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坚(1936年6月25日—2008年11月13日)出生
云南省昆明市,
回族,足球技术顾问,是新中国第二代国脚。原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职业部主任(正处级),曾效力于四川足球队,曾任
中国足球协会副秘书长、国家队领队等职。
马克坚从
昆明市第一中学毕业后,考进了重庆西南体工队。进队伊始,16岁的马克坚就被放在球场上最重要的位置——守门员,1954年,马克坚入选西南足球队(后改名为西南体院队、
成都体育学院队、四川队,即参加工作),司职守门员。1959年,他调入国家足球二队,两年后调入国家队。1964年,马克坚从运动队退役后,调入原国家体委球类司足球处工作 。1975年1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82年,马克坚获得了“
国际足球联合会洲际讲师”的称号。1985年12月至1990年1月期间,任原国家体委二司足球办公室副处级调研员,1990年起,任
中国足球协会技术指导部主任,国际足球历史与统计委员会委员,1992年任国家足球队领队。1995年8月起,任中国足球协会职业部部长,中国足协副秘书长,1998年5月从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退休。2008年11月13日,马克坚因突发严重
脑出血病逝,享年72岁。
马克坚是中国足坛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人生几乎和中国足球完全糅合在一起。作为球员他曾经把守国家队城池长达十年;作为官员,他见证了中国足球的最近八次冲击世界杯,被人亲切的称之为"中国足球的活化石"。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6年6月25日,马克坚出生于
云南省昆明市,从
昆明市第一中学毕业后,马克坚没有按照母亲的意愿去上大学,而是考进了重庆西南体工队。进队伊始,16岁的马克坚就被放在球场上最重要的位置——守门员。
职业生涯
1954年,马克坚入选西南青年联队来到四川(后改名为西南体院队、成都体院队、四川队)任职守门员,开启了他的足球职业生涯。他凭借出色的守门技术和稳定的发挥,迅速在队中崭露头角,后来成为四川足球队的主力门将。
1959年,马克坚被调入国家足球二队。两年后,他成功入选国家队,成为新中国第二代国脚的一员,是国家队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前期的主力门将,经历了国足对世界杯的7次冲击,见证了中国足球的蹒跚起步。
1964年,马克坚从运动队退役后,调入原国家体委球类司足球处工作,期间曾获“国际足联洲际讲师”称号 (1982年获此称号)。
1985年3月,马克坚作为领队带领
中国国家青年足球队获得了
亚足联U-19锦标赛冠军,这也是中国国家级足球队首次夺得
亚洲级比赛冠军。那届亚青赛,
高洪波独进5球,而高洪波能够在国青队中成为主力,离不开马克坚的支持。因此,马克坚在这次夺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85年5月19日,马克坚亲历85年“国足黑色5·19”事件,当时,中国队在北京主场对
香港足球代表队的比赛中败北,导致痛失进军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的绝佳机会。赛后,失望的球迷围堵双方球员、砸烂公共设施、袭击外国人,要求与足协领导对话。马克坚负责安排国家队的撤离路线。多年后,他曾表示:“那两个任意球像两把刀,一直扎在我的心里!”
1985年12月至1990年1月期间,马克坚任原国家体委二司足球办公室副处级调研员。
1990年起,马克坚任
中国足球协会技术指导部主任,国际足球历史与统计委员会委员,亲身经历了1991年的
奥运会小组赛中中国队在最后最关键的9分钟里败给韩国队的“黑色九分钟”事件。
1992年起,马克坚担任过国家足球队领队,后又担任中国足球协会职业部部长、中国足协副秘书长,成为了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核心人物之一,长期参与国内、国际足球重大赛事,具体负责全国各级足球队的训练管理、科研工作,各级足球教练员的培训考核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档案。他参加了著名的“红山口会议”,并亲自起草了有关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和俱乐部体制的改革文件。马克坚一直辅佐
王俊生,长期担任中国足协技术委员会主任、职业部主任以及中青队、国家二队、国家队领队,是中国足坛“军师级”人物。马克坚曾参与了
克劳斯·施拉普纳、霍顿和
博拉·米卢蒂诺维奇三位中国队前任主帅的签约,是“走出去、请进来”的力践者,担任过国家队的技术顾问,特别支持技术足球的发展,认为只有走技术性路线,才是中国足球的出路,见证了中国男足冲出亚洲、进军世界杯的历史时刻,被亲切的称为"中国足球的活化石"。
1998年5月,马克坚从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退休。
退休之后
1999年12月4日,马克坚在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接到了秘密抵京的米卢。次日,双方共4人在
北京昆仑饭店进行了秘密的会谈,通过好几轮谈判,马克坚代表中方敲定了与米卢的合作。
2001年退休之后,马克坚被
中国足球协会返聘,马克坚曾一直担任
博拉·米卢蒂诺维奇率领的国家队的技术顾问。在足协举办的一些教练员培训和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活动中及一些青少年足球
夏令营中,经常能够看到他为小球员指点。
2008年10月,在成都温江举行的元老杯足球赛中,已72岁的马克坚还精神矍铄地登场亮相。同年11月8日,他观看了中国U19国家队征战
亚足联U-19锦标赛的电视直播。中青队在大好局面下
点球不敌
乌兹别克斯坦、痛失世青赛门票让马克坚失望,栽在对手的客串门将手上更让马克坚痛心。11月8日下午,马克坚由于突发
脑出血被送进医院抢救,在院期间,院方几度向其家属下达病危通知书并告知准备后事。由于马克坚年事已高加上病情复杂,医院无法对其进行手术。
2008年11月13日上午11点35分,中国足坛元老马克坚因抢救无效在北京同仁医院辞世,享年72岁。
主要成就
职业化改革核心人物
自1992年起,马克坚作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关键人物,对改革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红山口会议”参与者
他参与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红山口会议”,并在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文件起草人
亲自起草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和俱乐部体制的改革文件,为中国足球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国家队服务
在球员时代,马克坚为国家队效力超过十年,是国家队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前期的主力门将,见证了中国足球的阑珊起步。系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建设的倡导者和督造者之一,对于现行“春训”和“冬训”的体制产生过极大影响。
个人生活
亲属关系
健康状况
2008年11月8日下午,马克坚由于突发
小脑出血被送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抢救,在院期间,院方几度向其家属下达病危通知书并告知准备后事。由于马克坚年事已高加上病情复杂,医院无法对其进行手术,一直昏迷不醒的马老终因抢救无效于11月13日上午11点35分辞世,享年72岁。
个人作品
马克坚著有《我离中国足球最近》《足球教材》《夹心饼干——对足球训练的探索》等;译著有《足球战术与配合》《足球的三次革命》等。
社会任职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从1992年起,马克坚成为了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核心人物之一,被称为"中国足球的
活化石"。他参加了著名的“红山口会议”,并亲自起草了有关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和俱乐部体制的改革文件。在10年中国足球改革中,马克坚一直辅佐
王俊生,长期担任中国足协技术委员会主任、职业部主任以及中青队、国家二队、国家队领队的马克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足坛“军师级”人物。(央视网 评)
马克坚是新中国第二代国脚,曾在守门员岗位镇守国家队城门长达十年。退役后,马老进入国家体委工作,后赴足协任职,见证了中国足球最近八次冲击世界杯的历程,被誉为“中国足球的活字典”。(
中国新闻网 评)
马克坚同志的一生,是为中国足球事业工作和奉献的一生。在运动员生涯中,以守门技术全面、身体素质好、弹跳力突出、反应快、赛风顽强,特别是鱼跃式扑救险球,给观众留下难忘印象。(
新浪 评)
马克坚经历了中国国家队全部的换帅过程,而且基本上都在当中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还亲自参与了
克劳斯·施拉普纳、霍顿和
博拉·米卢蒂诺维奇三位中国队前任主帅的签约,为国足闯进
2002年韩日世界杯出了一把力。(
央视网 评)
作为中国足球7次冲击世界杯的参与者,参与国足改革的领导者和具体实践者,以及将3名外籍教练引入我国的“外教伯乐”,在整个中国足球界,“马克坚”这个名字显然包含着太多特殊的含义,他晚年所著的《我离中国足球最近》,其实,并非“近”,而应该是“进”,因为他始终都挺立在中国足球最核心的区域,当然,也是最敏感和最受争议的区域。毫不夸张地说,马克坚所走过的职业之路,就是中国足球奋斗和屈辱的坎坷之路。(
新浪 评)
马克坚有“中国足球改革之父”“洋务运动倡导者”“海埂之父”等称呼,这都是他退休前为中国足球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一切,都为足球界所熟知,因此在马克坚辞世后,中国足球人才无限缅怀这位足坛名宿。(半岛晨报 评)
他是“中国足球思想第一人”。(德国足球教练
克劳斯·施拉普纳 评)
人物纪念
2008年11月19日上午10点,足坛元老马克坚
追悼会正式在八宝山殡仪馆兰花厅举行。足球界人士纷纷前往吊唁这位中国足球的功勋人物。出席追悼会的有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同时还有包括
年维泗、
王俊生、
阎世铎、谢亚龙在内的几任足协专职副主席,以及
中国足球协会所有京的全体工作人员,还有
陈成达、
徐根宝、
戚务生、
迟尚斌、
沈祥福、徐涛、
高洪波、
范志毅、
杨晨、
高峰、
李霄鹏以及
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各俱乐部官员等著名中国足球人纷纷为马老送上最后一程。
2021年,马克坚人物纪念展在
八达岭陵园落成,人物展吸引了众多客户驻足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