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边镇
贵州省平塘县下辖镇
塘边镇,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地处平塘县城西南部。
民国初期属大塘县。1991年,原塘边乡、清水乡、塘泥乡合并为塘边镇。截至2020年6月,塘边镇下辖1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湾子村。截至2018年末,塘边镇户籍人口31041人。
截至2018年末,塘边镇有工业企业26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71个。
历史沿革
民国初期属大塘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塘边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塘边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设塘边联保。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复设塘边乡。
1956年,设塘边乡、清水乡,属克度区。
1958年,设塘边、清水2管理区,属丰收公社。
1961年,分设塘边、清水2公社。
1963年,克度区辖塘边、清水、塘泥等公社。
1983年,撤销公社改称塘边乡、清水乡、塘泥乡。
1991年,原塘边乡、清水乡、塘泥乡合并为塘边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民国二十年(1931年),辖铜安镇、兴隆乡、会文乡。
1991年,辖24行政村、138村民小组。
2004年,24行政村合并为10个。
2011年末,辖青山、清水、双河、新街、新风、湾子、兴隆、新建、塘泥、新店1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38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塘边镇下辖1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湾子村。
交通运输
罗甸县边阳镇平塘县、克度公路穿越塘边镇全境,全镇村村通公路。2011年,全镇有客运汽车3辆。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塘边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9个,农家书屋10个,藏书2万册。
2011年末,塘边镇有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265户。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6%以上。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塘边镇有初中1所,在校生977人,专任教师5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1.5%,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187万元。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塘边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0个;病床10张。专业卫生人员1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7万人次。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6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36万人,参合率87.2%。
2011年,塘边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户,人数26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884户,人数7159人。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塘边镇有邮政代办点1个。电信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214门,固定电话用户1200户;移动电话用户3017户,宽带接入用户350户。
2011年末,塘边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2千米,自来水普及率46%。镇区道路两侧铺设排水管道米。
历史文化
塘边镇地名因老场坝桂花树旁有一口大池塘而得名。
乡镇介绍
塘边镇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平塘县西南边陲,建并撤时由塘边、塘泥、清水三个小乡合并而成,东北与克度、西北与惠水县抵季乡羡塘镇,南面与西部分别与罗甸的董架乡栗木乡为邻。距县城92公里,离省城贵阳126公里,有平塘至罗甸公路穿越全境,往南与边阳可达惠水、贵阳等地。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塘边镇辖区总人口32364人。另有流动人口1056人。总人口中,男性16374人,占50.6%;女性15990人,占49.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1684人,占67%;有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共10680人,占33%。2011年,人口出生率12.25‰,人口死亡率6.75‰,人口自然增长率5.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66人。截至2018年末,塘边镇户籍人口31041人
经济发展
该镇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小麦、高粱、小米、番薯、大豆、花生、油菜籽、葵花籽、辣椒等;水果主要有柑橘属葡萄、柿、桃、李、枇杷、杏等;林产品有油桐籽、木油籽、盐麸木、棕片、笋干、核桃、板栗、木材、茶叶、杂竹等;水产有鱼类。非农行业开展的项目主要有砖瓦、生石灰烧制,农副产品加工和商业经营。
该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累计完成7762.24万元(90价,下同),其中:农业产值4238.95万元,占54.61%;林业产值731.6万元,占9.43%;牧业产值3321.44万元,占41.37%。
200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786.09万元,比上年增长14.2%,比1998年增长2.23%。粮食总产量累计完成30048.12吨。
2011年,塘边镇财政总收入466.79万元,比上年增长7.6%。
截至2018年末,塘边镇有工业企业26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71个。
2011年,塘边镇生产粮食1.11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为主。2011年,牛年末存栏3018头,生猪年末存栏11812头。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550万元。
2011年,塘边镇电信业务收入70万元。
基础设施
目前,全镇10个村全部通电话,有86个自然村通自来水,136个组通公路,村级公路里程已达210公里,10个村村“两委”办公场所也全部通公路,相关办公设备基本配齐。全镇有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10所,有中学1所,中心完小5所,村级完小6所,教学点3个,在校中小学生总数3757人,其中:小学生2555人,中学生1202人。全镇共有集贸市场2个,农贸市场1个。
旅游资源
塘边天坑群景区
打带河天坑旅游示意图打带河天坑群距离平塘县塘边镇18公里,天坑深543.2米,南北走向长度约1800米,东西走向长度约1700米,底部面积约80万平方米。按照天坑类型划分标准,是世界最大的天坑,天坑四周是悬崖绝壁,原始森林茂密,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具有重要的科学考察和旅游价值,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在打带河天坑四周分别有安家洞猫底坨天坑、倒坨天坑、瑶人湾天坑、音洞天坑、打赖坨天坑等12个,其深度均超过300米以上,形成了以打带河为中心的天坑群,范围约2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为1137米,最低海拔为548米,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打带河天坑群完全是一个原始的、繁茂的、神奇的世界。生长的原生植被主要有:壳斗科樟科、玄布依族“六月六”对歌节参科、金缕科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白冠长尾雉鲮鲤、獐等;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有:大灵猫小灵猫、红腹长锦鸡、岩羊、山羊等十余种。
塘边镇打带河天坑以及天坑群,有待地质专家、探险队员的考察和论证,逐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下一步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中国乃至世界级的“天坑博物馆”,“世界自然遗产”。
特色旅游清水布依族“六月六”对歌节
“六月六“歌节”是布依族同胞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布依族青年男女对唱情歌互诉衷肠,所以这一节日又被称为“布依相亲节”、“布依对歌节”。
战略投入
1998年以来,该镇结合所处地理位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出并施行了“以市场为龙头,以基地为两翼,以基础为后劲,以科学教育促兴镇”的战略举措,对塘边镇集贸市场和清水市场进行了长远的规划,加大跑上力度,共争取集贸建设资金100多万元,拓展了第二条街道,新修了农贸市场,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并全力以赴争取早菜基地、柿子基地的省州立项,扩大了种植面积,积累了种植经验和技术,5年共种植早菜1万多亩,总产量2万多吨,清水和环山两基地早菜种植有重大突破,其中环山10多户人家通过种植早菜实现户均5000元以上,成为早菜种植的领头雁。柿子种植2万多亩,共20多万株,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望产生极好的经济效益,成活率80%以上,目前已有部分挂果,三年后可望获得丰收。5年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累计投入资金235万元(包括群众投工投劳),修建公路23公里,改善路面15公里,修建大桥2座,修建小窖200多个,解决灌面2千多亩,解决照明1千多户3586人,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教育质量显著提高。通过几年努力,该镇经济社会呈现良性发展好趋势。
扶贫开发
塘边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五年规划(2010年-2015年)
塘边镇位于平塘县县西南边陲,距县城92公里,离省城贵阳126公里,县道平塘至罗甸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195.3平方公里,共辖10个行政村,138个村民组,2010年末总户数6861户,总人口3.05万人。境内地势起伏,除清水村、双河村、新街村、湾子村、兴隆村、塘泥村等一部分组座落在坝区外,其余部分座落在山区。2010年底,全镇10个行政村完成了通村公路,通组公路136条,村级公路里程达210公里,有86个自然村寨安装自来水,所有村级公路全为泥路,交通仍不方便,极大地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村级文化活动一片空白,难以丰富地方文化精神生活;绝大多数农户尚未安装自来水;农业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和文化生活设施亟需投入改造。为此塘边镇根据县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相关文件要求,以“政府引导、科学规划、民主决策、量力而行、群众主体”的思路,结合塘边镇实际,编制了《塘边镇2010年—2015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五年规划》,以便于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以农民自愿投工投劳为基础、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广泛争取各方支持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快村内道路、小型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农村人畜饮水、村容村貌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步伐。
基本原则
(一)民主决策,筹补结合的原则。“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必须尊重民意,坚持农民自愿,量力而行,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投资投劳为前提,政府给予奖励补助,使政府投入和农民自愿投资投劳相结合,同时妥善处理好农民的积极性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二)直接受益,注重实效的原则。“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必须考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加大规划指导力度,重点支持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
(三)规范管理,阳光操作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投资投劳方案的制定、村民议事过程、政府奖补项目申请、资金和劳务使用管理程序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群众监督。
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财政奖补工作,推动村内道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人畜饮水、村容村貌整治为一体的村内公益事业建设,用五年的时间,使全镇绝大部分自然村寨的村内道路基本实现硬化,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跨上新台阶。
规划总体情况
全镇10个村五年共规划了116个工程项目。
具体分类:
一、交通类
1、清水村通组道路硬化5条,共16公里,
即:落汪至岩脚3公里;
清水场坝至成望田坝3公里;
播结至上打拉2.5公里;
黄腊田坝至播绕3公里;
成望田坝至屯头1.5公里;
连户道路硬化18个组,分别为罗家组、巴烟组、上打拉组、落汪一、二、三组、屯头组、播结一、二组、黄腊一、二组、马懂组、大岩脚组、岩脚新寨组、播绕组、巨木组、署牙组、桥头组(清水市场)。
2、新街村通组道路硬化2条,共5公里,
即:燧石坳至摆哨2.5公里;
滕家至下组2.5公里;
连户道路硬化7个组,分别为新街上下组、旁同大寨组、摆哨组、旁同上下组、平河大寨组。
3、双河村通组道路硬化2条,共6公里,
即:清水至大寨4.5公里;
拉干至西结1.5公里;
连户道路硬化6个组,分别为播甲一、二组、蛇屯组、打金上、下组、新寨组。
4、湾子村通组道路硬化3条,共6.5公里,
即:坎脚至地坝2公里;
新寨主公路至冗牛2.5公里;
营盘路建设2公里;
连户道路硬化4个组,分别为坎脚组、地坝组、谭家组、半坡组
5、塘泥村通组道路硬化3条,共6.5公里,
即:巴茅冲至党吉2.5公里;
坝冗至黄土1.5公里;
惠家至田坝2.5公里;
连户道路硬化6个组,分别为党吉组、洞口组、黄土组、小寨组、田坝组。
6、兴隆村通组道路硬化2条,共4.5公里,
即:塘边至拉龙2.5公里;
拉骂至新街下组2公里;
平塘县塘边镇
连户道路硬化8个组,分别为兴隆一、二、三、四组、拉骂组、兴隆上、中、下组。
7、新店村通组道路硬化3条、共5公里,
即:打石坳至摆浪1.5公里;
新店小学至摆乃2公里;
田家岩脚至黄泥堡1.5公里;
连户道路硬化8个组,分别为下寨组、店子组、大岩边组、懒扳凳组、上坝组、打朗组、沟边组、坡脚组。
8、新建村连户道路硬化3个组,分别为打鸟组、易里组、摆长组。
9、青山村通组道路硬化2条,共4.5公里,
即:播袜寨至拉袍2.5公里;
播袜至交岗2公里;
连户道路硬化1个组,即播挖组。
10、新风村连户道路硬化3个组,分别为上院组、下院组、牛坪组。
二、文化活动场所
共修建文化活动中心5个,分别为新店村坡脚组、清水村上打拉组、双河村播荡组、湾子村、塘泥村。
三、水利类
农村人畜饮水建设25个组,1077户,4248人。其中:
1、双河村:西结组32户,122人;
拉干组36户,144人;
平腊组38户,152人;
播荡组29户,116人;
蛇屯组50户,200人;
播甲一组33户,132人;
播甲二组31户,124人;
大寨组70户,280人;
打金上下组110户,440人;
新寨组57户,228人;
小田坝组13户、52人;
2、新建村:打鸟组42户,153人;
大塘组43户,160人;
河边组13户,61人;
易里组40户,156人;
摆长组46户,180人;
石板组36户,157人;
拉落组13户,65人;
高王组18户,60人;
盖上组42户,150人;
麻翁组46户,157人;
楼梯岩组20户,85人;
3、新街村:大寨组80户,360人;
翁桃组71户,285人;
4、青山村:交令组68户,229人;
通过这些工程的建设,塘边镇落后的基础设施将得到极大的改善,村级道路、村容村貌、将得到整治和优化;广大 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将得到极大的充实,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将迈出坚实的步伐。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塘边镇地处平塘县城西南部,东、北与克度镇相连,西、南分别与罗甸县董架乡董当乡栗木乡交界,西、北分别与惠水县抵季乡羡塘镇毗邻。辖区总面积195.2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塘边镇地处黔南山原狭谷区,地形以山地为主,间有盆地、丘陵、台地。平均海拔840米。地势平缓、地面起伏不大,多为石灰岩溶蚀山地,间有砂页岩侵蚀山地。
气候
塘边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7度。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年平均297天。
水文
塘边镇境内主要河流为霸王河,落差950米,境内为135米;枯水期流量3.7立方米/秒,洪水期流量1250立方米/秒,年均流量43.3立方米/秒;河床宽50-100米,平均比降0.36%。境内有支流塘泥河。
自然灾害
塘边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倒春寒、暴雨、冰雹等。
自然资源
塘边镇境内矿藏资源有煤炭、陶瓷土等;耕地面积2.26万亩
自然资源
全镇平均海拨840米,境内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无霜期长达300多天,年降雨量1240mm。
境内主要有农产品:早熟蔬菜、水稻、玉米、水麦、油菜、高梁、小米、西红市、大豆、花生、辣椒;水果主要有:桔、柿、花、葡萄、桃、李、枇杷等。
塘边镇的打鸟世界级天坑群位于新建村打代河,坑顶最高海拔为1137米,坑底最低海拔548米。其原始森林茂密,洞穴、暗河景观十分壮丽,坑内的生物物种极为丰富。
打鸟天坑群在世界地质自然景观中,具有稀少、奇特、险峻、恢弘、壮丽、秀美的特点,因其奇特的溶洞,记载了海洋向陆地变化的全过程,是除峰林、峰丛、天峻石林、地下河之外的又一特色岩溶景观。打鸟世界级天坑群由打代河天坑、安家洞猫底陀天坑、倒陀天坑、瑶人湾天坑、音洞天坑、打赖河天坑等大大小小12个天坑组成,天坑群范围约20平方公里,其深度均超过300米以上,旅游开发前景可观。
特色产业
平塘县塘边镇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和协会
2011年5月10日,平塘县首个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在塘边镇兴隆村中组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县龙头办主任张学久和县科协主席索少强出席仪式并为合作社和协会揭牌。县农业局、林业局、桑蚕办、养羊办等部门和平塘县圣基茧丝绸有限公司出席了揭牌仪式。
仪式会上,县农头办主任张学久同志、县科协主席所少强同志、县圣基茧丝绸有限公司代表、镇人大副主席张树良同志分别作了讲话,介绍了政府、各部门和公司的帮扶措施和物质、资金保障,为到会的蚕农打下了一剂信心针,坚定了种桑养蚕的发展步伐。
该合作社和协会于2010年12月29日开始筹备,由塘边镇种桑养蚕大户吴贤德等6人发起,组织召开16户蚕农组成的成员大会宣布成立。在县委、县政府、县农业局、工商局、桑蚕办等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合作社于2011年1月5日得到了正式文件批复,并依法经县工商局注册登记,注册资金为96.329万元。
合作社和协会成立的宗旨在于为蚕农提供种桑养蚕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社会生产服务,推进桑蚕产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地方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高种养农户的经济收入。合作社和协会采取“公司+合作社+社员”的种养模式发展,目前共有成员16名,2011年预计社员创造产值将达到30万元以上。
塘边特产
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称之为“水中活化石”。
鲟鱼系现存的古老生物种群,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素有水中“熊猫”之称。
鲟鱼以其奇特的体形而被作为观赏鱼饲养。鲟鱼的头呈犁形,口下位,尾歪形,体背5行骨板。其幼鱼与成鱼均具观赏价值,其中史氏鲟(分布于黑龙江省)自人工繁殖成功后,其幼鱼已正式作为观赏鱼进行人工饲养。
当前,塘边镇清水村巨组开始养殖鲟鱼,年产量约5000KG。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交通运输
社会事业
历史文化
乡镇介绍
人口民族
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
旅游资源
战略投入
扶贫开发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目标任务
规划总体情况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特色产业
塘边特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