黄修志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他掺杂了
上海方言和
粤语的普通话本来不好懂,可是司机还是很快明白了他的指路方式,因为两人知道的近道几乎一样多。车绕吴江
同里镇而过,大片的新建别墅在湖水衬托下很耀眼,这样的景物是黄修志最不喜欢的:“全部是千篇一律的新房子,住在这里,什么历史感都没有,而且,最要命的是,为这种房子拆掉了多少有故事的老宅子。”尽管他的理论和一般呼吁保护老宅子的专家都是一样的老调,口气也有几分相似,但是再往下听,就完全不同了:黄修志的方法是,在老房子拆迁前找到负责拆房子的人,整幢收买下来;然后把整幢旧宅做好编号,细致拆解下来;最后运到他自己选中的水乡空地中完全原样搭建——再造老房子就是他最好的享乐。目前他已经从
上海市和附近地区完整地搜集了150幢老宅子,其中包括
海宁市的
徐志摩故居,上海宁海西路的杜月笙故居,以及
静安寺。而目前已经建好的“仅仅2%左右”。多数还在仓库里等待着重见天日。 “不着急。”黄修志很有信心,他养了一个20多人的完全由老手艺人组成的施工队,“慢工出细活。”每天练习咏春拳的他觉得自己可以活到100多岁,完全可以看见这些老宅重新落成,“而且,修建的过程比房子建成要有趣多了”。他非常享受这种日子,天气好的时候,一周从
上海市赶来
同里镇至少有三四次。
德国一家电视台跟踪了黄修志3年,将他收藏老宅子的故事拍摄成纪录片,那里称呼他为“Mr. Huang”,于是,很多外国人来上海都想拜访这位神秘“Mr. Huang”。出生在日本、成年后一直在
加拿大、
美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区做生意的黄修志和这些西方来客很容易沟通,1994年他决定在上海定居,享受退休生活,2000年他开始了收藏老宅、易地重建的工作,“很多在国外认识的人路过上海,都来拜访我,问我干什么呢”。他把自己最早收藏并在郊区修复的一幢
乾隆的老宅拿出来亮相,“大家都很崇拜我”。他的一位在美国的议员朋友对他的工作肃然起敬,“说我修的房子比他的国家年龄还大”。这样,黄修志获得了空前的荣誉感。“如果我还像以前一样玩
跑车,灌唱片,估计大家不会那么尊敬我。我总不能和他们吹嘘我在
上海市买了几辆
法拉利吧。”而他自己,是在无知中开始这项工作,在过程中沉进去的。 1994年初到上海,就知道上海是个享乐之地,在贵都酒店一住半年,“住到酒店所有的服务员都认识我为止”。后来才慢慢发现这个城市的真正乐趣,在上海图书馆的收藏展览中发现他父亲的名字,是对他有刺激性的一件事。“好像是上天的安排,让我喜欢上这里新旧掺杂的一切。”几年下来,由最初的不会
汉语,变成了今天动不动就引用
陶渊明的人——背后是骨子里的沉迷在那些他不太懂,却甚喜欢的遗失久了的文化。 2000年,他开始了收藏老宅的过程,“也是碰巧,那几年城市发展快,到处都要拆迁,很多地方不属于文物保护范畴,可是,却又是明明白白有历史、有故事的老宅啊”。
海宁市的
徐志摩故居有两处:一处是徐家后来居住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已经作为旅游景点开放;另一处则是徐的出生地,虽然是
明代建筑,但是已经住满了陌生人,当地政府觉得没必要保持两处故居,传来拆迁的消息,“我们的人第一个赶到,出价100万元买下了9幢徐家的老房子”。那些房子一拆就是4个月,因为要尽量做到编号详尽,不能出错,结果在拆迁过程中,又发现附近一条街上的68间旧宅都值得保留,最后干脆痛痛快快买下来,“那大概是我生平决定最快的一桩买卖”。
目前这条街道,和庞大的
徐志摩故居都还藏在
同里镇的仓库里,因为还找不到安置它们的地方。早先在上海
朱家角镇修建了庞大的“艺文古村”,可是那里最近开始盖别墅群了,于是不得不重新找地方,“正好同里的领导喜欢我的老宅收藏,把我安置到这里来了”。
穿过
同里古镇层层叠叠的老房子新房子,黄修志的醉枫园就藏在公路边,原址是一块苗圃,所以有很多老树,“就是为这些树选择了这里”。目前在整片区域采用了传统的苏州园林布局,50亩的地皮上准备安放七八处民国初年的旧宅,点插一些亭子和长廊,唯一不同于传统园林的是,没有高大的围墙,“一是没有找到那么多旧围墙来复原,二是宁愿选择树来做隔离”。高大的
云杉和层叠的
乔木确实把公路的喧嚣和园林里的宁静隔离开了。本来只有20多名老工人,而且分散在各处,园林里益发安静,只有水塘里养的鹅鸭在嘎嘎乱叫。园林即使修好,黄修志也不打算开放,这些房子原来就是住家或者私人聚会的场所,“不是旅游点,哪里能经得住那么多人来踩踏”。他对自己的古宅甚是爱惜,因为地板、梁柱很多已经是经过八九十年的旧物,“不比旅游点那些水泥外面搭上假木门窗的仿古建筑”。从门里走进去,石板路是在他指导下修建的,“中间放碎石子而不是细沙,这样蚂蚁就爬不出来”。这是根据他在
加拿大的自家花园的修建经验建造的,“好像把自己各种年龄对房子的经验和喜爱重新拿来过了一遍,又重新活了一回”。有些石块是当年的墓碑,其中一块写着“女冢”,黄修志显然是加以研究过:“要么是当年大战乱后的
无名死者太多,要么是某大户人家里给家中女仆的墓地标志。”黄修志在老房子的重新复原上就没什么发言余地了,他充满敬意地看着他的师傅们给一间
茅根亭子铺顶,这些师傅来自
江苏省某贫困地区,只有他们那里尚存此种手艺。可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也有60多岁了,前些年还有个80多岁的老头做领班,可是现在已经不在了——“我干脆把他们都聚拢在我这里,每人发高工资,在这里养老算了。”木匠棚里,60多岁的老工人正在刨一块樟木,准备修复几盏老宫灯,黄修志不明所以地拿起木头闻来闻去,老木工细心地给他讲樟木的习性,他得意地大笑:“这种过程,有几个人能享受到?”比黄修志小10岁的王加元属于那种外表很憨厚的人,他是黄修志古宅修建工作的“总管家”,两人相识于酒桌上,“两个人喝起
糜儿酒来都不醉”。他们只喝
古越龙山黄酒的陈年
黄米酒,边喝边往里加大量姜丝,酷爱品评酒类的黄修志用这种酒和
加利福尼亚州的那帕谷某
葡萄酒对比。王加元一直在某大型集团工作,到现在他的关系还属那里,可是黄修志和他的领导熟悉,硬把他“借来”,“我也没推辞”。喜欢古建筑的王加元说自己心中甚至有点喜悦,一是工程无进度要求,慢悠悠的节奏感很适合他。二是这种精细的活计很考验一个人的耐心,而建成后的成就感很强。“本来是我最理想的工作。”几年下来,他已经彻底忘记了原来那种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一辈子修复一幢老房子都有成就感,何况我们可能要修复几百幢呢。”他总结两人合作的原因:“他有钱,又喜欢,我有时间,也喜欢。”两个人加起来正是“富贵闲人”的组合。王加元刚开始做的时候没系统,往往跑到工地上去胡乱找拆迁的人谈判,几年下来,他手中已经有江、浙、沪一带所有负责拆老房子的人的联系电话,而他们在准备拆迁一所旧宅前,也会优先联系他,“我是唯一会整幢买下的人”。可以说,黄修志和王
加拿大元是目前老房子拆迁市场上唯一的批发商。随着旧宅拆迁的增多,目前所有老宅拆迁总会有一批商人前往,他们或者收购木门窗,或者把里面一些精细的小构件买走,这些材料再被他们转卖给
装饰材料市场,目前这队伍十分庞大,甚至有精明的外国商人加入,他们直接购买回家装修自己的宅子。总之是拆得七零八落后再“分而食之”。而黄修志很不能忍受这种结果,“把老宅子处死,还要分尸”。他有财力,于是委派了王加元去谈判,“一般都能获得胜利”。因为他们是大批发商,但是也会因为那批“零售队伍”的存在而遭受竞争价格,“人家拆迁的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会尽量在两者间制造高价格”。买
杜月笙宁海西路的老宅子就是这样,因为那里被改造成绿地,
推土机等在旁边,所以这座建成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在劫难逃。那也是王加元所有的100多幢收集物中最好的一幢,“客厅是
黄金荣赠送的,当中的大梁是
楠木,门口是恢宏的罗马柱,门廊上雕刻满了各种
不死鸟的图案,我们看见了,不管抬价到了哪一步,都承担了”。结果旁边等着抢购的大批小商人失望地走了,因为收购价格高昂,后来人们一直谣传杜宅是被杜的儿孙辈收走了——黄修志哈哈大笑,他确实为修复宅子的原貌去
加拿大找过杜的七儿子
杜维善,“请他想当年的原貌究竟是什么样的”。相比之下,
静安寺的
大雄宝殿得来就不费工夫,“静安寺太有钱了,他们决定把整体建筑推掉重新修建”。静安寺的建筑在他看来并不优秀,但是大雄宝殿等特殊的结构还是很让他动心。在拆掉前,黄通过关系认识了方丈,“当时因为是
庙宇建筑,也没什么人敢来抢购,被我们捡了个现成便宜”。在佛前燃了几炷香后,他们开始了庞大的登记拆迁过程,仅编号就用了近一个月,而运输到
同里镇更费周折,10吨重的卡车不知道跑了多少趟。 7年下来,整个拆迁和复建都已经有了心得,醉枫园中有一幢庞大的四进的“时宜堂”,原是位于上海南市皮草商会的公所,里面竖立于1927年的碑上雕刻当年重新整修的所有人的名单,王
加拿大元说实在很精美,光是那次重修就花了1.5万大洋,可是他们看见时里面已经住了几百户人家。 “我们花了几周时间登记每块木梁和
砖雕的位置所在,然后在空地上做搭建实验,最后选在这块地方重建,利用这里原来的几棵古松,结果只用了几周时间就建好了。”工程犹如搭一个繁琐而豪华的
积木,由于利用了周围的池塘和古松等自然条件,所有来参观的人都以为这房子至少是很多年的产物。黄修志得意于里面的半中半西装修,“完全是照原来样子恢复的,当时已经流行西式楼梯和贴墙线条”。而这样的恢复,使他可以对过去的生活充满想象,“小厅肯定是某群皮货商们的私下聚会场所,吸着
鸦片,喝着花酒”。他喜欢老宅的最主要因素,是那里面人的生活,走在修复的宅里,“感觉和原宅里的那些人一起重新活了一遍”。有些墙上的“文革”
标语,他也刻意保留下来,“都是不同时代的历史痕迹”。工艺和技术是他另外的热爱,由此也生出了对手艺人的热爱。从
海宁市收回的一座泡在
油桐里的
木桥,好不容易找到一群修木桥的工人,他们说,老板,只要保证我们吃住就可以了,我们已经20年没修建过木桥了,现在全是水泥桥。黄修志听得差点哭出来。长廊上的柱子一概采用当年的漆方式,工人是从
苏州市乡下找回来的,“都先用麻布包上几层,再进行髹漆”。因为这样可以保证柱子一般粗细。而这样的活计已经没几个人会干了,“我要把整个工艺做成说明写下来”。他觉得再过些年,随着这批老工匠的消失,不会有人会这门手艺了。他自己的儿子在
上海市的新天地里开设了一家上海最昂贵的牛排馆,对父亲做的事情不感兴趣。黄修志说:“他和我女儿都说,爸爸,你死后把这些捐献掉,我们不喜欢你的这些东西。”黄修志的享乐选择 其实最早回上海准备养老的时候,他并没有这么明确的打算。“那时候和别人一样,买了套市中心的大宅子,布置了一个大花园,从
天津市请来一个园丁,天天坐在花园里晒太阳。”满屋子的
欧洲灯具,小巧、豪华。后来发现了复建老宅子的乐趣,比这种安乐窝要有趣多了。另一个义无反顾的原因是,他年轻时把各种花样都玩够了,“只有这种带有重大意义的工作没做过”。年轻时候,黄修志说他自己开飞机、玩游艇、灌唱片,开飞机穿过
英吉利海峡时,轮架出了问题,“冒险冲在草坪上,跑过来的消防队员把飞机头部切开,才把我抢救出来”。现在还有当年他自己灌制的唱片留存,封面上的人大鬓角,酷似“
埃尔维斯·皮礼士利”,“我唱
爵士乐,现在在酒吧里,我还经常上去抢菲律宾歌手的话筒”。现在他并没有改掉年轻时的种种放纵习惯,见面那天,他的日程表安排得极满,早晨7点去
同里镇,14点去朋友家的花园洋房喝下午茶,晚上参加
新加坡交响乐团在上海音乐厅配老电影《小玩意》的乐队演出,“我是嘉宾,和
孙中山的孙女作为第一对场”。说起来满面得意之色,而这之后,还要去新天地的酒吧狂欢,“每天只睡4小时,我喜欢灯红酒绿的场合,人在欲海,身不由己”。尽管已经是别人眼中的颐养天年的年纪,可他还是不肯满足,“正是灯红酒绿,才能普度我这种迷途人”。也许就是因为年纪大,才尽力地抓住每一点时间享乐——每天晚上,也是非常寂寞的时刻,“都会想还有什么没玩的,想来想去没有了”。而新添的收藏修复老宅子,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他在众多爱好中新发明的一个特殊爱好。“花时间,花钱,和别的爱好没什么两样,但是多了些想象历史的空间。”尽管别人眼中觉得奢侈,可是在黄修志看来,这种奢侈非常值得,“等我老的时候,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打吊针,那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什么都带不走,唯一带得走的就是骄傲。而修复老宅子,肯定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