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牟诗人、藏书家、古籍研究家。世居福州宫巷老宅,为近代中国历史名人
沈葆桢的嫡系玄孙。
人物经历
沈祖牟出身并生长于宫巷的一个名门世家,其高祖沈葆,
清代两江总督,
福州船政局大臣。其父
沈觐平为
福建省藏书家,喜好研究目录学。其母为清末代帝师
陈宝琛堂侄女,知书达礼。书香门第的文化熏陶,使沈祖牟自幼即嗜好诗书。少年时代,家里曾为他聘师授课,家中的藏书楼“饮翠楼”的藏书,又为其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粮。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沈祖牟勤奋好学,不停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学到了大量的中华文化知识。他聪颖过人,不仅工于吟诗填词,善作
文言文,还充分展示自己的各方面才华。曾自编自印月刊供亲友们阅读。他的刊物名为《四声月刊》,稿件有的是向亲戚同伴们征稿,有的是自己搜集先代掌故,乡邦文献,家乡风味特产等内容,编辑而成。中学时代,沈祖牟在福州英华书院学习,毕业后考到上海圣约翰人学,之后又改读
光华大学。
青年时代的沈祖牟是个热血男儿,他曾创作了大量诗歌,表达自己对
日本侵略者的愤慨与对祖国的热爱,他的诗别具一格,受到
徐志摩的赏识。虽然对我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然而因父亲早逝,作为家中长子的沈祖牟,为了供养家中弟妹等人在上海光华大学读书的他只好报考了经济系。毕业后他从事的是商务工作,但却从未放弃过自己对诗文的爱好,在公务之余,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还广泛网罗并收藏各类图书。经过多年的日积月累,他的收藏渐富。
沈祖牟(1909~1947)
现代诗人、藏书家。字丹来,号专斋,笔名萧萧、绿匀、宗某。福建侯官(今
福州市)人。
沈葆桢的嫡系元孙,中学就读于福建英华书院,后考入
上海圣约翰书院,转入
光华大学。受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与
鲁迅、
徐志摩、郁达夫等人往来。其父
沈觐平为福建藏书之家,并喜好研究目录学,搜罗有不少古籍。他深受家传影响,亦不遗余力搜藏图书,与福州藏书家
郭白阳、林汾贻等人互相借阅所藏,一日见到
龚易图的手稿本《乌石山房诗稿》二十七卷,其中还有
黄遵宪的批字,极为珍贵,他必得之而后快。
吕振羽南京著名学者藏书家
卢前有文字交,并成为挚友,互相探讨诗文与藏书之经验。收藏的珍贵版本如
明朝万历刻本《尚书日记》16卷,旧抄本《毛诗》20卷;《考工记协韵考》1卷;明刻本《吕东莱先生左氏博议》6卷;明刻本《
班马字类》5卷等。以稿本、
善本居多的极为珍贵的图书共1476种4586册。大多已经捐献给
福建省图书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家有“绿筠书屋”一名“饮翠楼”,每日闲暇之时必在楼中校勘阅览古籍,并对破损旧书加以修补。还对古籍进行编目分类、考订、校对、编辑录了《清代乡会试朱卷齿录汇存》、《专斋丛书》、《闽中文献录》、《沧趣楼联语》等。
《谢钞考》是沈祖牟研究福建乡邦先贤,明代藏书家
谢肇淛钞本而作的一篇文章,文中史料之丰富,考证之详实,令人叹为观止,此文是其呕心沥血之作。通过此文,可知
沈祖牟做文章之认真细致,考证之严谨,校释之全面,学问之专深。
《谢钞考》一文写于1940年,此篇文章的正文不足五百字,但注解正文及论证、说明的文字却超过了三千字。文中虽只有十九处注解,但注解中引用了
明朝宰相
叶向高,
清代学者或藏书家朱彝尊、廖荃孙、
叶德辉、
黄丕烈声
曹学佺、
周亮工、
叶昌炽、
陆心源、
张金吾等二十多位人物的近三十部、篇的著述。且引文的卷次等,注释得极为详细,是研究
福建省藏书家者值得一读的文章。
《谢钞考》对
谢肇淛的生平、官职等方面作了简介,并以大量前人的著述为论据,论证了谢嗜书好学,博古通今,癖好聚书,不停抄书,勤奋读书的史实,以及谢钞本的珍贵所在。
从《谢钞考》中可知,谢抄录的不少古籍书,是从
明朝宰相叶向高处借秘府所藏而抄来的。在明代,有钱人都是请人代为抄书,谢无钱,只得自己抄。
谢的藏书有的还有“晋安谢氏家藏图书”的朱文大方印。谢的抄本为藏书家们所秘宝,被大家竞相收藏,沈祖牟也收藏了谢的旧藏《视草余录》,
郭白阳收藏了谢的《滇文略》。此外,廖荃孙、
黄丕烈等人,也都收有谢的旧藏。
谢肇淛的影宋抄本则尤显珍贵,《演山先生文集》六十卷,即为其影宋抄本,此书曾先后被
周亮工、李鹿山、杨雪沧、
陆心源等人收藏过,因此,书中分别留下了谢、周、李等人的印记或注解。此书后来被陆心源的后人卖给了
日本人,现收藏于日本
静嘉堂文库中。
个人作品
诗选
摆脱
让轻风吹干一两行的泪,
让乌鸦驮走了我的忧愁,
让我得深深地遗忘了你,
让活埋的记忆跳出心头。
但我依然不能作别我的忆,
我的愁,虽则脚尖怨着停留;
我能说这是跷蹊,神秘,
天知道!我真的失了自由!
(载1930年1月10日《新月》二卷十一期)
这里有放青的柳条,有桐荫半肩,
我慢步的走来,踏着轻软的草尖;
阿!是谁人的倦念,这钟声,这暮烟?
多谢春时的迷醉满溢在这暮园,
让我得深深地把一捆哀伤埋掩,
别让它再酿成了我灵府的阴天。
让我得同样地葬埋我的心,我的甜,
在这女神的裙下,这白玉的碑边,
在这花一般的流光,花一般的春天!
(载1930年1月10日《新月》二卷十一期)
作品风格
沈祖牟诗作深受
徐志摩、
闻一多的影响,闻一多诗得力于
美国意象派诗人佛莱契的熏陶,而佛莱契却受到中国格律诗的影响,曾自称:1914年以后,他的诗作“无一例外全得自东方艺术”。闻一多(1899—1946)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五四运动前开始新诗写作,1928年3月加入新月社,编辑《新月》杂志和《
诗刊》。1922年前往美国学绘画,在
科罗拉多州兼修“现代英美诗”,主张“先新派,后旧派”,追求“诗的建筑美”,提倡“新格律诗”,讲求“节的匀称,句的均齐”,在形式上近于格律化。他的诗典丽深沉,结构严谨,凝炼精巧。祖牟诗得力于古诗词歌赋,格调新颖,传承了这个衣钵。
生平著作
30年代初开始于《真善美》、《新月》、《小民报·新村》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有著作《萧萧诗话》等
沈祖牟一生喜收藏图书,又好作诗,还兴趣研究乡邦先贤及其文献。他曾对
福州市藏书家
谢肇淛的手钞古籍图书,进行认真、翔实的考证,写出了《谢钞考》一文,为后人研究谢钞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个人生活
卢前,字冀野,江苏
南京猿人,毕业于
东南大学,先后受聘于
金陵大学、
暨南大学、
中央大学等,讲授文学、戏剧。
他是曲学大家
吴梅的得意门生,身兼诗人、文学和戏剧史论家、散曲作家、剧作家多重身份。
卢前与
梁实秋、
宗白华、
闻一多、郭沫若、
沈尹默、
杨宪益、
田汉、
任中敏、
唐圭璋等均有交往。他在世时笔耕不辍,著作丰富,创作了学术、随笔、诗词曲等大量作品。
主要著述有:《明清戏曲史》、《
中国戏曲概论》、《读曲小识》、《
八股文小史》、《词曲研究》、《民族诗歌论集》等。其笔记类著述有《冶城话旧》、《东山琐缀》、《丁乙间四记》、《新疆见闻》等;诗词曲创作有《饮虹五种》、《中兴鼓吹》、《春雨》、《绿帘》等。还著有《三弦》、《金龙殿》、《齐云楼》等小说。他还搜集、整理、刊印了大量古籍,特别是校刊刻印了卷浩繁的《金陵卢氏饮虹丛书》等。
卢前与沈祖牟的家世出身、嗜书喜好极为相像,两人皆家学深厚,饱读诗书,笔下洋溢着浓郁的书生才气,算是地道的旧家子弟、传统文人。所以两人交往后一拍即合,很快就结为挚友。2006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卢前笔记杂钞》和《
卢前诗词曲选》中,多处记载了他俩这段亲密交往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