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杯池公园
四川省宜宾市境内的景区
流杯池公园位于宜宾市岷江东路4号,面积238.18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著名的名胜古迹公园,四川省重点公园。园内景点包括以黄庭坚系列文化、酒文化为主的“曲水流觞”、石刻题记、山谷墨园、涪翁楼、涪翁洞、涪翁亭、妙墨亭、吊黄楼、石刻碑林等;以纪念诸葛亮为主的三国文化景点丞相祠、关林、点将台、孔明井、仿竹简石刻七擒孟获和出师表等;还有以廉政文化进景区而打造的“清风桥”“戒石铭”“静心园”等。园内各项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是一处集历史文化、酒文化、三国文化为一体,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流杯池公园文化底蕴厚重,完整地保存了大自然的风貌和历史文化遗迹。园内的著名景点流杯池是北宋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根据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意境,利用天然石谷而建,是保存完好的宜宾古八景之一,也是现存最完好的酒文化发祥地之一。池取“曲水流觞”之意,凿石引水为池,而得名“流杯池”。从宋至今,流杯池周围摩岩石壁上留下了黄庭坚、杨慎等历代名人雅士所留书法石刻100余通。“宜宾流杯池石刻”于201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史
黄庭坚在宜宾三年,寄情于山水之间,创作了50多首诗词。催科山下一处巨石裂成的天然峡谷是他特别钟情的宝地。该峡谷长约30米,宽6米,高20多米,其自然山水条件得天独厚,几块大石高耸成山,断崖成隙,峡谷开合有度,空间高低错落。
仿照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会流觞曲水的意境,黄庭坚利用这峡谷的地形和天然泉水,修建了900多年来遐迩闻名的流杯池。保持其天然的山水景致是文人造园崇尚自然的山水理念,流杯池内,从谷底到崖壁顶,蜿蜒台阶而上,几个平台错落其间,时而宽敞平缓,时而临崖高悬,这样的美景是黄庭坚在领会自然美的规律上进行的艺术再创造。
流杯池建成后,黄庭坚极爱此地,常邀约宜宾的文人雅士在此聚会。于仕途受挫人生失意的黄庭坚而言,在这里,可以山水为友,与林泉相乐。在这风雅情境之中,黄庭坚留下了《安乐泉颂》、《苦笋赋》、《荔枝绿颂》等华章传于后世,并在崖壁上刻下“南极洲老人无量寿佛”每个一米见方的大字。据清代爱新觉罗·颙琰版《宜宾县志》记载,此系黄庭坚真迹,为国内罕见。此后,南宋陆游等历代名人,先后在流杯池留下了题刻100多幅,不断丰富流杯池的文化内涵。
古迹丞相祠堂,始建于宋代,为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南中战争云南省伐夷,途经戎州(今宜宾)而建,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1999年12月修复丞相祠堂及关林,祠堂为明清川南民居仿古建筑,分为前殿、正殿、侧廊和后殿,其后殿关帝庙是目前省内一座较完整的祭祀关羽的祠庙。丞相祠前殿门前有一直径四米多的明代石巨砚,人称“笔点丹池”,是宜宾古八景之一。丞相祠景区还有点将台、孔明井、八阵图等古迹景点。
另外,公园内还有观音阁、百佛堂、育龙池、放生舫等景点。园内各项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是一处集历史文化、酒文化、三国文化、佛教文化为一体。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加舒适的休闲环境,提升公园的文化内涵,根据市、区两级政府的安排部署,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的两年时间里翠屏区府投入9350万元对千年古迹流杯池进行保护治理及公园升级改造。
流杯池公园此次改造面积106560平方米平方米,核心为强化公园文化内涵。黄庭坚文化区域在对文物古迹的保护的基础上按仿宋风格打造,道路、院墙等古朴典雅,并新增了诗词吟诵区等延续文化传承;三国文化区强调了点将台,新增“七擒孟获”等典故。
逢节假日,公园最大容纳游客人数为2万人。每年接待游人量100万左右。
人文环境
后人为纪念黄庭坚,相继在流杯池周围修建了“涪翁亭”、“涪翁楼”、“山谷祠”、“吊黄楼”等建筑。涪翁楼是昔日黄庭坚读书会友、挥毫泼墨之地,在此留下了《苦笋赋》、《荔枝绿颂》等华章传于后世。解放后,宜宾市人民政府在流杯池东北角建立了“烈士陵园”,并建了“流杯池”公园。流杯池及其石刻已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宜宾市翠屏区岷江东路4号。
可乘坐4路,6路,12路,13路,19路,20路,24路,30路到达。
主要景点
流觞曲水
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居戎州时,仿王羲之兰亭集序》“流觞曲水”之意,利用天然峡谷而建。池呈九曲形,立八石凳,引岩缝清泉为流,文人墨客列坐其间,可流杯饮酒,吟诗酬唱。此处岩壑清奇、古树参天、意境清幽,为历代文人雅士吟唱之所,是宜宾古八景之一。自宋迄今,咏赞之作繁多,或赞郭玉之高风,或颂筑池之胜绩,或发思古之幽情,或怀时令之感慨,可谓雾集云屯,珠玑累累,颇富时代气息,风采纷呈。一些诗词歌赋在事后被勒刻于流杯池附近的岩、壑、洞、谷。据1985年统计,计有石刻题记128通,字迹基本完整的有64通,最早的纪年石刻为宋淳熙戊申(1189)年所刻。刘光弟、张大千、黄宾虹、张爱萍等人的字迹也跃然壁上。
山谷小憩
过莲池旁的“山谷小憩”,亦为园中一景。其间,黄庭坚身着便装,手拿书卷,在池旁静坐沉思。两只白鹤立于水中相伴,此景也称“双鹤伴郭玉”,优雅清新,寓味深长,形象地表现了黄庭坚在谪居戎州时,平和豁达的心态。
涪翁亭
因黄庭坚号“涪翁”而冠名,建于何年无可考证。据清朝爱新觉罗·颙琰版校注本《宜宾县志》记载:“涪翁亭位于流杯池旁涪翁洞的石崖顶。”流杯池两壁的石刻题记中,也有三通石刻涉及到了“涪翁亭”。1982年,在流杯池公园“点将台”处的山头上,按原亭的形状修建了“涪翁亭”,匾额由李一氓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书写。亭高13米,亭径9米,回廊式结构,内外亭各有6根大柱,亭中石桌6凳,亭柱间有凳座连接,白柱绿瓦,双层曲檐,飞挂翘角,十分隽妙。涪翁亭一直是人们浏览流杯池的重要景点,也是吊唁黄庭坚的纪念性建筑。2002年,流杯池公园对公园景点进行规划调整,“涪翁亭”更名为“静远亭”。“涪翁亭”匾额嵌挂至园内陵湖旁的方亭檐下。方亭是1954年修建的,陵湖两对岸各有一座,右面一座特为“涪翁亭”,左面一座定为“妙墨亭”。
涪翁楼
位于流杯池旁,据说建于宋代。相传是北宋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谪居宜宾时,黄庭坚读书会友、挥毫泼墨之地,在此留下了《苦笋赋》、《荔枝绿颂》等华章传于后世。清嘉庆版校注本《宜宾县志.图考》中的流杯池图上,画有涪翁楼图形。清光绪27年辛丑(1901),对涪翁楼进行了培修,在流杯池旁立有《培修涪翁楼募捐功德》碑。1979年,涪翁楼在原址上,依原楼图样重建,楼高11.4米,宽7米,高9.3米。全楼采用钢筋水泥仿古结构,雀檐翘角,画梁雕窗。楼上为阁,楼下为廓,外形隽秀精美,楼栏造型典雅。楼正面“涪翁楼”3字匾额为原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建人所书。登上楼桥凭栏放眼,可俯瞰流杯池全貌,可观凝香荷景。
笔点丹池
丞相祠堂大门前的明代古迹大石砚,在修复丞相祠堂的同时,也得以修复。巨砚直径4.3米,砚边刻有二龙抢宝,连(莲)年有鱼等吉祥图案,系一原生巨石凿刻而成。昔时,晴空万里无云,砚中积水,东山白塔、南岸七星山黑塔、岷江边旧州塔,三座塔影入砚,如笔蘸墨,人称“笔点丹池”,为宜宾古八景之一,后人称其为“砚台石”。
关帝庙
关羽,山西解州人公元160—219年作为三国群雄争锋时代叱咤风云的战将,生前为侯为将,死后封王封君,称圣称帝,登上中国神坛,被尊为关羽关帝庙是目前四川省唯一一座完整的祭祀关羽的殿堂。
关帝庙是丞相祠的后殿,却自成院落,青瓦红墙,大树参天,翠竹环绕。殿内关羽庄严肃穆,关平周仓侍立两旁。殿外古石塔炉香炉青烟缭绕,石华表傲然挺立,更增添了几分庄重。
关帝庙内收集有宋徽宗赵、明万历、清康熙、乾隆咸丰同治等皇帝的题匾及对联共十余幅。
孔明井
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南中战争云南省,率军顺岷江而下,途经道(宜宾)安营扎寨,推演兵法,操练八阵图,于此凿井,供兵马之饮。井如八卦形,水如泉涌,清凉甘甜。诸葛亮南征归蜀后,此井留予世人享用,人称孔明井。此井周围用清石板铺成,周围条石护栏,供游人休息之坐。后面照壁高约5米,两耳壁高约4米,照壁用6幅古石雕画装饰,正中为明代石雕“寿天百禄”,下为清代石雕“福寿双全”,左右耳壁的明代石雕为“双狮戏球”和祝寿的“四季花开”图案。整个景点古色古香,筒瓦、翘角、照壁、石雕、古井、护栏、石鼓,布局严谨,引人遐思。
吊黄楼
吊黄楼,据宜宾市志清爱新觉罗·颙琰版载:“治北,对江,昔人吊黄庭坚建”。原名“思贤堂”,旧志云:在锁江岸。吊黄楼始建于宋代,为吊唁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所建。原楼位于岷江北岸锁江石上,后托。
今吊黄楼建筑面积830.22㎡,为须眉底座、飞檐翘角、黄色琉璃瓦屋面、仿古门窗、斗拱结构,仿明清建筑风格的三层古典式建筑。
点将台
相传三国刘备东征孙吴,蜀中空虚,于是“南中四郡皆叛”。刘备死了,东征草草收兵,诸葛亮成都市组织兵力南征云、贵四郡。
诸葛亮平南中战争,兵至宜宾受到阻碍,便屯兵江左,日夜点兵。白天一队队的骑兵在江北招摇而过,红马队、白马队,五颜六色,整齐的一队队轮番通过。晚上火把阵阵,在江岸流动,造成千军万马之势。其实都是诸葛亮的军事天才的表演。
其中,诸葛亮点将时登上的那块最高最大的石头,被命名为“点将台”;同时,诸葛亮以智慧征服敌众,“七擒孟获”的故事也产生在这次战事中。
外界评价
丞相祠山谷祠)及砚台石于1982年3月15日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月14日被列为市(地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四川省住建厅将流杯池公园命名为四川省重点公园。
2015年,在2015四川省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四川省政府正式授予流杯池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历史文化
黄庭坚
公元1098年,大诗人黄庭坚,因获罪朝廷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在今天重庆市黔江区地区。黄庭坚到宜宾后常到天柱山下游乐,留连这里的山水泉林,便仿王羲之兰亭故事,在怪石峡中凿石造势,引泉水以通,又在石上刻“曲水流觞”四个大字。寻常便邀约宜宾文化名士一同到此流杯赋诗。“流杯池”的开凿,为宜宾增添了一大文化遗迹。
宋文化
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谪居戎州时,仿王羲之《兰亭集序》“流觞曲水”之意,利用天然峡谷而建。池呈九曲形,立八石凳,引岩缝清泉为流,文人墨客列坐其间,可流杯饮酒,吟诗酬唱。此处岩壑清奇、古树参天、意境清幽,为历代文人雅士吟唱之所,是宜宾古八景之一。自宋迄今,咏赞之作繁多,或赞郭玉之高风,或颂筑池之胜绩,或发思古之幽情,或怀时令之感慨,可谓雾集云屯,珠玑累累,颇富时代气息,风采纷呈。一些诗词歌赋在事后被勒刻于流杯池附近的岩、壑、洞、谷。据1985年统计,计有石刻题记128通,字迹基本完整的有64通,最早的纪年石刻为宋淳熙戊申(1189)年所刻。刘光弟、张大千、黄宾虹、张爱萍等人的字迹也跃然壁上。
三国文化
宜宾,隔江举目,天柱山即在眼前,山高千仞,峭然屹立,民间俗呼为“催科山”。相传,此山如有石滚下,宜宾即有人中科举,故此山历来被誉为宜宾的风水山,宜宾确也得此山之灵气,文人倍出,截至封建科举制度初,宜宾共有进士 40 人,特别是程公许、程公悦、程公硕三兄弟同榜荣登宋嘉定四年(公元 1211年)进士,三川为之震动。宜宾亦可谓地灵人杰了。
天柱山甘泉并冽,在山麓汇为一溪名曰培溪。溪岸怪石嵯峨,峋嶙错落,负山带河,白日帆影重重,晚来满江渔火。千百年来都是宜宾人民游憩之所。怪石之最高者为“点将台”。
到“点将台”,它与大西南的开发又有紧密的历史联系。相传三国刘备东征孙吴,蜀中空虚,于是“南中四郡皆叛”。刘备死了,东征草草收兵,诸葛亮成都市组织兵力南征云、贵四郡,这又为宜宾留下了一系列的“三国文化”。
诸葛亮平南中战争,兵次宜宾受到阻碍,便屯兵江左,日夜点兵。白天一队队的骑兵在江北招摇而过,红马队、白马队,五颜六色,整齐的一队队轮番通过。晚上火把阵阵,在江岸流动,造成千军万马之势。其实都是诸葛亮的军事天才的表演。马是涂的颜色,从江岸招摇过去,显示给敌人看。绕道天柱山后五里远的地方,有一个天然沼泽,在沼泽中把马洗净后又重新图染别的颜色。因此后人便呼这一沼泽为“洗马池”,一直至今未改。诸葛亮登高点将的那块最高的最大的石头,便名“点将台”,诸葛亮夜观星斗以布军阵的山名“观斗山”。诸葛亮以智慧征服敌众,“七擒孟获”的故事也产生在这次战事中。后人为了纪念他,在点将台附近修建了“丞相祠”。如今保存的“丞相祠”系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 — 1621年)知府胡沣复建。胡建祠后调到松潘县去了,后又回到宜宾,曾作诗纪念:“松潘事了徐投闲,过拜公祠仰道颜。俯手首拜公无别语,平生无用只平蛮。”此祠前有一巨石,水平如砚,雨水满时,宜宾城南二十里外的七星山巅之黑塔,刚好倒映其中,形成一枝如的大笔,故称:“笔点丹池”,为宜宾的八大景之一,以诸葛亮征南中留下的遗踪,形成了宜宾的“三国文化”。
参考资料
溯源.宜宾市流杯池公园官网.2024-02-26
宜宾流杯池公园.四川省情网.2024-02-26
目录
概述
简史
人文环境
主要景点
流觞曲水
山谷小憩
涪翁亭
涪翁楼
笔点丹池
关帝庙
孔明井
吊黄楼
点将台
外界评价
历史文化
黄庭坚
宋文化
三国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