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是原
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记者
柴静所撰写的长篇自传集,首次出版于2012年。
2011年,柴静参与创立专题栏目《看见》并出任主持人。《看见》记录了柴静在十年间所经历的重大公共事件,包括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5·12汶川地震、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和药家鑫事件等,同时也记录了柴静个人的精神成长历程。柴静在这本书中首次将十年央视经历、个人成长感悟与中国大事件相结合,传达了对人的“同情之理解”和对“众口一词”的质疑。 因此《看见》不仅是一部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同时也是一部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看见》首印五十万册售罄后即连续多次加印,仅仅10万册以上的较大规模加印就有七八次,出版一年来,其累计总销量已超过300万册。2013年12月,
亚马逊中国年度图书榜发布,
柴静《看见》登榜首。
内容简介
该书讲述柴静
中国中央电视台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
5·12汶川地震、两会报道、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
柴静的身影,而如
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三重内涵:
1.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
中国中央电视台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2.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5·12汶川地震、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
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3.我们自己的故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
卢安克、
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业内争论
柴静在《看见》中写的一些关于采访的观点,引发了业内一些争论,例如
闾丘露薇就在博客中针对柴静的一些特点加以评论,以暗讽方式将柴静的采访表情总结为“蹲、抱、皱眉”,称“电视记者表情应中性”;对柴静“采访是一场抵达”的理念评论“一个人再有名,没新闻点就不该采”,对柴静“关心新闻中的人”的采访态度评论为“关注人安全讨巧”。对此先是
宁财神挺身而出替柴静说话,后来音乐人
周云蓬也忍不住微博宣称“大声支持柴静”,“嘲讽她是
林徽因者,不知林是个美好的女子。盼望闾丘露薇来大陆电视台工作,实现她公正客观中性的新闻理想。”
围绕《看见》一书销量破百万所引发还远不止这些,但
柴静对此表现出的冷静令广大读者钦佩。
前言
《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柴静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看见》的写作动机,很自然也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两个“离开”。第一个是2000年引她入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导师”、《
东方时空》创办人之一
陈虻去世,第二个是2009年突然调离《
新闻调查》。两件事,都是柴静无法预期的,让她感觉到生死万物的无常。她说:“人其实是背对着死亡,一天天倒退地活着。人都有一死,但内心需要一种东西活着,而用文字记录,就是唤醒这种内心的过程。”有人曾提议书名叫《我看见》,但
柴静觉得“我”字刻意,去掉直接叫《看见》更自然,随后才发现跟自己的节目名字一样。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对于大部分只能从媒体中获取新闻的普通人来说,《看见》让他们看见了新闻“另一个版本的故事”。《看见》里,可以看见作为记者的作者柴静的个人感情,也让人看见了做新闻的另一种人性方式。
通过《看见》,读者了解到重要的不是事实,而是对事实的看法,这个对事实的看法,就是所谓的了解真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多少种观点,就有多少种真相。在哲学层面亦可以说,有多少个认识主体或观察者,就有多少个真相。
内容特色
客观,是《看见》的首要特点。在当下这个全世界都关注中国的时代,中国的新闻往往比小说更有可读性。所不同的是,小说可以编,新闻是真的,而且往往其中的好坏没那么简单。所以,电视上45分钟的新闻节目,背后隐藏着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故事延展。
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开始,到虐猫事件、真假
华南虎、
5·12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
药家鑫死刑……这些关键词在中国过去的十年中,都曾陆续位居社会关注度的榜首。“虐猫没人性”、“周正龙说谎”、“药家鑫该死”……这些简单粗暴的判断,大概是很多人认识事件后的第一反应。但是在
柴静的笔下,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比如,“虐猫事件”。2006年,网上热传一个女人用高跟鞋踩死猫的视频。这个女人和拍摄视频的
李姓男子被网民“人肉搜索”。柴静在采访中发现,事件暴露的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和暴戾浮躁的社会心态——李对虐猫根本没有兴趣,这么做只是为钱,拍下来卖给网站,一次2000元,比他一个月工资还高。同时,这只是一个利益链的环节……而“高跟鞋女人”,只是因为离异导致心理抑郁需要发泄。在这里,
柴静发现,“虐猫事件”的罪魁其实是一些无良网站。
在《看见》里,柴静并没有为“虐猫事件”翻案,只是呈现事实而已。因为她所“看见”的事实,是《看见》的核心。
“眼见背后有思考”,是 《看见》的特点。柴静说,新闻要客观公正,所以记者是旁观者,不能感情用事。但真干了这一行,却发现一不小心,原本端着的“客观冷静”稀里哗啦地碎了一地。因为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也因为人性的复杂性。柴静说自己“关心新闻当中的人”。因为记者也是人,在交流中难免动情。
比如,
柴静采访被
药家鑫杀害的
张妙的父亲时,隔壁房间传来张妙母亲的哭喊。柴静在哭声中坐不住了,于是对摄像师说:“我去看看。”然后她坐在张妙母亲的身旁,用手在她肩臂上轻轻抚摸。接下来她采访了药家鑫的父亲,她发现药家鑫的母亲天天躺在儿子的床上睡觉,抱着他平时爱抱的玩具——在“看见”背后,这两对父母的反应让她难以忘怀。
事实上,对这起事件的最简单描述大概是:“药家鑫开车撞倒张妙,下车后连刺6刀致其死亡”。怎么听都十恶不赦。然而,
柴静却花了大量篇幅去倒叙
药家鑫的成长过程——过分严苛的家庭教育让他的心理严重扭曲。听完这些故事,再去判断,也许会有另外一个结论——对药家鑫施以死刑没错,但他其实也是一个教育的受害者。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主持人
崔永元:“《看见》不仅是个人的记忆,也是一个群体的记忆,甚至有可能成为民族记忆的一部分。”
编辑刘瑞林:“《看见》这本书不同于一般名人出书。它是纪实,也是文学,是个人传记,也是社会变迁的备忘。读初稿时,我就迫切希望我的女儿能读到,对于了解中国,对于个人成长,都有启发。”
作家
张立宪:“关于这本书没有更多要说的了,她现在已经完成了,接下来要交给读者,她的好和遗憾要交给读者,这里面有她作为一个职业人所经历的事情,现在又提倡新闻专业主义,包括
柴璐平时聊天的时候也经常会提到心目中的偶像记者、偶像主持人,也会谈到别人是怎么来做采访、怎么做主持、怎么做新闻的。但是这本书并没有描述像很多我们司空见惯的明星的书一样,描述新闻专业领域做的有多么好,她描述的是要想把新闻专业主义做得好是多么难,我觉得这是这本书比较好的一点。从我目睹这部书稿漫长的写作过程,我想把文章写好、写得多么好,可能这部书里面没有体现出来,但是至少我体会到的是要想把文章写好是多么难,小柴给了我们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作者简介
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在
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
2001年进入
中国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
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
柴静,从当初大学的会计专业摇身一变成为央视的当家女花旦,可谓是励志典范。而其外冷内热,直斥时弊的人文风格更是让她获封“公知女神”称号,成为文青们仰望的神坛人物。可以说,央视造就了
柴静,也造就了“灰姑娘也可以有春天”的神话。
被誉为“当代
林徽因”的央视主持人柴静可以说是无数文艺青年心目中的灯塔,她冷静而带有煽情性的访谈为她赢得了不少铁杆粉丝。然而在继“砍柴风波”“美国生女事件”后,柴静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主持的
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看见》更是早2013年7月份就已经停播,这一度让柴静出走央视的传闻甚嚣尘上。
2014年10月13日。曾经和柴静共事过的央视前主持人
邱启明在
新浪微博承认“柴静确实于13年底就辞去了央视职务”。