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脚鵟(kuáng)(拉丁学名:Buteo lagopus):又名雪白豹、毛足鵟,因丰厚的羽毛覆盖脚趾而得名,是罕见的冬候鸟及候鸟。体重650-1100克。似
普通鵟。上体呈暗褐色,下背和肩部常缀近白色的不规则横带。尾部覆羽常有白色横斑,圆而不分叉,与鸢形成明显差别。
毛脚鵟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靠近北极地区,是较为耐寒的
冻原针叶林鸟类。主要以
耗子等小型
啮齿动物和小型鸟类为食,也
捕食野兔、
环颈雉、
石鸡等较大的动物
雌鸟及幼鸟。分布于全北界。主要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越冬在日本、
土耳其、原苏联南部和
美国东部。
毛脚鵟是中型
福特猛禽。前额、头顶直到后枕均为乳白色或白色,缀黑褐色羽干纹。上体呈褐色或暗褐色,羽缘淡色,翅上覆羽褐色沾棕具棕白色羽缘。外侧5枚中级飞羽端部轩褐色,外银灰色,基部白色,其余飞羽灰褐色。具暗褐色横斑,腰暗褐色;下背和肩部常缀近白色的不规则横带。尾部覆羽常有白色横斑,圆而不分叉,与鸢形成明显差别。尾羽洁白,末端具有黑褐色宽斑。翼角具黑斑,头色浅。有些浅色型
普通鵟的尾也色浅,但翼下色也浅。
毛脚鵟的深色两翼与浅色尾成较强对比。初级飞羽基部较普通鵟为白,与黑色翼角斑成对比。毛脚鵟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靠近北极地区,是较为耐寒的
冻原针叶林鸟类,因此具有丰厚的羽毛覆盖脚趾。
雌鸟及幼鸟的浅色头与深色胸成对比。幼鸟飞行时翼下黑色后缘较少。成年雄鸟头部色深,胸色浅。颏部为棕白色,并有黑褐色羽干纹。喉部和胸部为黄褐色,具有轴纹和大块轴斑。腹部为暗褐色,下体其余部分为白色。跗骨被羽。
大小量度:体重♂650-925g,♀800-1100g;体长♂510-539mm,♀542-604mm;嘴峰♂20-23mm,♀22-25mm;翅♂397-427mm,♀410-450mm;尾♂220-256mm,♀270-290mm;跗♂63-68mm,♀68-69mm。(注:♂
雄性;♀
雌性)
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欧亚大陆极北地区
冻原和苔原森林地带,是一种耐寒的苔原泰加针叶林鸟类。冬季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林缘地带、稀疏的针阔混交林和原野、耕地等开阔地带,并常和
普通鵟一起活动。秋冬季节则多出现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
毛脚鵟属于迁徙性鸟类。多单独活动,多在开阔的原野和农田地上空翱翔,比普通鵟更常徘徊飞行。飞行时似大型鹞类。活动主要在白天。性机警,视觉敏锐。善飞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空中盘旋滑翔,宽阔的两翅左右伸开,并稍向上抬起成浅‘V’字形,短而圆的尾成‘扇’形展开,姿态极为优美。有时亦长时间的站立在电柱或树梢上,窥视地面上猎物的活动。
主要以
耗子等小型
啮齿动物和小型鸟类为食,也
捕食野兔、
环颈雉、
石鸡等较大的动物,捕食方式除在开阔地低空飞翔盘旋觅找和捕猎食物外,也通过埋伏在地上或站在电线竿和树上等待,当猎物到来时再突然出击的方式。叫声似
普通鵟,但更强而有力。
毛脚鵟繁殖期为5月末至8月初。通常营巢于
冻原河流或森林河流两岸悬崖峭壁上,或者干涸的河岸悬崖上和潮湿苔原地上,有时也见在树上营巢。通常在5月末雪还未完全融化时即开始筑巢,巢的结构相当庞大,呈盘状,主要由枯枝和干草构成,每窝产卵通常3-4枚,在鼠类等食物丰富的年代有时多至7枚,在食物贫乏的年代通常为2-3枚。卵的颜色为灰白色或黄白色,被有褐色或灰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多。卵的大小为48-59mm×40.5-46.5mm。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主要由
雌鸟承担,有时雄鸟也参与孵卵活动。孵化期为28-31天。
早成雏为晚成性,孵出后由
亲鸟共同喂养,到35天左右体羽已经基本长成,但一直到41-45天左右才离巢出飞,开始独自觅食。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