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砂林氏大宗祠位于
澄海区南砂,堂号“永思堂”,是澄海林氏宗祠中地位与规模较高者。是一处始建于明万历间的家族
聂氏宗祠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迄今已有400余年。宗祠是凝聚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林氏大宗祠
南砂乡林氏大宗祠位于
汕头市澄海区
溪南镇南砂乡西社村(南砂自明时已分东西南北四社,至民国时期仍为一行政村)。是由
福建省入潮的林氏和易祖之八世裔孙于明万历丙午年即1606年始建。
祠堂位于南砂西社。坐东南面西北面,面积约1000平方米。前朝狮子山和
象山县(以前
影壁后有稻田,现已经不存),后倚南澳笔架山。左边是林氏祠祠,右边是七圣宫。
建筑格局为四点金(
潮汕地区传统建筑形式),面阔三间,进深两进,进了大门为门厅,大门左右建有库房,穿过中门是院子,两侧为回廊,正面建八柱单檐歇山式抱印拜亭一座,连接正厅。
大厅梁上悬挂木匾书:“永思堂”,大堂置神,内奉祖先
牌位。左右厢厅挂祖先画像,而左右回廊的墙壁上则镶嵌有
聂氏宗祠历次修缮碑刻、族规及“礼义廉节忠义孝悌”八发石刻,时刻告诫子孙要好好做人做事。
大门大宗祠兴建于明朝神宗万历丙午年(1606),祠址乃南砂
永思堂林氏大宗公和易祖创业养鸭处,因祠堂门楼为青砖垒建,所以俗称青砖祠。清
顺治祠堂为海盗
邱辉焚毁,修复后没多久又在
康熙帝初年斥地政令的执行中再次荒废,数年后
海禁解除再由十世青门公、有楣公等组织重修,之后一直完好,直至清同治九年(1870)
方耀办清乡,祠堂再遭焚毁,后由裔孙有仪公于光绪四年(1878)重建。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废除
科举制度,各地成立新式学堂,时有乡贤林仔肩、林英等创办南砂报国学堂(今南砂报国学校前身),以大宗祠为校址。
1949年全国解放后,经历多次政治运动,
聂氏宗祠祖先
牌位、画像、祭祀器物等皆被毁,屋顶嵌瓷、灰塑、墙壁彩画、祠内
木雕等皆被破坏,两廊被拆毁改建为教室,这种情况直到80年代中期报国学校迁址,祠堂归林氏族人管理,才有所改善。在90年代旅泰裔孙华侨捐款对大宗祠进行简易修,至2002年南砂林氏大宗永思堂联谊理事会决定重修大宗祠,但鉴于资金不足,所以部分被毁木雕与缺失的木雕隔扇门没有修复,2012年新届理事会决定补齐被破坏的木雕与缺失的闪门,并重塑
影壁五彩麒麟(此前所塑麒麟过大,现将其缩小,使“莆岭流辉”石匾及
石雕麒麟重现),并恢复缺失的历代族贤
匾额,修缮工程于2013年冬月完成。
大门石柱刻联: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送青来(宋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诗句,切合当时景致,因祠前有崔涧流过,环绕稻田,远处有狮、象两山为屏障)。
大门厅
对联:唐推天下名家殷少师云仍第一,宋赠闽帮系谱鲁长山姓氏无双,落款:十八世裔孙有仪拜书。
大厅楹联之一:源远流长万里澄江归碧海,春华秋实百年
乔木声青霄。落款;
潮州市知府刘溎年题。
大厅
对联之二:祖德绍明烟文献千秋光豆,孙谋敦典礼冠裳奕世荐馨香,落款:岭东观察使张铣书。
命字(内诗):有
帝辛天命,(以下为青门公续)元裔诞贤圣,先德洽民心,云礽绵福庆,(以下为世忠公续)源深流必长,本固实斯盛,爱国孔称仁,旌忠周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