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是2010年设立的,授予70岁以上、在计算机领域有卓著成就和巨大贡献的资深科技工作者。
简介
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于2010年设立,简称:
中国计算机学会夏培肃奖终身成就奖,授予70岁以上、在计算机领域有卓著成就和巨大贡献的资深科技工作者。该奖候选人由CCF理事长会议推荐,CCF奖励委员会评选,每年一次,每次不超过2人。
获奖情况
(按年份降序排列)
2015
2015年度“CCF终身成就奖”授予了CCF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倪光南和CCF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周兴铭,以表彰他们的为中国计算机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CCF名誉理事长李国杰CCF副理事长、
腾讯控股副总裁
王巨宏女士为获奖者颁奖。
2014
在知识工程和基于知识的
软件工程方面做了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是中国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设计并主持研制了知识工程语言TUILI和大型专家系统开发环境”天马“,首次把异构型DAI和机器辩论引进
人工智能领域,发表了国际上第一篇异构型分布式人工智能文章。研究出基于“类自然语言理解”的知识自动获取方法;并开发出基于知识的应用软件自动生成技术,在艺术创造领域内发展了人工智能技术。
提出把软件中所含知识从软件中分离出来,形成可商品化的知件,使硬件、软件、知件三足鼎立,并提出一套相应的技术和方法。
曾长期担任
中国计算机学会夏培肃奖会刊《
软件学报》执行主编,全国名词委
计算机术语审定委员会主任,CCF名称审定工委顾问。
1978年,在清华大学参与创建了“
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研究方向,并一直从事该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990年,创建“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担任主任。
与
张铃教授一起,将数学方法引入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小波分析与模式识别等多个领域从事研究工作。提出基于统计推断的启发式搜索,基于拓扑的空间规划,基于关系矩阵的时间规划,以及基于规划的神经网络学习等新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人类求解问题的特点,提出问题求解的数学模型-商空间模型及其相关理论,有效地降低了计算复杂性,为多粒度计算提供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中英文专著4部。从事教育57年,热爱教育,教书育人,共培养博士生60多名。
2013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0世纪60年代,作为有线600/1200波特及无线600波特数据传输设备的主要研制者之一,担负研制我国“东方红”号卫星的无线信道数据传输系统研究任务,获得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奖励。
80年代,从事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数字交换网络的理论模型与交换机的测试诊断算法。研制出我国第一台“DS-2000程控数字市话交换机”,获国家科技进步
一等奖。
90年代,创建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开始网络智能化的研究,主持研制我国第一套智能网系统,由此成果辐射的产品已占国内固定电话智能网市场90%以上,并将国外产品排除出中国市场。
21世纪,开始关注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致力于在二者的基础上发展融合的、个性化的、丰富多样的服务,已成为中国服务计算领域的领军人物。
指导的百余名博士、硕士已成为中国
计算机通信领域骨干,其中有
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世纪60年代初期,带领小组开始研究Algol 60语言。1963年与合作者提出新语法模型—P语法,以刻画
ALGOL 及类似语言的语法。60年代中期,主持研制出国内最早的实用高级程序语言BCY,并先后在119机、109机、015机等机器上实现了相应的编译程序及其它系统软件,其间,他找到了后来被国际上称为“LL文法”的条件和自动生成语法矩阵的方法。该
编译系统在国家重大科研事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70年代末期,提出用
计算机设计高质量汉字字形的参量图形学方法及实现技术,并研制出汉字字形设计系统 CCDS。
80年代中期,他率先在国内开展软件复用技术研究,实现国内第一个可复用软件设计系统。
90年代以来,他提出基于复用的文法推断方法,和提出一种新的
递归函数理论:上下文无关语言上的递归函数CFRF。
研究成果先后获得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
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
长期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他曾担任第三、四届
中国计算机学会夏培肃奖理事,并长期担任CCF会刊《
计算机学报》主编。
2012
我国
计算机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
上世纪50年代末,参加了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的研制。
70年代,主持研制了国内首台双处理器结构的
大型计算机;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首台
标量亿次巨型机的研制,主持从工程上实现了多处理并行的体系结构。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领导开展我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机的研制,确定了采用国际通用处理器、向大规模并行计算机发展的研制路线,使该机研制完成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90年代,出任“神威”
超级计算机的总设计师,创造性地融合国际上多种先进设计思想,大胆采用了超前、创新的体系结构,领导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研制出两代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超级计算机,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长期以来,培养了一批计算机工程技术的青年专家。他们中多人成为中国科协“求是”实用
工程奖、
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的获奖者,有的成为工程院院士。
汪成为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科学家,战略家。我国军用
计算机及软件、仿真、建模和军用信息应用系统的早期研制者和组织者之一。
1986年起,参加了国家863计划的战略研究和筹划工作,任863专家委员会委员及智能计算机专家组组长和国防973计划和国防863专家顾问组成员。
在1997年就战略性的指出:基于网络的虚拟计算环境是未来的服务端,而基于网络的普适化算通机是未来的客户端。
在2004年提出了对新世纪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思考:网络技术将发展为协同计算、多媒体技术将发展为虚拟现实、面向对象技术将发展为面向智能体技术、嵌入技术将发展为普适技术。
2008年提出:“需求牵引、技术推动”将促进软件的发展,需求关注点的转移将导致
软件技术途径的转变。软件技术的发展将从Know How 转向Know What。
2010年,在机器人与智能信息系统领域,提出:未来的人机系统的研究重点,将从以往的“人在回路中”发展为“回路在人中”,广义信息和广义回路中的异构信息感知和融合将是未来的关键技术。
长期以来,主持完成了多项国防科技、863和973计划等任务的研究工作。在中国信息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两次(第一获奖人)、获
何梁何利基金奖,被授于“全军英模荣誉证章”。
2011
南京大学教授,中国
计算机软件开创者之一,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评议组成员,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计算机顾问,
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计算机教材编委会主任。《
中国大百科全书》计算机软件分支主编。
1965年,领导由南京大学与华东计算所组成的研制组,在国内自行研制的J-501机上研制出中国第一个
ALGOL编译系统。
1977年,倡导并主持研发系统
程序设计语言,在655机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自编译语言的软件自动产生系统NDHD。
1979至1981年,参加了ALGOL、
COBOL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1979年,与
仲萃豪、
杨芙清合作,研制出通用系统程序设计语言XCY。
是我国最早的两位
计算机软件博士生导师之一,培养出我国第一位软件学博士。先后招收24名博士研究生,只有16人毕业,淘汰率之高,国内实属罕见。他的学生如今均已成为各单位骨干,其中有
长江学者,有
美国总统奖与ACM杰出科学家奖获得者。
杨芙清院士
计算机软件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北京大学教授,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软件工程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软件与微电子学学院理事长。
长期从事系统软件和
软件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
中国软件领域奠基人之一。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百万次
集成电路计算机150机操作系统和第一个全部用
高级语言书写的操作系统,率先倡导软件工程研究,主持了历经多个五年计划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鸟工程,在软件工程化、工业化生产技术和环境方面实现突破,推动了中国软件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倡导和推动成立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并担任系主任16年,带领该系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创办了中国第一个
软件工程;提出“人才培养与产业建设互动”的理念,创建了以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示范性软件学院。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建了北京大学软件工程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获国家及部委级
科技成果奖1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著作5部,撰写教材8部,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150余名。
2010
中国
计算机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56所所长、总工程师,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计算机顾问,
国家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委员等职。
上世纪50年代末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在此后的35年中,先后组织领导并亲自参加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电子管、
晶体管到大规模
集成电路各代计算机的研制。
70年代中期,在他的领导和直接参与下,率先在我国开展多处理并行计算机系统的探索与研制工作,1985年研制成功亿次巨型并行计算机系统,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
特等奖。由他主持撰写的《中国计算机学会关于发展我国大型通用机的建议》和主编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在我国计算机界有很大影响。
上世纪50年代,作为中科院计算所训练班业务负责人和主讲教师,为培养了我国最早的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0年她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她在高速计算机的研究和设计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如用于石油地震数据处理的高速阵列机150-AP、最大时间差流水线设计原理等。她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计算机学会的学术刊物,先后创办了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学报》和《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她培养的40余名硕士和博士中,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