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寺位于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全州县桂黄中路66号,由全真法师于唐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创建,最初名为“净土院”,公元1101年,
宋徽宗将
寺院更名为湘山名刹,湘山寺由此得名。在
宋朝时期,湘山寺曾被4位皇帝加封5次,因而有“兴唐显宋”之誉,被称为“
楚南第一名刹”和“楚南第一禅林”。
湘山寺建筑群,遍及湘山上下,延至万乡河之滨,
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有奇岩异洞31处。湘山寺内景点众多,包括放生池动物石雕群、洗钵岩泉、寿佛殿、妙明塔、
观音殿、飞来石、
康熙崖刻等。其中,飞来石
存有50余幅历代文人墨客的石刻作品;放生池动物石雕群则由湘山寺佛门主持
顾名大师于
清代光绪5年(公元1879年)依石势雕刻而成,刻有龙、凤、狮、麟等20余尊石雕作品;妙明塔为安葬全真法师肉身所建,经唐宋两朝修建,其塔身共七层,高26米,外八方,内六方,塔内壁道回曲,
尾旋而上,塔顶呈葫芦状,悬有铜铃数十个,登塔可远眺清风羽、
玉华山、三江水及古城新貌等景色。
湘山寺所在的桂林全州县湘山·湘源历史文化旅游区为
中原地区国家AAAA级风景区。2013年,湘山寺塔群与石刻被列入第七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广西
桂林市全州县城内西隅湘山之麓,素有“兴唐显宋”之美誉,“
楚南第一名刹”之雅称,系公元756年
唐朝高僧
南无阿弥陀佛创建。
宋朝4位皇帝先后5次加封,
宋徽宗亲临膜拜;
清代著名画家
石涛曾住寺为僧21年,留有石刻画图;清朝
康熙帝御笔亲题崖刻“寿世慈荫”。寺中还有飞来石,
洗钵泉、妙明塔、寿佛殿、
圆通宝殿、放生池动物石雕群等景观。鼎盛时期寺内
建筑面积达18000平方米。湘山寺作为
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古老的
佛教寺院,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膜拜、游览,特别是三大佛教节日、更是人山人海,络绎不绝。
湘山寺始建于唐
至德元年(756年),初名“净土院”,杭州径山得道高僧全真和尚为该寺开山祖师。
1943年
日寇轰炸和1944年日军侵占后,毁寺残佛,湘山寺遭劫最甚,仅剩十余间房和妙明塔。再经文革浩劫,仅存依
石雕成的鸟兽虫鱼等艺术品,以及高达七层、铜
呀呀葫芦顶的“妙明塔”。
改革开放以后宗教政策逐步落实1986年-1988年由政府组织、
怀善法师设计施工,重建无量寿佛殿、放生池、圆通殿和三栋寮房,新雕
无量寿佛像一尊,观音像三尊,圆通菩萨25尊,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像各一尊,千年古刹至此焕然一新,法灯续燃。山顶有飞来石,传为自
须弥山飞来。东有洗钵岩和转身岩等胜迹。四周峰林郁,岩洞幽深。立于寺前,可一览全州城风光无余。
位于湘山寺脚下,系宋淳年间为安葬全真大师肉身所建,其时香火甚旺,
北宋宋徽宗游南岳时前来顶礼膜拜,
南宋高宗钦赐名为“妙明塔”,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古之寺塔。妙明塔为七级浮图,高26米,底层直径6.8米,结构奇特,巍峨壮观。它外八方,内六方,中空,壁道回曲,
尾旋而上。内在历代碑刻二十余幅;塔顶呈葫芦状,悬有
铜铃数十个;风拂铃响,悦荡虚空;凭栏远眺,清风羽、
玉华山、三江水及古城新貌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哉。妙明塔周转秀地堪称“艺术宝库”,设有历代摩崖石刻、诗词、芳兰石碑等数十块,尤其著名有
清代石涛和尚的石刻兰花,
康熙帝御笔亲题“寿世慈阴”,与当代全州文桥籍人
伍纯道教授题辞“妙明塔”交相辉映,崖壁生辉,吸引中外香港睹而忘归,叹为观止。妙明塔历经千余载,仍雄立
楚南。登塔观光,已为中外游客一大乐事。湘山寺现存佛教文物有各类石刻,观音像、妙明塔等;另外还有著名的自然遗产“洗钵岩泉”。
湘山寺历史上在湘桂地区影响甚大,历代皇朝王公对该
寺院也极为重视,仅宋代就有敕赐文牒五道。宋天子御封全真和尚为“慈佑寂照
妙应普惠大师”。全真现世寿160余岁,有异行,屡现
接引佛,传为阿弥陀佛应化。该寺屡有高僧出世,如
临济宗第六代祖师
慈明法师楚元和尚、
清代画僧
石涛等均
出家剃度于此。
赵构景德年间改“净土院”为“湘山名刹”至今,朝廷敕封其为“
楚南第一丛林”。清
康熙帝有亲笔御书“寿世慈阴”靳刻于寺后石壁。明万历年间改湘山寺所在的清湘县为
全州县,取全真和尚之“全”冠以州名之首。以出家人之号冠地名在中国地名史宝属罕见,足见全真大师和湘山寺在当时文化地位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