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镇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辖镇
龙湾镇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西部,总面积126.4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和1个居委,197个村(居)民小组。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龙湾镇常住人口为19965人,主要为汉族。龙湾镇南药资源优势明显,南药产业已初具规模;全镇南药种植面积达5.2万亩,有野生的南药品种300多种,规模化种植南药36种。龙湾地属著名的云开大山山脉,山势险峻;镇内有风光优美的罗定风车山、3A级的龙湾生态旅游区、万亩南药观光园等旅游资源。2018年,龙湾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9910万元,工业总产值4379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2.8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亿元,完成财税收入255万元。2017年,被广东省林业局评为“广东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18年,被广东省专业镇发展促进会评为“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南药)”。龙湾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东部与泗纶镇接壤,南连分界镇,西部与信宜市为邻,北部与加益镇相连。省道S352线贯通龙湾镇全境,距罗定市城区53公里。
历史沿革
龙湾镇原称扶合镇,在唐至五代十国镇南县地,北宋开宝六年(973年),镇南并入泷水县管辖。明万历五年(1577年)至清末属西宁县镇南都,民国3年(1914年)西宁县易名郁南县,扶合属该县第十二区。
民国37年(1948年),第十二区易名镇南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4月,镇南乡改隶郁南县第七区。1957年1月划归罗定县管辖,1958年属加益公社,1961年6月从加益公社分出,设扶合、旗山两公社。
1963年10月合并为扶合公社,1983年撤销公社改设扶合区,1986年11月撤区改设扶合乡,1992年12月撤乡改设扶合镇。2005年11月12日更名为龙湾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湾镇位于罗定市西部,中心区位于东经111°12′,北纬22°41′,西南部与信宜市为邻,东南部与泗纶镇接壤,西北部与加益镇相连。全镇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圩镇面积2.5平方公里,距罗城仫佬族自治县52公里。
气候
龙湾镇全境属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19℃,降雨量1650毫米,无霜期345天。
地貌
全镇地貌属罗定红盆西段低山、丘陵区,属 云开大山山脉山地,是高寒山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镇有耕地面积14928亩,其中水田9800亩,旱地5128亩,山林面积141862.5亩,其中生态公益林69650亩,山地资源丰富,是较典型的山区镇。
水资源
龙湾镇共有水库2个,建有小水电站14座,总装机容量3655千瓦。
风能资源
广核罗定亚婆髻风电场项目位于罗定市龙湾镇亚婆髻山,总投资5.04亿元,共有26台发电风机正常运行。2013年9月,该项目26台发电风机全部吊装完成,全部带电并网并投产运行,2017年累计上网电量约6995万千瓦时。
行政区划
2013年,龙湾镇政府驻扶合圩,辖上赖村、旗垌村、榕木村、永乐村、双合村、中安村、垌旺村、大石村、棠棣村、金充村、南充村11个村和龙湾社区1个社区。
人口民族
2008年末,全镇总人口3303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38人。2014年末总人口35186人。全镇大部分为汉族,占人口98%,兼有壮族瑶族等。
2018年底户籍总人口35801人,大部分为汉族,占人口98%,兼有壮族和瑶族等
截止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19965人。
经济
综述
2008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820万元,比2007年增长11%;完成工业总产值1093万元,比2007年增长6.9%;完成农业总产值8637万元,比2007年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4844元,比2007年增长11.2%。两税完成85万元;超额完成13.3%。
201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5665.1万元,比2013年增长65.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00万元,比2013年增长36.46%;农村人均纯收入8850.7元,比2013年增长10.1%。完成财税(地方库)收入333.794万元,比2013年增长25.96%。
2017年,龙湾镇实现工业总产值9453.85万元,农业生产总值2076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754.7元,财税收入242万元。
2018年,龙湾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9910万元,工业总产值4379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2.8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亿元,完成财税收入255万元。
第一产业
龙湾镇主要农产品有木薯、玉米、泸州桂圆、三华梨、蔬菜、蚕桑、氹(dàng)仔鱼、山地鸡、山猪、南药,形成特色的农业产业生产基地。
龙湾镇历来有种植南药的传统。采取“政府+科研+龙头+基地+市场+农户”的模式发展南药种植。以“十里南药长廊”基地为基础,辐射带动100%村居委和100%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入社务工、自种南药等途径参与南药产业发展。至2018年底,参与种植的农户近6000户,2万多人,种植南药广藿香1370亩、肉桂4305亩、八角9841亩、益智2109亩、郁金1276亩、金丝皇菊2000亩及土沉香、杞子、巴戟蕺菜黑老虎走马胎等南药共4万多亩,每亩林地普遍有4000元以上收入,年均经济效益远超过一般用材林。全镇有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12个,南药企业5家。
2017年龙湾镇建设产业精准扶贫暨养生万亩南药种植示范基地。至2018年底,该基地累计投入约3600万元,打造七大园区种植板块,并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因地制宜地创造“药用+茶+食材+景观”种植、高中矮复合式种植、林下种植和短、中、长期相结合等多种种植模式,累计30种南药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其中基于中医药文化主题“金花御景园”初具规模,预计至少可吸引20万名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带动第三产业效益5000万元以上。同时,该镇建设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的南药种苗组培中心,配套800亩大田种苗繁育基地。
2018年全镇输出南药12000多吨,种苗5000万多株,南药产值9961万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3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18元。
第二产业
该镇铸造业历史悠久,所铸造的保健铁曾远销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等地,1993年年产100多万口,产值1000多万元。2003年,该镇有以铸造、塑料、五金、水电、竹木加工、造纸锡矿开采等资源型行业为主的镇办企业6家、村办企业5家、民营企业82家。2003年工业总产值7846万元,是1980年73万元的107倍。
2008年,有镇办企业4家(主要为水电站),年产值6427万元;村办企业7个,总收入117万元,纯收入32万元;民营企业(含股份制)82家,主要有投资3000多万元的龙湾生态旅游区等。全镇初步形成以生态农业及旅游业为主,水电、竹木加工、林化加工、食品、造纸为辅的资源型工业体系。
第三产业
2008年,全镇有集贸市场1个,中型超市2个,个体、私营企业86家。
交通
2003年起,改造省道荔朱线公路,2004年工程全面完成。2005年,完成龙湾旅游大道6公里公路建设,投入资金250万元。2006年,完成龙湾至上赖11.2公里公路建设,投入资金246万元;完成龙湾至双合下云3公里公路公路建设,投入资金57万元。2008年,完成金充至公心坑1公里公路公路建设,投入资金20万元;完成垌旺至沙瓮2.9公里公路公路建设,投入资金60万元;完成棠棣至瓦屋1公里公路建设,投入资金15万元。省道广海北线从镇内通过,并有公路连接相邻各镇,镇通村公路22.50公里,已实现硬底化。
社会
基础设施
龙湾镇政府驻扶合圩,距罗城仫佬族自治县50公里。1979年时,扶合圩只有1条泥泞狭窄、凹凸不平的旧街道,面积0.80平方公里。从1996年开始,镇政府陆续对旧街道进行改造,并于1996年开始建设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的商住两用的新街。2003年,圩镇面积扩展到1.5平方公里。
2003年~2008年,共投入圩镇建设资金300多万元。2003年投入50万元安装路灯,投入100万元新建市场1个。2005年,投入50万元实现圩镇通道全面硬底化。2008年,新建垃圾池一个,新村一个,圩镇面积增加到3.5平方公里。
水电:2006年,全镇自然村村村通电。2008年,全镇没有无电户,农村到户电价每千瓦时0.75元。有水库两座,自来水厂1间,自来水厂用户389户;有桶装水生产线一条,可产桶装水600桶/每小时。
电信:2008年,镇设电信分公司,有干部职工6人。2008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334门,电话装机3250台。
邮政:2006年邮政电子化系统于投入使用。2007年12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在圩镇开设沟通100服务厅,有干部职工7人。2008年开通实时监控系统和ATM柜员机自动取款业务。镇邮政支局有干部职工5人。
教育
2008年年底,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校1所,完全小学12所,教学点4个。全镇校园面积78160平方米,建筑面积36578平方米。有教职员工297人,中学在校生1701人,小学在校学生2848人,幼儿园在园324人。
2008年,全镇有幼儿园2所,其中龙湾镇中心幼儿园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有教学班5个,教职工10人,在园幼儿185人。宝穗幼儿园建筑面积350平方米,有教学班4个,教职工8人,在园幼儿136人。
科技
2003年,镇马鞍电站投入100万元进行技改。2005年,旗垌电站投入200多万元进行技改。2008年,在旅游区建设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1个。
文体
2003年,镇文化中心通过省一级站验收。获市“文化建设先进镇”、“广播电视建设先进镇”、“文明镇”等称号。2004年,再次获市“文化建设先进镇”称号。2006年,获罗定市农村文艺汇演三等奖。2007年在镇文化中心举办罗定市西部地区文艺汇演,获“西片文艺汇演一等奖”。2008年,创作粤剧《高歌一曲颂龙湾》获“西片文艺汇演二等奖”,再筹资26万元投入有线电视建设,全镇有线电视用户突破2000户。
体育
2003~2008年,每年举行春节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篮球、乒乓球、象棋等。
卫生
全镇有镇属卫生院1间,乡村卫生站11个,卫生医技人员共49人,全镇有村级卫生站、诊所11间,村医11人。至2008年底,全镇村级卫生站全部通过云浮市审核验收。
2007年,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7015人,赔偿人数1003人,赔偿金额832774元。2008年,全镇参合人数20091人,理赔人数1718人,理赔金额1582588元。
2008年7月,城镇居民医保参保居民148人,参保金额8760元,覆盖率为90%,其中一档12人,二档136人。
旅游
风景名胜
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龙湾镇南充村,为次生原始森林,总 面积为13.1平方公里,山地属云开大山山脉,是广东省最古老的陆地,山势险峻,地形复杂。平均海拔在300-1251.5米之间,地形切割深,多形成“V”形谷。山中林木茂盛,植被层次丰富。
位于景区南北两线峡谷内有有大型瀑布群,整个瀑布群落差为900多米。南线谷地有一道落差近600米的“云开大瀑布”,有落差300多米的“龙湾高瀑”,落差100多米的“蓬蓬响瀑,该大型瀑布群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发现的落差最大的瀑布群。
景区内有至今仍存活有“活化石”之称的国家珍稀野生动物蝾螈和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桫椤,其中有一株高达10米,堪称广东省“桫椤王”。
景区内有明清时期“过山瑶”村落遗址、手工作坊时代的种蓝染池遗址和耕作时代的农家旧址等,还有文物保护单位邓公庙
龙湾生态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省旅游生态示范点”、“广东省最美乡村”等称号。
地方特产
龙湾镇当地农民开挖小鱼塘,利用山溪泉水进行流水养殖的草鱼,在本地俗称为凼仔鱼,是罗定市的特产美食。龙湾镇氹仔养鱼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过山瑶”的先民瑶族人,当时定居于此,喜食草鱼,由于没有面积较大的平缓土地可用作鱼塘,遂在山岭间、房前屋后的田地开挖成小鱼塘(俗称氹仔,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左右,水深1.1至1.2米),养殖的草鱼一般不上市出售,家家户户均养殖,留作逢年时节或招待贵客所用。现已成为一项传统的家庭副业。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村民在鱼塘放上适量的草鱼苗,然后不定期放些青菜、禾本科杂草木薯叶等喂养。凼仔鱼生长周期一般在2年半左右,年长1.5公斤。在养殖过程中采取“捕大留小”或“捕大补小”的措施,及时把达到规格的鱼捕获上市,并补充鱼苗,每口氹仔鱼塘年产鱼35公斤。
由于养殖氹仔鱼全部采用青草和山溪泉水进行流水养殖,鱼在氹仔中生长,犹如回到了天然河流中,无污染,病害少,所以氹仔鱼肉质嫩滑、味道特别鲜美,有别于其他鱼塘养殖的草鱼,这种优势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是鱼生长时间长;其次是鱼长期吃青草饲料;三是长期流动的山溪水水质纯净,没污染;四是氹仔面积小,养分充足;五是养殖品种单一,没有异类的角逐,生息时间较足。
参考资料
罗定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罗定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1-06-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气候
地貌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交通
社会
基础设施
教育
科技
文体
体育
卫生
旅游
风景名胜
地方特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