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牧人之子》由
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7年出品。该片由
朱文顺、
广布道尔基联合执导,
王心刚、格根塔娜、朝鲁、树海、马占华、
李颉等领衔主演。影片讲述了描写复员军人
德力格尔回乡带领牧民修水渠,并与官僚主义者和本位主义者作斗争的故事。
在
内蒙古自治区某地一个小村,银河村分布在银河两岸,
山西省的几个小组占有丰美的牧场,河西的几个小组却严重缺乏牧场,过去,他们赶着部分牲畜到河东“敖特尔”(放牧)。解放后,政府实行牧业
经济政策以来,牧民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牲畜的头数也发展了几倍,牧场逐渐不够用了。生产的发展需要扩大牧场,又受到远景教育的鼓舞,于是,他们积极响应兴修水利、扩大牧场的号召,强烈要求将现有的银河引向银河故道,以便扩大缺乏水源的巴彦塔拉天然大牧场。复员军人德力格尔被任命为银河村的村长,银河村是他的故乡,这里有他的亲人、朋友和未婚妻格根涛娅。德力格尔代表群众要求,请示区长批准他们将银河引向故道。官僚主义的区长却怕负责任,不敢批准。但在德力格尔的耐心说服下,最后还是同意了。于是,一场向自然斗争的新兴事业就在这个村开始了。参加这个新事业的成员是很复杂的:有正确执行党的政策、为群众利益而奋不顾身的老民间艺人、村党支部书记特戈希老汉;也有急躁偏狭的青年胡和巴日;在目前占有好牧场,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集体长远利益的富裕户阿尔斯郎和吉尔嘎拉;也有品质恶劣,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副村长阿木嘎……这些人对待这一新兴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必然产生的困难,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富裕户阿尔斯郎等人,由于怕修成河以后搬至巴彦塔拉大家一起使用牧场,害怕自己吃亏,所以不顾羞耻,抓住了阿木嘎在爱情上的弱点,利用了他的副村长的职务,使阿木嘎成了反对修河的先锋。他们这种反集体的活动也暂时掀起了部分群众对修河的不满和动摇,对德力格尔和特戈希等人的积极性给了相当严重的打击,更严重的是挑起了干部之间的矛盾。
德力格尔因对群众的估计过高而受到挫折,工作上遇到了意外的困难,爱情上也产生了误会,一时抬不起头垮了下去。但他终于在党支部书记特戈希老汉的批评鼓励之下,跌倒了又爬起来,这也使他终身受益。这时他们又遇到了天灾,修好的河坝被暴风雨引起的
山洪冲破。官僚主义者卜仁区长以简单粗暴的态度撤换了德力格尔的村长职务。德力格尔代表着群众的愿望,仍要求坚持重修河坝,因为它是关系着银河村牲畜发展的大问题。怕负责任的卜仁,片面听信阿木嘎的话,坚决不批准。曾一度因误会与
德力格尔产生隔阂的格根涛娅来找德力格尔,他俩重新和好,这给了德力格尔一股力量。村党支部书记特戈希又来找他,在他工作上给了很大的支持。在党的支持和教育下,德力格尔请示了上级旗委,旗委对修河一事很重视,并给予了精神和物质的支持。德力格尔重新带领大家终于修成了河。银河村的村民,跟随着银河的水走上了新的牧场。
电影《牧人之子》是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后拍摄的第三部以蒙古族题材为表现内容的影片。编剧兼导演的
广布道尔基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
蒙古族导演,《牧人之子》是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从而开创了由内蒙古自己的民族导演拍摄自己民族电影的先河。影片描写的是银河村的人们为使本村的牧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兴修水利、
引河入场的故事。
《牧人之子》插入了很多蒙古族歌曲,像《见了姑娘就轻松》、《蔚蓝的天上飘着白云》等。这些民族传统歌曲在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渲染性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影片的民族特色。
广布道尔基(1926—2002),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
蒙古族导演。1926年生于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蒙古族。艺名广道。1946年在内蒙古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任演员,1947年毕业于东北军政大学政治系,后任内蒙古文工团演员、导演,曾经在电影《
内蒙人民的胜利》中成功饰演蒙古族战士孟和巴特尔。1955年调入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7年,广道在
朱文顺导演的影片《
寂静的山林》中担任副导演。同年,他开始与朱文顺联合导演影片《牧人之子》,从此开启了他的电影导演生涯。1962年,
广布道尔基调入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任导演,1966年,又调入内蒙古歌舞团任话剧导演,1977年,他重回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2002年,病逝于长春。
从“长影”副厂长
宋江波和“长影”集团艺术中心送的挽联中,我们能够窥出广道生前的的创作情况。挽联曰:“乘《东风》赴《前哨》问《牧人之子》《客从何来》,答曰《我们是一代人》共创辉煌,除《暗礁》喊《哈啰》看《家务清官》《父女情》深,同歌《
刑场上的婚礼》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