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铭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顾铭,男,1970年生人,2013年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荣誉称号,2012年获江苏省政府颁发的“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同年 顾铭受邀参加由外交部、上海市政府举办的《中日韩民间艺术交流展》,并展出和田玉籽《人寿年丰》。顾铭善琢玉雕“山子”、“人物”、“山水”。 2012年9月 作品《彩云追月》被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天禄琳琅 当代扬州玉雕艺术》收录,并刊登在封面上;2013年12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三山五园文化巡展》展览,顾铭和田玉作品《散花(花仙子)》入选。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顾铭擅长玉雕人物、山子雕、山水玉牌的创作。其山子雕作品讲究意境,能在小场景中作出大山水的气势,作品富于书卷气,多从古典文学中发现题材,对作品布局的疏密、虚实把握力极强来展现故事情节,体现吉祥如意。
在其父中国玉雕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的教导之下,顾铭不仅很好的继承了中国山子雕“大山之子”的要义,更有所创新,一改传统山子雕过满,过繁的特点,从而追求简约、舒畅。因此,其作品多借鉴中国画的构图、布局,往往为观赏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实为难得。其简约的风格也紧追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
出身玉器世家的顾铭在充分吸收其父顾永骏山子雕创作风格的同时,也不断的吸收借鉴木雕、牙雕、石雕等姊妹艺术的营养,在耳濡目染与刻苦实践中,逐渐奠定自己的艺术风格,并且在创作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工作经历
从艺二十多年来,顾铭创作了大量优秀玉雕作品,这些作品在收藏界均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扬州玉器网根据现有资料整理了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顾铭自1990年年至2013年期间所创作作品的获奖情况以及顾铭其他艺术创作、社会活动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形成《顾铭艺术年表》,以便玉器爱好者、收藏者参考。
1970年3月 出生
1990年 进入扬州玉器厂人物车间
1992年 从扬州玉器厂人物车间转入扬州玉器厂玉器研究所,开始进行独立创作
1999年10月 扬州市工艺美术专业初级职务评委会批准任工艺美术员。
2000年 进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玉雕工作室从事设计创作。
2004年7月 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2005年1月 参加由省人事厅、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举办的江苏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
2006年12月 扬州市工程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通过任工艺美术师。
2008年7月 参加省人事厅、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举办的省漆艺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
2009年6月 参加由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扬州市市人事局、扬州工艺美术行业集团、扬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扬州玉雕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
2010年6月 参加由江苏省人事厅、扬州市人事局、扬州工艺美术行业集团、扬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扬州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
2010年12月18日的《新民晚报》报导了顾铭的玉雕作品《夜读春秋》,
2009年12月29日 《扬州日报》“焦点新闻”以《一门出三代大师》为题对顾铭从艺之路进行了深度报道。
2012年 顾铭受邀参加由外交部、上海市政府举办的《中日韩民间艺术交流展》,并展出和田玉籽《人寿年丰》。
2012年6月 创办“云石斋”玉雕工作室。
获得荣誉
2002年 白玉山籽雕《潮音洞》获首届中国玉雕作品“天工奖”金奖
2006年白玉《千里走单骑》获“百花玉缘杯”中国玉石雕精品奖银奖
2006年 在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和精英评选活动中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收藏家喜爱的玉雕艺术大师,作品《爱鹅图》被评为金奖。
2008年 首届国际“东方金钰杯”玉石雕刻大赛中,白玉《仕女》获金奖。
2008年 白玉籽《放鹤图》获“百花玉缘杯”中国玉石雕刻精品奖金奖
2008年 白玉《桃园结义》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铜奖。
2009年 白玉籽《满堂和气》获2009“百花玉缘杯”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上银奖。
白玉《满堂和气》获2009中国玉(石)器大众电影百花奖金奖
白玉《爱莲图》获2009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银奖
2009年12月 由扬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2010年 白玉《出水芙蓉》获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金奖
白玉《夜读春秋》获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银奖
白玉《鸿运当头》获中国玉(石)器百花奖优秀奖
白玉《斗寒图》获第二届苏州市玉石文化节玉雕精品大奖赛金奖
白玉《福寿图》获“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白玉《天音》获“百花玉缘杯”中国玉石雕精品奖金奖
白玉《富贵长寿》获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
白玉《年年有余》获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铜奖
白玉《月中仙子》在深圳第六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2010年扬州市工艺美术创新产品设计大赛中荣获“创新设计能手”称号。
2010年 扬州市工艺美术创新产品设计大赛中荣获“创新设计能手”称号。
2011年 白玉《花仙子》获“百花玉缘杯”中国玉石雕精品奖金奖
白玉《寿酒》获“百花玉缘杯”中国玉石雕精品奖优秀奖
2012年5月 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京市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2013年11月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荣誉称号。
2013年12月,作品入选中国国家博物馆《三山五园文化巡展》,作品和田玉籽《散花(花仙子)》参加展出。
作品赏析
2012年3月29日第47届全国工艺品博览会在扬州市举办,顾铭的玉雕作品因富于文人情趣,受到评委专家的赞誉。顾铭作品中自我审美的表达,反映出当代玉雕创作对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表达,一股尚文之风扑面而来,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以玉雕抒怀,文气渐重
在过去的2011年,扬州玉雕可谓百花齐放,精品不断。后起之秀不断涌现,玉作风格讲究精工细作之外,文气渐重,题材方面亦不仅局限于传统吉祥如意,长寿多子、恭喜发财、富贵连连这些近乎白话的题材上,而是在玉雕创作中,求意境,于玉石中见“新世界”,在迎合人们尚玉心理的同时,玉雕师自身开始注重自我审美的表达,并引起观者的共鸣。
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玉雕作品更加关注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表达,特别是受到了文人画的影响,当代扬州市玉雕优秀作品往往成于工巧,胜于意境,一股尚文之风扑面而来。
作为扬州玉雕少壮派领军人物,顾铭作品已然显露出“文人山水”的气韵。在他看来“玉雕作品不仅仅是一件工艺品,而是能够抒发个人感情,表现个人好恶”。
他的作品黑白料山子《月夜泛舟》即表现出对寄身山水、无拘无束自由畅快的好感,而月夜的一次激流直下,“风烟俱尽,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既惊险又刺激,好不畅快淋漓,而画面中人物的宽衣长,惯看秋月的神态,又很难不让人产生这样的嗟叹,“这是不是作者自己呢?”
观者为作品所表露出的自由畅快而产生共鸣,最终得到美的体验。这种体验,源自民族的文化记忆,更频繁出现在无数中国文人的文章、画作中,即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诗句,如画如氤,飘渺淡远,却单为一个“雅”字。
这大概便是中国画审美意境中所说的“意相”, “虽一点一拂,亦莫不饶有情趣,含蓄无限之境意,使人百看不厌”,于是意境油然而生,气韵生动。
借鉴文人画,味在藏与露
顾铭的祖父顾伯逵是民国名士、著名的画家,其画作在当今收藏界早已价值不菲,其少时跟随镇江金山寺画僧竺仙云游四方达十数年之久,兼收石涛、板桥、任伯年等名家之长, “搜遍奇峰打草稿”的人生经历,为其根基深厚的传统文人画的风格奠定了基础。
顾铭玉雕艺术风格的转变及形成,不能说不受此影响。因此在顾铭早期玉雕创作过程中,对于中国画技法的兼收并蓄已经受到其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的特别关照。
比如画面的构图。
山籽的构图讲究虚实的对比。虚空间就是大的块面,实空间就是物象。如何在虚实之间缔造耐人寻味的意境?我们看到在顾铭的虚实对比中实际上大量借鉴了“中国画的黑白对比”。
以《放鹤图》为例,近景、中景、远景都有。远处的山峰,还有深壑,但是画面并没有做满,后面的山峰就一块大的光面,不仅形成了整个画面透气之处,更为飘渺旷远意境烘托了氛围。
傅抱石曾在《中国国民性与艺术思潮》中说道,“中国画是含蓄的,中国画家的惟一的目的,是如何找掩护,不像西洋画一目了然。”
山籽亦讲究“藏与露”,一条直线,贯穿整件作品,中间必定要有一朵花或者一朵云遮盖一下。这大概是中国文人的习惯,“未交待处却内涵丰富,点到为止,留有韵味”。
技艺上的传承,为顾铭玉雕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帮助。而中国文人画一向追求自我情感的抒发,特别是文人山水画,更给了无数文人士大夫以寄怀。
以玉雕做山水,从写实到写意
“自古画者多性尚闲适,以萧疏洒落为士子之美德,故近世画风,专以写意为丹青之能事,重神韵而不重形式,非不知形式之为贵也;而是在形似之外还有更深之处,就是‘意境’”。
在不断的创作过程中,人生阅历的积累,审美情趣的渐趋成熟,顾铭的山子雕越发有了“文人山水”的味道,因此也就有了从写实到写意的风格转变。
这样的转变,同样迎合了受众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高的需求。在玉雕市场,人们的需求已经不再是“产品”,而是产品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它是什么,有何出处,它表达了什么?”
在下午的闲暇时光,顾铭会和父亲探讨作品的创作。对于过去的作品,父子二人经常会表示出“否定”的评语。“这件作品工做得太满了”,“这件作品画面有点碎了”,“这件作品线条还应该再简练一点”
艺术的感觉稍纵即逝,顾铭与父亲的探讨,是在穷极所有的可能,呈现美得极致。
在这样的评语中,他们开始有意识地用一种很玄妙的东西评判作品,那就是感觉。这种感觉“敏锐”、“细腻”,侵染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亦透露出创作者自己的情趣。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获得荣誉
作品赏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