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藩,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29年1月8日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
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1950年开始在
清华大学工作,担任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1991年至1995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由于在计算全息,二元光学,光学仪器等方面的成就,分别于1990年,1991年和1997年当选为
美国光学学会(OSA)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中美光电子学会资深会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当选世界光学学会副主席。 2014年当选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46年-1950年
北京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得
学士。
工作经历
1961年-1982年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工作;
1985年-1990年 任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主任;
1990年-1995年 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1995年-1998年 任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人物简介
金国藩,中国工程院院士,1929年生于
沈阳市,1946-1947年在北洋大学(
天津市大学)北平部学习,毕业于
北京大学机械系,1950年至今在清华大学工作,现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1991年至1995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曾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三座标光栅测量机,获
全国科技大会奖,领导可擦除光盘机,激光陀螺等研究工作,创造一种可擦可写的光学头,获我国专利,写出国内唯一的一本“计算全息图”专著,开创性地将计算全息用于制作凹面光栅及光学综合孔径雷达
信号处理等,获教委科技进步
二等奖。此外在“双折射双频激光器”获教委科技进步
一等奖。二元光学器件研究获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 光学工程学会
美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
任职情况
曾任
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委科学与技术部副主任、亚太地区仪器与控制学会主席、中国工程院电子仪器学部副主任,世界光学学会副主席。现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获奖情况
曾获得
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奖、国家科技进步
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
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
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等系列奖项。
科技成就
金国藩教授自六十年代起开始从事光学仪器及应用光学的研究。侧重于精密测试技术与光学信息处理。先后主持20余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尤其在光栅测量机、
光盘技术、激光陀螺、计算全息、双折射双频激光器、新型印刷网屏,舌诊自动识别系统,光计算及二元光学等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做出重大贡献。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共40余名,发表论文300余篇,专著3本,译著2本。
60年代初,他主持并参加的国防工业重点项目 --- 劈锥三座标光栅测量机是我国研制成功的第一台大型精密光栅测量仪器,提供给441厂和218厂使用,使测量效率提高数十倍,当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打破国际封锁为我国国防工业提供了重要的测试设备,于1978年获
全国科学大会奖。
70年代,他主持开展了现代光学及其应用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课题研究,在计算全息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出版了国内迄今唯一的《计算机制全息图》专著,开创性地将计算全息用于制作凹面全息光栅及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光学处理等方面。其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
二等奖。
80年代以来,他率先开展了光信息处理及
微光学领域的研究,先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
(1)采用掺铁酸锂晶体及角度复用技术在国内首先实现了在单点位置上存储并恢复了1000幅数字图象。为了承接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新型超高密使超快速光信息存储与处理的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
(2)光学子波变换及其在图象的纹理分割,特征提取,目标识别等方向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培养的博士生获第一届全国百名优秀论文奖;
(3)在光计算"光子二维并行处理系统"的研究中采用数学形态学原理及子波特征提取实现了快速目标识别。专家鉴定认为,对我国光学图像处理研究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成果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特别是在用光学数学形态学方法实现了人脸识别方面属国际首创。
(4)提出了应用双折射原理实现频率分裂的新技术,研制出构思新颖的双频激光器。获得国内及美国专利各一项,并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
一等奖。
(5)基于
衍射光学理论,创立了多种二元光学器件的物理模型及优化算法,为光互连、光通信、
惯性约束
核聚变及精密测量等领域设计研制了实现光束变换与校正、分束与合束、准直与长焦深等特殊功能的十余种器件,其中有些器件已提供国内外十余个单位使用。出版了国内唯一的《二元光学》专著。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
二等奖。
(6)与
李景镇等人合著的《激光测量学》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提名奖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二等奖。
个人专著
2. 激光测量学 科学出版社 1998年8月
3.
计算机制全息图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4年10月
相关介绍
2009年1月6日上午10点,
北京翠宫饭店三楼大宴会厅中高朋满座,主席台上花团锦簇。由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和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共同举办的“敬贺金国藩院士80寿辰暨金国藩奖学金颁奖仪式”隆重举行。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先生及其夫人段淑贞女士容光焕发,在大家的祝福声中步入会场。
会议由机械学院院长、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主任尤政主持,清华大学校副校长汪劲松等出席大会。汪劲松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辞。他说,金国藩先生1952年来到清华,对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汪副校长对金先生的学术成就做出了积极的评价,盛赞金先生“硕果累累、桃李满园”、是“中国光学工程学科的带头人”,并号召金国藩青年学子奖学金获得者学习金先生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奋发努力、积极进取,为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做出贡献。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吴幼华秘书长介绍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奖学金-金国藩青年学子奖学金”的设立过程和首届金国藩青年学子奖学金评选结果。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
庄松林院士向奖学金的捐赠单位和集体颁发了感谢状,金国藩院士向获得首届金国藩青年学子奖学金的年轻教师颁发了奖状和证书。随后,获奖者代表
南开大学青年教师
刘海涛博士发表了获奖感言,他代表全体获奖人员表示:“一定不辜负金国藩院士的期望,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回报金院士的鼓励”。
金国藩院士致答谢词,对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不同单位与个人捐赠设立金国藩奖学金基金表示了感谢。他在讲话最后感言道“正是
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真正做了点事。每个人确实应珍惜这大好形势,做好自己的工作,把中国建设成为真正的大国强国。”金国藩院士的讲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金国藩院士不仅仅做科学研究,还经常为
中原地区仪器事业奔走,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建议。2008年1月,仪器信息网对金国藩院士做过一次专访,针对中国仪器教育行业金国藩院士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重书本,轻实践,重设计,轻工艺,急于求成,基础薄弱;金国藩院士联合其科学家多次呼吁过这个问题,但效果不大。
在“2008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上,金国藩院士就大声疾呼,“不要再讲科学仪器重要不重要的问题了,国家要富强,必须发展国产科学仪器。”
王大珩先生为祝贺金国藩院士八十寿辰题词: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首创人之一,精密仪器领域界的著名
科学教育导师。
潘云鹤院士为祝贺金国藩院士八十寿辰题词:近悦远来,博学延年。
母国光院士为祝贺金国藩院士八十寿辰题词:金国藩院士秀冠群芳。
个人生活
他的兄弟姐妹学校放了署假,紧接若家教“开学”,学
文言文,学英文,学算术,……若在校学习较差,父亲则是“恨铁不成钢”,就免不了进受皮肉之苦,严格的家教使金国藩在幼年就打下良好的基础。父亲经常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宁人负我,我勿负人”,“立大志,不怕受胯下之辱”等哲理教育着他,更重要的是他那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对我潜移默化,终生受益。
人物评价
金国藩服从需要,迎难而上,多次转行,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他“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精神,以及在科研和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深受学术界和社会的尊重与赞誉。——
清华大学金先生(金国藩)常常教育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但如果“有所为,就要为人先”。他把研究目标定位在世界先进水平,要“敢为人先”。——
李达成我看到了一个永远向前探索的学者(金国藩)。——郑学哲
金国藩敢为人先,承担起我国光学仪器发展的重任,刻苦钻研,成为我国光学仪器研究的奠基人,为国家工程发展、国防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清华大学
已步入耄耋之年的金国藩没有停下脚步,他仍然活跃在科学前沿,每天都在考虑如何培养人才、操心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事宜。——全景科学家
金国藩是
中原地区光学信息处理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计算全息技术和二院光学的开拓者。——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金国藩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对待工作,他总是充满热情,面对成绩,他却总是强调要低调。——
北京大学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