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
椋鸟科(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Sturnus pagodarum),中等体型的鸟。
黑冠椋鸟体长21厘米,头顶及长冠羽黑色,下体栗黄,尾及初级飞羽近黑,上体余部浅灰褐色。额至枕,冠羽均呈有金属光泽的黑色,头侧、颈侧、背的两侧、颏、喉、胸及腹皮黄色,各羽均具淡色轴纹;上体余部、翅上覆羽、次级飞羽灰色,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黑色,肩羽边缘白色。中央尾羽灰褐色,外侧尾羽暗褐色,白色的端斑,愈至外侧尾羽愈大。尾下覆羽白色。各种环境均可见。以昆虫和植物种实为食。雌鸟形态与雄鸟相似,但羽冠较雄鸟为短。
黑冠椋鸟是尼泊尔和印度的
留鸟,斯里兰卡的冬季候鸟,西部和东北喜马拉雅部分地区的夏季候鸟。在巴基斯坦的平原地区也有发现。尽管主要在平原地区出现,但也有少数记录表明它们出现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主要是在
拉达克。
黑冠椋鸟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疏林
草甸、河谷阔叶林,散生有老林树的林缘灌丛和次生阔叶林,也栖息于农田、路边和居民点附近的小块丛林中。主要栖息于开阔落叶阔叶林和灌木林中。喜欢干燥的森林、
灌木丛和耕地,经常靠近人类居住地,特别喜欢有水浸泡或沼泽土地的地区。
黑冠椋鸟性喜成群,常4-8只结小群活动。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成群活动。常在草甸、河谷、农田等潮湿地上觅食,休息时多栖于电线上、电柱上和树木枯枝上。平原地区常结群活动,在山区多活动于开阔地段,接近农田、水田的林缘。飞行迅速,整群飞行。鸣声清脆响亮。当一只受惊起飞,其他则纷纷响应,整群而起。主要以昆虫和植物果实为食。果实以
榕树果和
无花果为主,所吃昆虫种类主要有
鳞翅目幼虫、
螟蛾科幼虫、蚂蚁、虻、胡蜂、
蚱蜢、
叶甲、
金虫、
象鼻虫等鳞翅目、
鞘翅目、
直翅目、
膜翅目和
双翅目昆虫。秋冬季则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主。已知会吃对许多
脊椎动物有毒的秘鲁山桐子的果实。它们不像
灰头椋鸟那样喜欢树木,会与其他椋鸟混群在覆盖草地上觅食,有时会在放牧的牛旁边觅食。还会访问花朵采食花蜜,特别是榈叶木、
缬草和
紫荆。通常会在多叶树上集体栖息,常与鹦鹉和其他椋鸟一起。
每年3月至8月间繁殖,营巢于阔叶树天然
树洞或
啄木鸟科废弃的树洞中,也在水泥电柱顶端空洞中和人工巢箱中营巢。通常成群到达繁殖地。有时在繁殖期间亦见有成小群在一起营巢繁殖。巢呈碗状,巢材由草茎、枯叶、羽毛、草根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羽毛和
大花细辛茎。雌雄鸟共同筑巢,每窝产卵通常3-4枚,1天产1枚卵。卵为长卵圆形,淡蓝色,卵平均大小为24.6mm×19mm。最后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有时雄鸟亦参与孵卵,孵化期12-13天。
早成雏晚成性,雌雄
亲鸟共同育雏。繁殖季节为3月至8月,因地点不同而有所不同,在
印度南部较早。繁殖季节与许多植物结果的时间相吻合,幼鸟刚孵化时正值雨季开始。雄鸟会选择巢穴,有时必须与其他喜欢住洞穴的鸟类如拟
啄木鸟科和麻雀竞争。雄鸟会通过蓬松羽毛、摆动尾巴、竖起羽冠和抬高嘴巴来展示。巢内铺有草、羽毛和布条。一般每窝产3-4枚淡蓝绿色的蛋。如果蛋被取走,雌鸟不会再补产蛋,如果人工添加蛋,它们也不会停止产蛋。孵化只有在产下第二枚蛋后才开始,雌鸟在夜间孵化,雄鸟只在白天有限的时间内参与孵化。蛋孵化需要大约12至14天。幼鸟在3周大时离巢。幼鸟在早期阶段以昆虫为食,后期则以谷物为食。喂食后,父母会等待幼鸟排泄粪便,然后小心地将其带走,放在离巢约20米(66英尺)的地方。一对黑冠椋鸟可能会连续养育两三窝幼鸟。
黑冠椋鸟最早由
德国博物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1789年的《卡尔·林奈自然系统》修订和扩展版中正式描述,并归类为画眉鸟属中的画眉鸟,取名为
鸫属 pagodarum。种加词pagodarum意为“寺庙的”或“
佛塔的”,描述基于
法国博物学家皮埃尔·松纳拉在1782年的著作中的描述。此物种以前被归类在
椋鸟属中,但2008年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发现椋鸟属是多系群的,因此黑冠椋鸟被移到了复活的椋鸟属。该物种是单型的,没有公认的
亚种。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