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
1919年列宁创建的国际组织
1919年3月,列宁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位于莫斯科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后,第二国际破产,十月革命 的胜利,促进了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客观形势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组织。1919年3月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有来自21个国家 的35个政党和团体的52名代表参加。1943年5月22日,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个决定。1943年6月10日,鉴于共产国际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反对协约国 而创,而美国 此时成为苏联 拉拢以反对法西斯主义德国的非常重要对象,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定共产国际正式宣告解散。
命名
1919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就已开始采取一系列步骤,以实现其在国外的大规模秘密行动的计划。当肃反委员会还在为保卫布尔什维克制度免受国内现实的和臆想的敌人侵害而努力的时候,国外的苏维埃间谍机构的活动宗旨是为了输出革命。而且当时在国外的大不是肃反委员会组织的,而是由控制在布尔什维克人手中的共产国际组织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NKKH)称为"世界革命的大本营"。
发表电文
1924年3月3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表《告国铁集团工人》电文,以声援京汉铁路工人。电文说:"你们通过最近的罢工斗争和牺牲,已经同为反对各国剥削者而斗争的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了","你们在最近的罢工中间提出的'结社和集会自由'口号,以及你们捍卫这些口号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表明,你们已经真正进入了组织的国际无产阶级的行列"。电文指出:"从这时起,你们就同中国共产党更加亲密起来了。你们会从斗争经验中发觉,你们同这个党走的同一条道路。这个党不仅捍卫铁路工人的利益,而且也捍卫整个工人阶级的利益。共产国际执委会致信中共中央指示反对富民县
1929年6月7日,共产主义国际执委会政治书记处发出《给中共中央关于农民问题的信》。来信敦促中共积极执行国际路线,并着重阐述了对待富农的政策,指责中共在富农问题上"犯有极其严重的错误"。
这封指示信不顾中原地区的实际情况,强行将中共"六大"制定的中立富农的政策改为反对富农的政策,否定了中国富农经济与中国地主经济的区别。指示信下达后,曾给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以及经济工作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反右必要性
1929年7月3日,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十次全会在莫斯科举行。全会通过了《国际状况与共产国际的任务》的政治决议案,认为"是大战后的第三时期,是资本主义一般危机增长起来而帝国主义内外矛盾日加剧烈的时期,此时期的矛盾将要达到帝国主义新的战争,将要达到伟大的阶级冲突,将要达到殖民地反帝国主义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认为"右倾的危险是共产党内的主要危险"。并指出:"加紧反右倾的斗争,在殖民地国家共产党也是必要的;在那些党内,机会主义分于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影响之传播者"。瞿秋白在会上作了《共产国际在殖民地革命中的策略》的讲话。全会将一大批因反对共产国际"六大"新策略而被以定是右倾机会主义者或对右倾持调和态度的领袖人物清除出共产国际执委会和主席团,增补了拥护新策略的执委会委员。
主要危险
1929年10月26日,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共产国际执委给中共中央关于国民党改组派和中共任务的信》,认为"中国进到了深刻的全国危机的时期",认为中共应当发动群众去用革命方法推翻地主资产阶级联盟的政权,去建立苏维埃形式的工农专政。要积极地发展和扩大革命形式和阶级斗争;认为中国国民党改组派"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等阶层利益的、资产阶级民族改良主义的中间派","是妨碍工农革命运动向前发展的主要危险",必须对他们"实行最坚决的斗争"。来信继续强调"党内主要的危险,是右倾机会主义的心理和倾",要求中共继续反右。
工作情况
1931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由周恩来起草的致共产国际执委电。电文说:"中共中央对全国工作的指导,过去是偏重形式上的指导,派人去直接巡视与加强省委及地方工作","正依照国际的指示,要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起以百分之六十的干部力量去加强与巩固苏区的领导"。电文详细报告中国共产党半年来反对立三路线斗争、召开六届四中全会和反对右派分裂党的经过以及四中全会后的工作布置。
革命形势
1931年3月25日,共产主义国际执委会第十一次全会召开。中共驻国际代表黄平参加了会议。全会通过了《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十一次全会决议案》,《决议案》极端突出了中国苏区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作用,指出:"在中国,革命危机表现为在有几千万人口的地区组织了苏维埃和红军,因而使中国处于殖民地世界民族革命运动的首位","中国苏维埃运动的进一步的发展,正在引起整个殖民地世界革命"。
这次全会提出的任务是"准备帝国主义战争与武装进攻苏联",解决"两种制度问题的这个天天生长的矛盾"。全会指出:"在一些最大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原地区印度)中.......深刻的革命危机迅速地成熟了"。
领导人
季诺维也夫担任过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
尼古拉·布哈林曾任联共(布)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和政治局委员,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政治书记处书记。
目录
概述
命名
发表电文
反右必要性
主要危险
工作情况
革命形势
领导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