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柠(本名张宁),男,祖籍
江西省,1958年9月出生,硕士,国家一级作家,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个人经历
教育经历
毕业于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4至2003年任
广东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助理研究员、二级作家(文学研究系列)、一级作家(文学研究系列);
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2005年5月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985第二期”特聘教授,2006年5月正式调入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至今。
社会兼职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委员,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Chinese Literature Today(USA)编委,《中国新诗年鉴》编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客座研究员,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编委,《
媒介批评》《文化中国》主编等。
主要研究领域
“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中国乡土文化”。
主讲课程
为本科生开设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大众文化》《文学写作》《中国当代文学热点问题研究》;
为研究生开设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题》《文学创作基础》《文学研究方法》。
主要著作
出版学术著作15部。在《文学评论》《
外国文学评论》《
文艺研究》《读书》《文艺理论研究》《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文艺争鸣》《
当代作家评论》《
南方文坛》,World Literature Today(USA),《当代》(中国台北),Chinese Literature Today(USA)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在《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文艺报》《
中华读书报》《
新京报》《
羊城晚报》《
南方周末》等大众媒体发表文学评论文章数百篇。
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部级奖3项,国家级学会奖2项,学术杂志奖2项。作品入选《
新华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文选》等多种权威选本。
个人著作
民国作家的观念与艺术,
济南市:
山东文艺出版社,2015
文学与快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土地的黄昏(修订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再造文学巴别塔(中国当代文学60年卷1),
广州市: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时尚犬,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主编著作
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2卷),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2013
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3卷),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3
思想的时差:海外学者论中国当代文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
参编著作
《新中国文学史》(本科教材,副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主编学术辑刊和批评丛书
1、文学批评丛书
《刀锋文丛》第1辑2种,
广州市:
花城出版社,2005
《刀锋文丛》第2辑3种,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
2、年度文化读本系列丛书:
《文化中国2004》
《文化中国2005》
《文化中国2006》
《文化中国2007》
3、学术辑刊(合作)
《媒介批评》2006年卷(广西师大出版社)
《媒介批评》2007年卷(北京师大出版社)
《媒介批评》2010年卷(广西师大出版社)
主要论文
对话理论与复调小说,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3期。
旷野上的废墟——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危机(合作),上海文学,1993年6期。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寓言风格,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2期。
希望、虚妄与信仰——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审美理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2期。
长篇小说叙事中的声音问题,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3期。
裸舞的精灵,文学评论,1996年1期。
白银时代的遗产,读书,1998年8期。
论情感的修辞学,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6期。
论叙事的整体性,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3期。
零档案:词语的集中营,作家,1997年6期。
我们内心的
土拨鼠——胡宽论,作家,1998年9期。
酒的诗学,南方文坛,2000年1期。
一个时代的文学病案,当代(
台北市),2001年1期
文学与民间性——
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南方文坛,2001年6期。
当代中国的都市经验,南方文坛,2003年1期。
青春小说及其市场背景,南方文坛,2004年6期(新华文摘转载)
镌刻在疤痕上的文字:
凯尔泰斯·伊姆雷的小说,人民文学,2004年2期。
文化实践与符号等级,文艺研究,2005年3期。
乡土社会中的婚姻与性爱,花城,2005年1期。
乡村的游戏和玩具,天涯,2006年4期。
中国当代文化的基本格局,World Literature Today,2007年7期。
批评与介入的有效性,文艺研究,2008年2期。
80后的生存状况、价值取向和想象方式,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11期
文学与城市的恩怨,南方文坛,2008年1期
贪婪世界里的现代孤儿,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11期
垃圾与黄金:中国当代文学评价中的两个极端,CHINESE LITERATURE TODAY(USA),2010年春季号
当代汉语文学中的边疆神话(合作),文艺研究,2011年2期
当代非虚构叙事作品的文学意义(合作),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2期
囚笼中的文学,读书,2011年9期
古诗的遗传基因与新诗的遭遇,现代文化与文学,2011年7月号(第九辑)
张爱玲与现代中国的隐秘心思,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5期
废名的小说及其观念世界,新国学研究,2012年6月(8辑)
发生学的
意识形态阐释:大众
文化研究的新
范式,探索与争鸣,2012年5期
莫言的意义和研究的歧路,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12期
当代文学的精神裂变(合作),(文艺报)新华文摘,2012年22期
小清新的审美趣味和生活姿态(合作),文化研究,2013年(14辑)
时代精神状况的一个侧面,探索与争鸣,2013年3期
科研项目
当代北京作家与城市经验研究(北京市“十一五”社科基金项目)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史(4卷)(“985”高校自主项目)
获奖情况
2012年张柠获北京市2012年度教育科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3年度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教学优秀教师奖
2007年获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优秀书评奖
2004年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00年获《作家》杂志社“1998—1999年度诗论奖”
1999年获第6届“广东省
鲁迅文艺(文学研究)奖”
1998年获第11届“广东省新人新作(文学研究)奖”
文学作品
《三城记》
一部书写“80后”成长史的长篇小说,聚焦主人公顾明笛的命运变迁。同时直面当下中国城市生活,以此为原点辐射社会各个阶层的生存和精神状况。
《幻想故事集》
评论家张柠的中短篇小说集,由“罗镇轶事”、“
幻想故事集”和“旷野集”三部分组成。张柠在小说中重构了一个生机勃勃但又暗潮涌动的民间生活——一座具有原乡意义的小镇“罗镇”,那里有难以言说的爱与无常;同时又创造出一个现代性人物“安达”,以他的都市漫游和奇异经历,探讨了当代青年在城市化进程中所经历的自我怀疑和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