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莲芳
京剧表演艺术家
魏莲芳(1910年12月25日-1998年4月15日),男,北京人,京剧表演艺术家,父亲为京剧琴师魏永发。9岁学艺,起初学习老生,后跟随朱素云学习旦角。1922年加入北京“斌庆社”学艺。魏莲芳曾拜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为师,是梅兰芳早期的重要男弟子。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霸王别姬》和《廉锦枫》等。
魏莲芳妻子早逝,女儿魏妙凤,女婿李锡生,孙女李李。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9岁学艺,起初学习老生,后跟随朱素云学习旦角。1922年加入北京市斌庆社”学艺。
从师经历
拜师梅兰芳
1924年,15岁时拜梅兰芳为师(时年梅30岁),得梅精心传授。
魏莲芳拜师那天,在北京“新风楼”设酒筵,来客包括梅兰芳的老师吴菱仙陈德霖王瑶卿以及银行界、新闻界的来宾。
拜师后,魏莲芳每天下午四点多钟到芦草园梅家学戏。起初梅兰芳用花盆底彩鞋让他练走旗步和跑圆场。经过一段时间基本功的锻炼之后,梅兰芳开始教戏,依次为《红线盗盒》《霸王别姬》《廉锦枫》。在这期间,魏先生在“斌庆社”坐科,常与王少楼唱对儿戏。
魏莲芳被誉为梅派大弟子,原因有二:一是魏莲芳入梅门比较早;二是他传授“梅派”戏事件最早,且得到梅兰芳的首肯,其弟子数量最多,对弘扬“梅派”艺术影响较大。因此,魏莲芳既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又是一位京剧教育家。魏莲芳一生唱“梅派”戏,教“梅派”戏,是名副其实的“梅派”大弟子。
学艺王瑶卿
魏莲芳在梅兰芳的建议下,前往王瑶卿处学习京白。王瑶卿建议魏先生去观察和学习不同社会阶层女性的说话方式,包括大宅门里的老太太、格格,小户人家的太太、奶奶,以及“养人儿”的、放“印子钱”的女光棍。魏先生起初对王瑶卿的建议感到失望,但在王瑶卿的坚持下,他开始按照建议去学习和模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模仿,魏先生觉得自己学得比较地道后,再次去见王瑶卿,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说给他听。王瑶卿认可了魏先生的努力和进步,开始正式教授他京白戏,包括《雁门关》《四郎探母》《能仁寺》等剧目,并讲解了梳旗头的旦角戏与普通京白的区别,为魏先生打下了坚实的京白基础。
演出经历
在从师期间,魏莲芳在“斌庆社”坐科,常与王少楼唱对儿戏。出科前后曾和杨小楼梅兰芳荀慧生余叔岩金少山言菊朋李万春、王少楼、孟小冬等合作演出。
魏莲芳第一次到上海演出于虹口大戏院,剧目有《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红线盗盒》《黛玉葬花》《廉锦枫》等"梅派"戏。
传承发展梅派
魏莲芳,作为梅兰芳的弟子,在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梅兰芳的支持下,魏莲芳继承并发扬了梅派艺术。梅兰芳曾将部分戏服和舞台用品赠予魏莲芳,以助其在经济上的自立。魏莲芳在从事舞台表演的同时,也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教授“梅派”戏曲给戏校学生和专业演员。
1939年,在上海的一次演出中,梅兰芳对魏莲芳的教学工作表示了肯定,并鼓励他继续教授戏曲,强调了京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梅兰芳甚至表示,只要是魏莲芳教授的,他都予以认可。这表明了梅兰芳对魏莲芳教学能力的信任和对其传承梅派艺术的期望。
魏莲芳的教学生涯中,他教授了众多学生,包括一些后来成为梅兰芳弟子的演员。他教授了“富连成”科班的学生,在中华戏曲学校和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担任教职,教授了李玉茹陈永玲顾正秋陈正薇等多位后来在京剧界有影响力的演员。此外,言慧珠童芷龄吴素秋梅葆玖宋长荣等知名演员也曾向魏莲芳学习。魏莲芳的教学不仅限于“梅派”剧目,还涉及戏曲的多个方面。
表演特点
魏莲芳和众多的著名艺术家同台演出,大部分是挎刀,也有与头牌并列的戏码。如他在北京与李万春演《霸王别姬》就是一例。
人物故事
梅兰芳的演出中,魏莲芳常被安排在剧场第三排的座位,以便近距离观摩学习。他与齐如山先生相邻而坐,后者在观看演出时会给予魏莲芳指导,使他受益匪浅。魏莲芳得以免费观看梅兰芳的演出,这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梅兰芳的指导下,魏莲芳参与了多部剧目的演出,包括在《御碑亭》中扮演孟月华的小姑子,在《虹霓关》中分别饰演丫头和夫人东方氏,在《樊江关》中饰演薛金莲,在《太真外传》中扮演永兴或念奴等角色。这些演出经历不仅锻炼了魏莲芳的表演技巧,也加深了他对京剧艺术的理解。
梅兰芳在创作新戏时,经常在家中组织讨论,鼓励弟子们提出意见和创意。魏莲芳在这一过程中被委以重任,如参与编舞等创作活动,这不仅为梅兰芳的新戏提供了参考资料,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魏莲芳的创造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魏莲芳的艺术才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为他日后的独立演出和新剧目的排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人物:魏莲芳.梨园百年琐记.2024-09-0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从师经历
拜师梅兰芳
学艺王瑶卿
演出经历
传承发展梅派
表演特点
人物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